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1(2 / 2)

战士们扛着青天白日旗,嘶吼着嗓子,赤红双眼,怒视前方,舍生忘死发动冲锋,死了一批,又有第二批战士接过前辈的旗帜继续前行。虽然他们还是那么年轻,虽然他们的军事素养还不高,虽然他们的装备不如北洋军先进,但他们却能迸发出如此巨大的力量,即使是对面的北洋军士兵也耸然动容。

北洋军的士兵心中非常不解,他们无法理解信仰的力量。

“gcd员都站出来”

“gd的同志跟我一起冲锋”

军号声,喊杀声,刺刀出鞘声,此起彼伏。终于,对面的北洋军承受不住那连绵不绝的攻击压力,放弃阵地开始逃跑。他们都是老兵油子,当兵只是混口饭吃而已,以前军阀混战开两枪意思意思就可以了。可眼下的战争,完全颠覆了他们的想象。他们可没打算把命交给吴大帅,还是逃跑要紧。

战场上,欢呼声连成一片。战士们抱在一起欢庆来之不易的胜利。此时,无论是gd员还是gcd员,无论思想是左派还是右派,大家忘记了彼此的冲突,忘记了彼此的立场,毫无芥蒂的抱在一起,在这一刻,他们都是同志,都是为了改变中国命运而共同奋斗的同志。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北伐成功在望,各方势力开始粉墨登场,准备抢夺的胜利果实。蒋介石也展现了他的枭雄本色,覆雨翻云间,掌握了最大的政治实力,争得了北伐的最大果实。得到资本力量支持的蒋介石,将屠刀砍向了昔日的同盟gcd身上。

一片血雨腥风

“为什么,为什么”原本并肩作战的两党同志,转瞬间成了生死仇敌,有些死在屠刀下的gcd员至死也无法理解眼前的这一切。

突如其来的大突变,给国共两党党员造成了巨大冲击。在白色恐怖下,gcd员们,有的选择了背叛,有的选择了,也有的选择潜伏以待来日,还有的选择慷慨就义用鲜血唤醒沉睡的民众起来继续;而gd员,很多人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昨天还是同志今天就变成了仇敌,他们的思想产生了混乱,信念有了动摇。他们有的需要在gd内部的左右派中站队,有的甚至在白色恐怖下选择了gcd,还有的则干脆放弃心中理想,投身到了名利场中,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

严匡饰演的周en来眼含热泪,低沉着嗓音,鼓励幸存的gcd员:“同志们,我们决不能被敌人的大屠杀吓到我们要掩埋好同志的尸体,擦干身上的血迹,继续战斗”

七月十五日晚,之江体校宿舍楼里,曾辰光的寝室已经被宿舍楼里的同学填满了,大家都在等待今天命运的抉择大结局。

寝室里这种人挤人的盛况,也就是越狱播出的时候才出现过。曾辰光自己对这一切感触颇深。这部剧刚开始播出时,也就是中等程度的热度。大家追看这部剧,更多的是看在梅花公司的面子上。他有不少同学因为这是一部主旋律的献礼片,那是坚决不看的,即使这是梅花剧也不给面子。但这部剧只是播出了一两天,他们就食言了。之后,曾辰光的宿舍每天晚上也就变得越来越拥挤。

调查公司的收视数据也印证了这种变化,命运的收视数据节节上升,昨天已经突破了4亿人次,这真是一个疯狂的数字,其热度直追越狱。

为什么这部剧有如此魔力除了音乐、画面、节奏等梅花剧固有的高品质外,曾辰光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部剧的气质非常迷人。

当中的人物,无论是伟人还是平凡官兵,他们似乎各个都是那么精力充沛,斗志昂扬。他们都在主义和信仰的指引下,向着目标奋勇拼杀,他们为了创造一个新中国的崇高理想,能够慷慨赴死,无怨无悔。而这些,正是他们这些内心有些空洞的新世纪学生所缺失的,他们似乎从这部剧中找到了一点力量,找到了一点方向。

电视机中,命运的抉择已进入尾声。

此时的电视画面中,蒋介石正与宋美龄在一座花园散步,时不时与身边美眷低声交谈,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与宋美龄感情进展顺利,两人结婚在即。权力爱情,江山美人,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这是蒋介石人生的辉煌时刻。

突然,一个侍从官慌慌张张的跑进了花园,蒋介石眉头一皱,他不喜欢别人打扰他与宋美龄相处的时光。

侍从官没去留意蒋介石的不悦,他在蒋介石耳畔低声说道:“委员长,gcd在南昌暴动”

蒋介石的神情瞬间凝固

画面一变,镜头转到了正在发生中的南昌起义。这是一组空中俯视的航拍镜头,镜头沿着南昌城区的大士院街缓缓推进,到处是带着红领巾的军人在攻打,在喊杀,在冲锋。仿佛整座南昌城都在战火中摇动着,翻滚着,颤栗着。

慢慢的,慢慢的,周围开始安静下来,枪声炮声喊杀声渐渐稀疏,整个南昌城都开始安静下来。

南昌起义取得了圆满的胜利

镜头也在推进到旧藩台衙门时停住了。周en来、朱d等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们站在旧藩台衙门的大门前,周围陆陆续续的围上了参加起义的官兵们。

画面镜头给了周en来一个脸上特写,他眼望四周的同志,满怀着创造历史的激动与自豪。

“今天,公元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

就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以为周en来要来一段南昌起义的演讲时,人物的说话声忽然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咕隆咕隆”的背影音效,这是火山爆发前,岩浆翻滚的声音,无需领袖多说,这声火山岩浆的音效声就是南昌起义意义的最好解释。

于此同时,镜头又慢慢拉远,最后定格在旧藩台衙门前上方。画面正中的领袖,背后旧藩台衙门的背景,周围是起义胜利的军官兵,他们胸前系着的红领巾在晚风中猎猎飘扬。许多电视机前的观众一定不陌生,这就是教科书当中那副著名的南昌起义的油画,

“噔噔噔”

主题音乐响起,就在中国的前途命运迎来新一轮风暴的前夜,第一部剧终。

“啊这就没了”宿舍里的同学们大大不满,正看到处呢,它竟然第一部结束了。

“这个黑心肠的梅花传媒,又来吊观众的胃口”

“是啊,鬼知道他们第二部要什么时候才能拍完呢”

马上有人出来制止大家的牢骚:“别吵,别吵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