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9(1 / 2)

,但他最爱的至始至终都是虞姬即便到了现代社会也依然如此。后面的章节中,当虞姬再次出现在楚霸王视野中时,注定是他身边那群女人要伤心的时候。杨柳、赵楚楚、方英等等人等,都只相当于楚霸王前世后宫之中的其他三千佳丽的代表而已。至于怎样在现代社会里依然游走在众多女人之中,就看楚霸王的本事了。

赵楚楚的性格:要强、大方,敢爱敢恨。

杨柳的性格:文静,不好争但不代表绝对不争。认为爱情就是要默默付出,所以一直默默支持齐越,无论他怎么决定,甚至与其他女人好,她都依然默默付出。

暂时写到这里吧,后续可能会补充

正文 关于西楚霸王项羽的历史之谜

更新时间:2012321 1:17:44 本章字数:11544

历史之谜:秦末秦朝两大军团为什么没有参与平叛2009年05月23日星期六03:24所谓秦朝的两大主力军团分别是指30万的北方军团,其主要的任务是抗击匈奴,保卫国界线,其原来的统帅是蒙恬,但是因为秦始皇的突然驾崩,然后赵高趁机联络李斯拥立胡亥、矫诏赐死公子扶苏,逮捕了蒙氏兄弟,派心腹王离统领北方军队,然后秘不发丧,回到了咸阳,又铲除了在朝庭的反对势力,终于使得胡亥登上了二世帝位。

南方军团是指南征南越的50万部队,个人认为其没有参与回援的主要原因有:

1南方军团的指挥官赵佗确实有反叛独立之心,同时也由于北方军团的指挥官的经历而感到后怕,拒绝执行秦朝廷的指令;

2南方军团的后勤保障巨大,对于摇摇欲坠的秦帝国来说已经无法支撑,同时各地烽烟四起根本无法保证大军的后勤,因而南方军团选择观望;

3秦朝的苛政使得上至官吏下至校尉兵士的忠诚度也没有想象中的强大。

同时从时间上看,秦二世登基时间为始皇三十七年七月,而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在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相隔不到一年的时间,在这过去的一年时间内,胡亥赵高等要稳定他们的统治,排除异己,当然原来从属于公子扶苏的北方军团则在控制和改变之列,虽然逮捕了蒙氏兄弟,派心腹王离统领北方军队,但要完全掌握北方军团仍然需要时间,与此同时北方的匈奴虽然在始皇时候被打击并失去了固有的河套地区,但是其军事势力仍在,仍然虎视眈眈的观望着秦朝的领土,因而赵高和秦朝廷面对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使用镇压的部队是修骊山陵墓的刑徒为兵,以少府章邯率兵应战,据测算有将近20万,其实这也对于少府章邯来说实在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北方军团无法调动,南方军团独立观望的情况下靠这些修陵墓的奴隶们楞是抗击着各地蜂拥而起的起义者。陈胜起义后,旧楚名将项燕之子项梁和梁侄项羽在吴今江苏苏州杀掉秦会稽郡守,起兵响应。不久项梁率领八千子弟兵渡江北上,队伍扩大到六七万人,连战获胜。闽越贵族无诸和摇也率领族人,跟着秦番阳令吴芮反秦。原沛县亭长刘邦和一部分刑徒逃亡山泽,也袭击沛令起事,归入项梁军中。项梁立楚怀王之孙为楚王。以后,项梁在定陶败死,秦章邯军转戈北上,渡河击赵。在这个时候,北方军团的将领王离,也率大军由上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南东出,包围了张耳和赵王歇驻守的巨鹿城今河北平乡境。北方军团正式加入平叛的战斗中,在围困巨鹿的过程中,北楚王派宋义、项羽救赵,派刘邦西入关中。宋义北至安阳,逗留不进。项羽杀宋义,引兵渡漳河,经过激战,解巨鹿之围,被推为诸侯上将军。以后,秦将章邯率二十万人向他投降。北方军团也大部分被歼灭,剩余部分的戍边部队也在匈奴人的攻击下损失殆尽,匈奴人乘着内地混战重新夺取了河套地区。

这里有个问题可能会想,作为全国当时的精锐而且是富有经验抗击匈奴的北方军团的作战力为什么跟先前有如此巨大的差距,这个本人是这么想的:

1秦朝廷实行的清洗,作为支持大公子扶苏的主要军事力量,赵高和胡亥当然不会对其放心,因而肯定会有相当大的人员和部队调动,这应该会比较严重的削弱北方军团的战斗力;

2是上述原因的连锁,在北方军团内部肯定有要为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报仇或者说跟王离作对的力量,这同样是军队战斗力损伤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3原因跟南方军团的原因相同,秦朝的苛政使得上至官吏下至校尉兵士的忠诚度也没有想象中的强大。

4作战地点大的不同,塞外和中原地带的作战不适合,北方军团面对的是匈奴骑兵战斗力强大,但是面对联军在中原地带也许制约了北方军团的战斗力。

5项羽领导的联军的战斗力的强大,据史料记载项羽在秦末乃至在楚汉战争中也鲜有败绩,而且是正义的民众支援的战斗故战斗力此消彼长。

二、

项羽坑杀秦军之谜:民间遗址未被官方记载

两千多年前,20万秦军降卒一夜之间被项羽的军队坑杀殆尽。历史记载的坑杀之处就在今天的义马二十里铺一带,1912年,修建陇海铁路的工人在此挖掘出累累白骨。如今存在的遗址是一个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的土坑。

风蚀雨淋,渐渐颓败,周围生长着青翠的庄稼和白杨。不过,在河南文物分布地图上,并没有对这个遗址的官方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这块土地真的发生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吗

残暴的杀戮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记载:“项羽将诸侯兵四十余万,行略地,西至于河南。”这是公元前206年10月,收复了六国旧地的项羽,率领大军开始向秦地进发。在这支进攻秦朝大本营的军队里,收编着刚刚投降的20万秦兵。当部队行至新安古城安营扎寨时,在军营中流传的“小道消息”,引发了旷古罕闻的大屠杀。

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告诉记者,距离新安古城百余公里的山西晋城高平西北隅,是秦兵和赵军大战的遗址,那里是秦白起坑杀40万赵军的地方。而在相隔54年后,新安古城却上演了另外一场惊天悲剧。

只不过这次施暴者是曾经遭受秦兵奴役的六国兵士,他们用同样的方式,把秦军当年的暴虐还给了秦军。

历史学家认为,此次大屠杀的根源,依然在于秦始皇的暴政。这个君王在统一中国后,不惜民力,频繁征调六国劳役建陵墓、筑长城、修驰道,让那些被奴役的人们饱受屈辱。义军的兵士们没有忘记这些屈辱,现在他们有了机会,开始在路上随意虐待秦兵俘虏。

我们无法揣测降兵当时的心态,为了保命,他们或许只有忍辱负重。可是当队伍走到新安古城,眼看马上就要西出函谷关,秦军将士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

史记项羽本纪描述这段历史时说,秦吏卒多窃言曰:ot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