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柱没有理会她语气中的奚落之意,继续道:“我们可以看看国内的演员,他们一般的职业生涯轨迹。
首先,他们要在艺术院校学习个三四年的表演,然后在各个剧组跑龙套演配角或者在地方话剧团中打磨几年。等积累了足够的演技后,可以担纲些小制作电影或电视剧的主演。
最后可能有几个机遇不错,演技不错,人际关系也不错的演员出来,成为国内文艺圈中的大腕。”
姚记者点点头道:“不错,可这没什么问题啊,干哪行哪业不都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秦天柱:“别的行业我不知道,可我们这行,我觉得这样做有问题。
国内是有不少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实力派演员,但他们哪个不都是四五十岁的年纪了,他们的职业黄金期还能有几年
难道观众对青年演员偶像不在乎不感冒吗
不是的,青年演员的市场,你不去抢,别人会来抢。你也看到了,国内观众现在追捧港台明星,以前改开初期,又热捧日剧追捧日本明星。
难道国内那么多的人,就选不出几个有实力有气质的青年明星出来吗这怎么可能。
关键还是他们太缺少机会,要光靠演员们自己的力量去打拼出头实在是太艰难了。
既然以前的老路没走好,那就不妨试试我的新方法。
我希望能用公司的力量,挖掘出有潜力的青年演员,用公司的资源来热捧他们。让他们能尽早的迎来自己艺术生涯的黄金期,延长他们的艺术生命,哪怕为此牺牲了几部好作品,也在所不惜。”
坐在秦天柱周边的几个主演听了后,都非常感动,觉得跟了这样的老板真的不亏。他们能够一跑而红,就是托了梅花传媒“拔苗助长”计划的福。
姚记者听了后也很动容:“秦导的思维想法,似乎总是与国内搞艺术的那些文人们不太相符”
秦天柱笑道:“你虽然称我为导演,但我一直当自己是个商人居多。商人与搞艺术的思维习惯确实是有不同的地方。
他们考虑的可能是要对一部艺术作品负责,而我,作为一个商人,我考虑更多的是要填补市场空白。我既然发现了国内青年明星市场的空白,那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去争夺这个市场。”
姚记者又问四个主演当中的吴修波:“吴修波,媒体虽然对妻子剧中演员的演技颇有微词,唯独对你非常肯定。许多媒体评论员或是艺校的专家教授都给你打出了90分以上的高分。第一部作品,就能取得如此高分,你自己内心激动吗”
吴修波还是那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是把演戏当做事业,当做生命。如果你想给我的生命打分,你觉得我会在乎吗如果我只把它当做一种招摇撞骗的本事,我当然会在乎,越虚伪越浮华越好。但这个就是我的生命,我才不在乎你给他打多少分,这是我自已。”
姚记者一愣,真是个了不得的回答,或许是觉得这个吴修波不太好对付的样子,它又把问题抛给了秦天柱。
“秦导,还是说说还珠与妻子的这一场收视大战吧,对于这场历时一个多月的战斗,你有什么感想。”
秦天柱:“也不只还珠和妻子,还有一开始的将爱。我觉得,这三部都是不可多得的好剧,只是不幸地凑在了一起火拼。既然有竞争,就有成功也有失败。
对与还珠笑到了最后,我表示祝贺,我承认妻子在与还珠的这场战斗中竞争失利。”
姚记者有点感慨,秦天柱年少得志,心高气傲,想让他低头认输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还珠格格果然是实力不凡啊。
不料,她刚刚这么想,就被秦天柱接下来的话语说打断了。
“但是,我是个不会轻易低头的人,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非常高兴的事情是,琼遥奶奶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听说他们还珠格格要拍续集,很好,很好,非常好”
姚记者敏锐的扑捉到了秦天柱将要表达的信息:“秦导的意思,是想明年与还珠再战一场”
“不错,就有劳你们南方周末,给我发一则消息,就说,秦天柱向还珠发出挑战,明年再战荧屏”
秦天柱暗暗给自己鼓劲,下次是有备而来,绝不会再输
第一二九章 为秦天柱叫好
秦天柱的挑战宣言一发,国内新闻媒体立即沸腾。
秦天柱vs琼遥,明年还有第二季,还有比这更让这些媒体激动的事吗
有媒体当即就采访了作为还珠出品人之一的琼遥。
琼遥回道:“我当然已经知道谁是秦天柱了,真是难以想象,才十五岁的年纪,就已经是两部热播剧的导演了,只能说内地真是人才济济,英才辈出。
他的妻子我也看过,很精彩,我很喜欢,我也有介绍给我在台湾的朋友看。他的挑战书嘛,我接了。秦天柱是个值得重视的竞争对手,我会认真准备还珠续集的,很期待与他明年再战荧屏”
她说完,又忍不住建议道:“秦天柱小朋友,以后还是叫我琼遥阿姨吧。我今年才六十岁,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叫奶奶就太见外了”
其实,妻子与还珠的这一番长达一个多月的大战,也成就了国内各个新闻媒体。
在此期间,他们根本不用担心报纸文艺版块没内容可写。国内纸媒在这一波电视剧热潮的炒作中,销量大涨。只是大战一结束,这些报纸的销量都大幅回落,这让他们都失望不少
还是秦天柱好啊,真是媒体的贴心人,知道他们缺什么,就给什么。
投挑报李之下,秦天柱的挑战宣言赢得了媒体记者的一致称赞。称赞他不屈不挠,像个斗士一样,勇敢顽强。新闻媒体对秦天柱以及梅花公司的褒扬文章也是一篇接着一篇。
就连妻子开播以来,一向对此关注不多的人民日报,也专门发了一篇评论员文章,力挺秦天柱。
人民日报是份严肃类报纸,对于恰同学少年这样既是红色主旋律,又能触及现实的文艺作品有极大兴趣。对妻子和还珠这类纯粹的娱乐作品,倒是关注不多。就连妻子和还珠战斗最火热的10月末11月初那段时间,也没见人民日报发表什么评论文章。
秦天柱的挑战宣言一发,人民日报却是立即来了兴趣。
为秦天柱大声叫好,这是人民日报署名艺文的评论员文章,
首先,要为秦天柱的妻子大声叫好。
无论国内的媒体罗列了多少妻子的缺点与不足,说它故事情节机巧不真实也罢,说它题材早熟也罢,说它商业过度也罢,都不能否认妻子是一部优秀的电视剧。
妻子在画面质量以及音乐制作上,已经明显高过国内电视剧一个档次,也超过收视率更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