第一百一十九章 全城轰动!(1 / 2)

林默在与张方玉,周长征两位集团掌门人在会所一番长谈,回到招待所房间时,已是华灯初上。

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细密的雪花。

林默没有半分倦意,反而精神亢奋。

他冲了一杯浓茶,在书桌前坐下,摊开一个厚厚的牛皮笔记本,拿起钢笔,开始梳理思路,进一步规划红星研究所接下来的发展路线。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勾勒出他脑海中的战略蓝图。

“国际市场布局。”

他首先写下这几个字。

目光在地图上看了一会儿,在中东区域画了一个圈。

毫无疑问,对于军事装备贸易而言,中东区域无疑是最肥美的蛋糕,两伊战火正酣,海湾国家财大气粗,需求旺盛,拥有数百亿,甚至千亿的市场。

但是这里也是M苏两大巨头以及等传统军火商的角力场,水太深,竞争异常激烈。

红星所虽然技术上有独到之处,但毕竟初出茅庐,品牌影响力以及政治影响力都远未成熟,尤其是后者。

此刻贸然闯入,很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或者陷入复杂的政治漩涡中,不利于长远发展。

原本林默是打算前期苟着,先放弃中东区域。

不过眼下有了北方工业集团,他倒是有了其他想法。

林默沉吟片刻,在中东旁边画了一个箭头,直接指向北方工业集团。

他回想起北方工业齐全的产品线和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定位。

此地红星厂虽然暂时不宜直接介入,可推动北方工业先行,以其雄厚底蕴,输出成体系的陆军装备,例如如59,69式坦克改进型,牵引火炮,装甲运兵车等,并提供完善的军事训练和后勤保障。

稳扎稳打,建立桥头堡。

红星厂可在背后提供部分关键技术模块支持。

“非洲!”

接着,林默的笔尖重点圈出了这片区域。

这里在M苏全球战略中,优先级相对较低,被视为“油水不多”的次要战场,竞争强度远小于中东。

但这里国家众多,局势动荡,局部冲突频繁,对性价比高,皮实耐用,操作简便的武器需求巨大。

坦桑尼亚的订单已经证明了红星厂产品在这里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想到这里,林默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利用M苏忽视之机,迅速抢占市场空白,然后以坦桑尼亚为样板和支点,辐射东非,西非,乃至中部非洲,最后彻底占领非洲市场。”

林默越写越快,思路越来越顺畅,主打红星品牌有63改,红箭-1,微光夜视仪基础版,天眼-1B简化版………

再辅以灵活的支付方式和贴心的技术培训,售后服务,建立牢固的客户关系和渠道网络。”

林默写道:“现阶段目标主要是积累资本,锻炼队伍,打响品牌。”

“避免过早引起国际军火巨头的过度关注,等待我们在非洲根基稳固,资金,技术,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他的笔锋一转,指向了更高远的目标:

“再转向高端市场!”

“届时,或可与保利科技合作,涉足更敏感,利润更高的领域,或直接以更先进的红星二代,三代产品,冲击中东,拉美等高端市场。”

就这样,一个边缘包围中心,积小胜为大胜的清晰战略跃然纸上。

先易后难,步步为营,让林默心中豁然开朗,之前的些许纷乱思绪被彻底理清。

就在他沉浸于规划时,房门被轻轻敲响。

林默起身开门,一股凛冽的寒气夹杂着雪花涌了进来。

只见门外站着一位老人,花白的头发和肩头都落满了雪花,鼻尖冻得通红,正是韩老院士。

他手里还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里面似乎装着些资料。

“韩老?您怎么来了?这么大风雪的天!”林默赶紧将老人让进屋内,帮他拍打身上的积雪,语气中带着责备和关切。

“有什么事您打个电话,我过去找您就是了!”

“还劳烦您特意跑一趟。”

韩老呵呵笑着,脱下厚重的外套,搓了搓冻得有些发僵的手。

“没事没事,活动活动筋骨。在家里坐不住,脑子里有些关于镍氢电池负极材料表面处理的新想法,想着过来跟你聊聊,看看有没有什么启发。”

林默心中感动,知道这位老科学家是真正把身心都扑在了科研上。

他连忙给韩老倒上热茶,两人就着温暖的灯光和窗外的风雪,又就几个具体的电池技术难题交流了半个多小时。

韩老的一些思路让林默也感到启发,而林默偶尔提出的超越时代的见解,更是让韩老连连称妙。

技术问题讨论得差不多了,韩老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看似随意的,脸上带着一丝不太好意思的笑容,问道:

“那个……林默啊,你之前答应我的,那个……能源项目前期的一千万研发资金……你看……”

林默一听,顿时笑了。

他知道这位老院士并非贪财,而是真心渴望尽快启动项目,购置设备,组建团队,生怕耽误了研发进度。

“韩老,您放心!”林默语气肯定地说道。

“资金早就给您准备好了!等您明天和秦老一块回宁北,第一批五百万的款项立刻就能划拨到项目账户上,由您全权支配,用于实验室建设和关键设备采购。”

“后续的五百万,会根据项目进度,在三个月内陆续到位,保证不会让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韩老闻言,脸上瞬间笑开了花,皱纹都舒展开来,如同放下了千斤重担,连连说道:

“好!好!太好了!有了这笔钱,我就能立刻把几个关键的实验台架搭起来,把之前看好的那台进口的扫描电镜定下来!”

“你放心,林默,这钱我一定用在刀刃上,尽快出成果!”

又心满意足地寒暄了几句,韩老这才重新裹紧大衣,心满意足地冒着风雪离开了。

看着老人消失在雪幕中的背影,林默深感这笔钱投得值。

韩老这样的国宝级科学家,就是一座等待挖掘的宝库,只要给他足够的支持,他能创造的价值,将远超投入。

接下来的几天,林默变得异常忙碌。

他频繁地被张方玉和周长征请去,有时在北方工业集团的会议室,有时在保利科技的办公室,深入探讨军工外贸的具体策略。

林默结合自己前世的见识和当前的实际,提出了许多让两位老总拍案叫绝的思路。

在一次讨论如何处理国内大量库存,面临淘汰的老式装备时,林默提出了一个“打包升级,体系输出”的概念。

“两位老总,你们看,”林默指着清单上诸如59式坦克,63式装甲车,老式牵引榴弹炮等装备说道。

“这些装备,在我们看来可能已经落后,即将被新的信息化装备替代,但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它们仍然是陆军的中坚力量。”

他结合时代背景详细分析:“比如59式坦克,它的底盘坚固,动力系统相对成熟。”

“我们可以推出59式信息化改进套餐,更换一门加长身管的105毫米线膛炮,或者采用我们新型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技术,加装简易的激光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升级夜视观瞄设备,甚至可以考虑更换更大功率的发动机。”

“这样一番‘魔改’下来,其火力,精度和夜间作战能力将得到质的提升,足以应对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装甲威胁,而成本却远低于购买一辆全新的西方主战坦克。”

“同样。”林默继续举例,“那些老式的牵引火炮,可以为其配备简易的炮口初速雷达和数字化弹道解算器,能极大提升其反应速度和首群命中率。”

“将这些经过一部分信息化升级的老装备,与我们的63改自动步枪,红箭-1火箭筒,便携式迫击炮等………可以打包成一个陆军团级升级解决方案,提供给有需求但又预算有限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