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6(2 / 2)

“嗯。”

“好。”

微微紧张的俏脸,刹那间展开娇容,韩淑芸再一次动了起来:“陈珞,我真的想给你生一个孩子,我想要我们的爱情结晶。”

这个晚上,生孩子的运动一直持续,彼此忘我。

陈珞第二天下午走出酒店的时候退还有点软,韩淑芸比他更是不堪,脸上一片未曾完全褪去的潮红,彰显着昨晚的大战有多么的激烈。

红色的法拉利停在酒店的门口,引起不少人驻足旁观,陈珞拉开车门让韩淑芸下去,朝张长发吩咐了几句。

酷酷表情的张长发点着头,开车离开。

陈珞看着车子离去的背影,想着昨晚的疯狂,不禁哑然失笑,拖着略微疲累的身体上车,朝约定好的地方而去。

武远已经打过三个催促的电话了,要不是时间方面真的很急,陈珞估计此时还躺在床上享受着美人恩。

这时武远的电话又是打了进来,语气焦急:“陈珞,你在哪里莫书记已经到了。”

陈珞笑道:“你代我向莫书记说声抱歉,我马上就到。”

“马上是多久”这话陈珞已经说了好几遍了,武远都不敢相信。

“十分钟。”

听的如此说,武远才稍稍安心,赶紧进了包厢和莫建军说了说。

陈珞十分钟之后准时到达,武远就在门口等着,见着陈珞,焦急的一张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的笑意,不等陈珞打招呼,他就拽着陈珞往里面走去。

陈珞见武远是真的着急,也没打趣,一路走进包厢。

包厢内,一盏清茶冒着香气,一个中年人端坐在那里,腰杆挺的笔直,看上去给人一种沙漠之中的白杨的感觉。

中年人面色清癯,脸颊消瘦,没有一般的官员常见的那种富态,因为戴着金丝无框眼镜的缘故,看着更像是某一个高校的老师。

在陈珞打量着中年人的时候,中年人也打量着陈珞,些许是因为戴了眼睛,显得气质斯文的缘故,中年人的眼神并不尖锐,略显平淡。

陈珞笑道:“莫书记,真是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莫建军微笑道:“知道你忙,来吧,坐,无需太过客套。”

陈珞点点头,就在莫建军的对面坐下,而武远则是坐在莫建军的下首,身份上的差别,从座位的安排上就是看的清清楚楚。

武远亲自拿过茶壶给陈珞倒一杯茶,莫建军道:“尝尝味道如何。”

陈珞喝一口,淡淡的莫莉花茶的清香,却比一般的茉莉花茶来的更回味悠长,他点头:“不错,好茶。”

莫建军嗜好茶道,这时道:“这是我以前在南方的时候,一个故人送给我的,陈少要是喜欢,一会我让人送一点过去。”

陈珞赶紧道:“这可不行,君子不夺人所好,我这人口味杂,别浪费了这上好茶叶。”

莫建军笑道:“不算什么名贵的东西,别太客气。”

淡淡的语气,却是将这事给定了下来,不容陈珞拒绝。

几句话,陈珞就是感受到莫建军隐藏的很深的那种气势,与他对外表现出来的并不相同,这让陈珞更是确信一点,莫建军此次空降江南省,肯定不是点缀门面来镀金的,他应该还有更大的野心。只是这种野心在刘奎的强势手腕下被硬生生的压制住罢了。

武远这时也道:“陈少,莫书记好茶,家里的珍品不少,我倒是有些羡慕你了。”

莫建军听了这话看他一眼,道:“武秘书喜欢的话,一会也去拿点。”

武远连说不能这样,可是却笑眯眯的,显然,这是一个和莫建军拉近关系的绝好话题。

武远此次前来只是陪客,做好分内之事之后就是先离开了,留陈珞和莫建军密谈。

莫建军的心事隐藏的很深,并不直接进入话题,而是道:“陈珞,你觉得武远这个人怎么样”

陈珞笑道:“这个问题可是问住我了。”

“直说无妨。”

陈珞这才道:“守成有余,开拓不足,不过本身能力不容否认。”

莫建军笑了起来:“说的很不错,不过在官场上,这种性格注定难以出彩。”

陈珞明白这是莫建军在点评武远,但是却不和武远直接说,很明显是暗示他和武远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外人想象中的那么亲密。

陈珞对这一点也不意外,莫建军来江南省这么久,一直都只是一个挂职省委书记,手里没实权,也难以做出什么大事,他的心性之中,隐忍的一面可见一斑,但凡是这种性格,表面上平易近人,实则处处都留有余地。

陈珞道:“那么依莫书记的看法,武秘书呆在这个位置上,是合适,还是不合适”

莫建军推了推眼镜:“你这是在试探我的话”

陈珞笑道:“随口说说,莫书记不要怪罪。”

莫建军也不隐瞒,直接道:“我有意让武秘书出去镀镀金。”

“嗯”

莫建军接着道:“省政府管家这个位置,虽然锻炼人,但是呆的久了,却也容易消磨一个人的锐气,一个人可以失败,却不能没有进取之心。”

陈珞适时道:“所谓进取之心,就是野心吗”

莫建军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陈珞会这么说,思索了一会才道:“野心是个泛意词,分很多种”

陈珞道:“我对体制不熟悉,所以也说不准确,不过在我看来,莫书记就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

莫建军眼中闪过一抹惊色,道:“怎么说”

陈珞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新城区的开发,在前任省长全中科倒台之后已经搁浅,新任省长刘奎也无意朝那方面发展,刘奎是一个比较看重政绩的人,他想短期内做出成绩,所以制定的发展方案,是力图将江南省打造成一个工业重省,还是莫书记力排众议,亲力亲为,成就此事。”

“你没记错。”莫建军道。

陈珞接着道:“新城区开发,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可是一旦做好,那便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百年工程,这一点,莫书记否认吗”

“的确如此,你看的很精准。”莫建军认同。

“那么莫书记有什么话要说”陈珞说的差不多了,将话语权推到莫建军的手里。

莫建军惊于陈珞对时机和分寸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