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1 / 2)

责人的角色,那么也就理解了我们的宣传工作要从面向电视台的小宣传,转为面向电视观众的大宣传。只要在开播前,观众对我们的剧集有了相当的关注度,那么在与电视台的价格博弈中,我们就掌握了主动权。

从另一个方面说,我们今年有造星的任务。明星怎么造过硬的作品是关键,但也不能否认需要媒体的炒作,让我们的明星始终保持曝光度。

就如我们的恰剧,年前那段时间多火热,现在也慢慢退烧了,所以,光靠作品只能保持几个月的关注度,时间一久,就会被观众遗忘。”

金光华觉得秦天柱说得在理,想造星,的确不能单靠作品本身。

不过,他提出了更现实的问题:“秦少说的是不错,可怎么让媒体炒作呢就拿潜伏这部剧来说,你想一个电视剧的开机就要让媒体报导,恐怕是有点难。国内一年下来怎么也有一百来个剧组开机,媒体是不会有兴趣的。”

“这就是我找你们来商量的原因了,怎么找出让媒体感兴趣的话题,怎么找出新闻的兴奋点。”

周嘉朋弹了弹手中的烟灰,给秦天柱分析道:“潜伏这部谍战剧,故事性是不错的,不过观众没看到剧集,任你怎么炒作都是白搭。制作班底嘛,除了宁镜,都是生面孔,媒体兴趣也不大。至于制作单位,我们梅花虽然小有薄名,但要说一个开机,就能让全国媒体跑一趟,怕是没那个号召力。”

金光华提出了一个思路:“我觉得真正能够让媒体感兴趣,劳动他们跑一趟的,只有小柱”

周嘉朋点点头,觉得有理。因为秦天柱的经历比较传奇,人又年轻,媒体对他的兴趣始终是存在的。要不是上面官方的约束,周嘉朋觉得这股“秦天柱热”会持续到现在。

周嘉朋提出了一个方案:向媒体发个通告,就说潜伏是秦天柱的第二部导演作品,成功引起社会公众的兴趣后,再找个理由说秦天柱退出潜伏剧组,由新导演蒋伟接棒,当一番炒作,潜伏成为新闻热门话题后,就通过女主角宁镜,新人男主角等话题,继续保持关注度

三个脑袋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半天,商量出了这么一个方案。这个宣传计划看起来就是一幕肥皂剧,不过秦天柱倒是不在乎,虽然手法有点粗糙,只要达到目的就行。

选择哪家媒体作为消息发布平台呢这也是要好好琢磨的。

周嘉朋的意见,“我们是希望潜伏在朝廷台播出的,那我们的合作媒体最好也是全国性媒体。”

金光华有些疑虑:“全国性媒体,而且只能是报刊杂志类的。国内的电视台目前并没有有影响力的,专门报导国内娱乐新闻的节目,人家也不可能临时给我们开一个。

可全国性的报刊杂志,大多比较严肃刻板,目标读者都是些中老年人。我们这类新闻,说实在的有些八卦,人家未必看得上。就是我们自己,也未必希望在这类媒体上刊登消息,目标受众不太一样,很多青年人都不太看这类报纸的。”

“也未必”

秦天柱从自己办公桌前的一堆报纸中,抽出一份给他们俩,“你们看这份报纸怎么样”

环球时报

“可以”周嘉朋一看名字,就表示同意,这份报纸他也熟悉,只是一时没想起来,“这份报纸发行量大,读者范围也很广,刊登的内容也比较大众化,对我们这类新闻不会过于排斥。”

秦天柱补充了一点:“爱看环球时报的,大多是关心时事政治,军事外交的读者,与我们潜伏这类谍战剧的目标观众,基本是吻合的。”

三人最终商定,环球时报作为潜伏剧组的第一合作媒体。

第八十章 潜伏开机

第八十章潜伏开机

鞠躬谢书友嘻嘻哈哈唉苍生的打赏

在三月底的时候,潜伏剧组已经全部到齐。整个剧组的幕后职员与一干演员,总共有六十多人,比秦天柱拍恰剧时候的草台班子,规模大了不少。尤其是幕后职员,都是找业内的专业人士担任。如恰剧那般,幕后人员一人身兼多职,部分职员甚至用临时工代替的情况,是不会再有了。

这是个巨大的进步,意味着梅花传媒的电视剧业务日趋正规化。

秦天柱也算是潜伏剧组一员,身兼监制之职。他给自己安排的任务,也就是剧组刚开拍的时候,看看效果,以免与原剧效果相差太大。毕竟,众多演员还年轻,演技未必能有10年后的娴熟。

就是导演蒋伟自己,虽说是北影副教授,可论实践经验,也是相当贫乏。秦天柱看过他的履历,在这之前,他只担任过一部毕业电影的导演和一部叫阿里山的女儿的编剧。

在这个剧组中,有很多有潜力的新人,比如饰演左蓝的沈敖珺,饰演李崖的祖风,还有饰演陆桥山的吴纲,虽不是新人,但属于戏精类演员,极为难得,梅花传媒之前都已将他们一一签下。

秦天柱得感谢这个国内娱乐届的蛮荒时代,虽然这时的媒体不够八卦,让他有点挠头。但在演员签约一事上,对梅花公司极为有利,这时的演员们几乎都没什么签约的经纪公司,都是通过各自的人际关系,接活拍戏,因此签约过程极为顺利。

只有女主角宁镜是个例外,她已是国内成名的电影明星。能来潜伏剧组拍摄电视剧已经很给面子了,秦天柱不认为她会屈尊降贵到自己的小庙来蹲着,更何况梅花的合约一签就是五年,有些“霸王条款”的味道。秦天柱因此也就没去自讨没趣,以免双方面子上不好过。

四月五号,清明节,剧组选择了在这天开机。

所幸,天空作美,天气晴朗,威风拂面,让人心情愉悦。

开机地点仍旧放在了灵泉县水泽乡,都是民国剧,潜伏剧组的戏将大多会在这里完成。

剧组在乡政府的前门大街尽头处,摆了一排香案,上面放着个大猪头。秦天柱这是要和剧组所有人一起,拜拜菩萨,敬敬天地鬼神。

蒋伟摇头叹气,他觉得有点荒唐,“小柱,用不着这样吧,搞些封建迷信,整的我们剧组都像茅山道士似的。”

秦天柱也不理他的埋怨,和工作人员一起忙着拜放各种贡品。

宁镜倒是无所谓,她还帮着秦天柱一起张罗,“秦少,你这是跟那些香港电影圈的人学的吧”

宁镜来到剧组已有几日,秦天柱也算和她混熟了。

“和什么人学的不是重点。重点是求个心安理得,风调雨顺”

看着整个剧组一圈的生面孔,秦天柱有点感慨的说。这算是秦天柱拍恰剧的后遗症,能够拍摄顺利,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