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3(1 / 2)

有1000个读者,第二本书呢多个500个读者不过分吧,第三本书呢,再多个500也不过分吧。

积少成多,就是网络小说打造品牌的秘诀。

起点最火的几个作者,比如一个叫做唐家三少的作者,2004年2月和我同时出道,五年写了九套书,总共1500万字,平均每年300万字,年稿费收入百万。在评论家眼里文章并非上品的唐家三少,作品为什么会这么火

唐家三少,就是用这种坚持,把他的品牌打了起来,现在以他的名字随便弄本书,粉丝们马上可以把作品推到排行榜的第一页。

仔细分析唐家三少的成功,他的文字平实无华,通俗易懂,他和我的创作想法是一样的,完成温饱,写点读者喜欢的东西。

从唐家三少的成功,我们可以找出一个营销推广的模式:以细水长流,稳定不断的更新,坚持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打造好了,自然些什么都能火。

当然了,这只是文学的一种营销推广方式,最基础的营销推广。

也并非所有的文章都可以这样推,短篇小说及散文诗歌,就不能走这条路。

而且这种营销推广方式,对于传统作家来说,也实在太累了点。

营销推广的方式很多,但也不是每一个作家都能够掌握的,更不是我可以用的营销推广方式,别人就可以用。那么,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让我们的作品得到更多的关注呢

有的,那就是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一个新的经济学概念,用个最简单的说法,我有十几篇文章,如果结集自己出版的话,需要一万块,葆国也有十几篇文章,青禾老师也有十几篇文章,大家要出版,都得花个一万块,当然了,他们两个估计是不用花这个冤枉钱。

后来我想了想,干脆这样吧,我和葆国以及青禾老师谈了谈,大家决定把三个人的文章合在一起,结集出版,问了出版社,说要花一万五。

也就是说,我只需花五千块,自己的文章就可以出版了,还和葆国以及青禾老师搭上了关系,嗯,这钱花得值不值值

这,就是资源整合。

漳州的文学创作,在国内有着一定的地位,但是,大多数是各自为战,无法做到113的效果,更不用说11110的效果了。

当然了,这主要是漳州各个作家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无法形成一个规模化的圈子,自然也就无法进行资源整合了。

现在,有了网络,作家们却是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来进行漳州本土作家的资源整合。

我给大家画一个饼,这个饼自然不能拿来充饥,但是想一想,多少也能刺激唾液分泌。

假设,漳州所有的作家,都在一个漳州本土的网络创作平台上,发布着他们所有的文章。

每个作家肯定有他的读者群吧,这些读者群不可能永远只看一个人的作品,作家们的读者群体,被某个作家的作品吸引后,又会去看别的作家的作品。

原本一个作家有十个读者,当十个作家一起在一个地方,那么他们各自的十个读者一加起来,是多少呢不是一百个,因为里面肯定有重合的,但是肯定有七八十个。

当这个网络创作平台成长起来之后,漳州本土的作者越来越多,读者也越来越多,有一个忠实稳定的读者群,报纸杂志出版社自然就会关注,这些传统出版媒体,聚集多了,大家出版的机会也就多了。

而且3g时代的到来,已经让所有作家都看到一丝曙光,不瞒大家说,我的几部小说,都和手机运营商,签订了合同,手机用户在浏览文章的时候,我可以得到一部分稿费。

但是,手机运营商凭什么和你签合约凭的就是你的知名度而知名度如何打出来除了依靠传统媒体发表文章外,现在有了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上的读者点击率和评论,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手机运营商看到之后,自然会和我们联系。

按照3g的进程,我估计,三年内,在座诸位的一部分作品,就会在手机上可以看到。如果我们拥有一个大的圈子大的平台,那么这个时间,至少可以缩减一半。

这个整合了漳州作家的网络平台,就是资源整合。

说了这么多,文学的营销推广还有资源整合,说到底就是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作品;

而有一些传统作家有这么一个担忧,我的作品还没卖钱呢,怎么就丢网络上给人看免费了

有句老话说得好: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写东西,就是给人看的,没人看的作品,不算文学作品。

在没有办法让作品出版转化成人民币之前,先丢点东西出去,引来了读者或者出版社的关注后,自然就有钱收了。

再说了,网络创作最大最刺激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有网友在和你探讨文章的走向,讨论剧情的发展,如果有这么一群读者在与我们谈论我们的作品,有这么一群知音,是不是比拿到稿费更让我们兴奋呢

雾外江山:

我抛砖引玉,瞎说几点,大家随意听听,不对的地方请海涵。其实我说的几点,只是我觉得应该如此,到底对不对,我自己也不知道。

1、以卑鄙之名,行正义之事。

我感觉,其实网文还是要有一丝光明的

还是那主旋律,伟,光,正,是需要存在的

猪脚还是要升官发财得女人

有时也要做些善事,

对待nc好一些,

读者其实就像是上帝视角的nc

有时有些事情,会引发共鸣,心有戚戚然

但是这些事,最好是即成事实的事情,事情做完了,最后的结果

在做这个事的过程中

猪脚要全部以自己得利的角度考虑事情

这事对我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益处,以为这时读者是和猪脚一个视角,一个心理

等到事情结束

读者看了别的书,视角转化

这时他们的角度就是nc角度,

这种善事的效果就出现了

做的事情别人看起很正义高尚,其实一切都是从主角的利益得失出发。

2、目标笔直,以曲进之。

一个事件,设点一个目标

最后的完成目标

然后将所有的出场人物列出来,开始布置情节故事。

这些人出现的用处就是为这个目标起作用,

然后这些人就开始使猪脚的达到这个目标出现层层意外

负负得正,最后曲线前进,得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