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2 / 2)

小小衙内 东门的阿庆 5539 字 2019-04-20

正是因为对于不成功的后果有充分认识,丁三坡才会显得忧心忡忡。而一旦心里有了底,重新回县城上班的丁三坡,精神面貌又自不同。

儿童节当天,胡令田又带着丁三坡来到了县委一号楼的团机关。上午十点,沈南县各公社、各镇团委干部,县直机关各团组织负责人,以及县属企业团组织干部,齐聚于县委一号楼小礼堂。

县委组织部长胡令田宣读了县委任免决定,主持团县委日常工作临时负责人、团县委副书记秦荣国表态拥护县委决定。

程序这么走了一遍,丁三坡算是正式上任了。不过,之前两项职务还未卸去,县府办副主任反正是挂职的,无所谓;换届领导小组以下的工作小组副组长一职也保留,权力机关、参政与行政换届虽然圆满完成,最重要的dang代会,会期却还未最后定下来。这么一来的话,丁三坡身上有三项职务了,大概就是所谓的艺多不压身吧。

团委办公室的牌子挂在县委大院一号楼的二楼。这样的楼层安排是很有殊荣的,但同时也让团系统的都感到压力重重因为县委的常委办公室基本上就分布在二楼,只不过常委们的办公室集中在楼梯口以东,团委办公室则出楼梯口往西、且只占据其中一小片地方。

五十年代末的时候,团县委正式干部编制,按规定是五到七人,然而,在全国来看,团干部从来没有被满编制配齐过,沈南县也不例外,当时的团干部就只有三人,所以,这套六十年代初期建造的县委大院,团委的办公室只有区区两间。这本来也没什么,三名干部,两间办公室怎么也够用了。

然而,世事的变迁总是会出人意料。去年的时候,青年团的中央机关下发了一个有关团干部编制的参考意见,该参考意见中,涉及到县级团委干部配置人数,一般为79人这还是没什么,干部职数不足的事例多了,并不是说最低配置七人,这七个职数就一定要配备齐全,甚至于全国五万多公社,按参考意见标准都需要配备一到二名专职团干部,一年多过去了,还有两万多公社至今没有配齐。

问题就出在省委转发的组织部有关“大力提拔中青年干部以及做好老干部安置工作”的文件。一段时间以来,中青年干部提拔得差不多了,老干部安置就成了麻烦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是明年的事,修改了dang章之后,然后才是连续几年的大面积离、退休以及退居二线潮。

既然老干部需要安置,那么,安置到哪里呢团县委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部门既不重要,又有干部编制缺额,于是

若您觉得阿庆的写作态度尚算端正,敬请鼠标点击上方“收藏本书”按钮,阿庆不胜感激、并拜谢

正文 第101章 老干部扎堆

更新时间:20121012 7:15:39 本章字数:2226

老生常求:求票求评求收藏

好吧,丁三坡所面对的现实是,团县委加上丁三坡这位书记,一共有干部十员,这还不属于超配,因为他本身是借调干部,组织关系与粮油关系都还在临海大学,这是现状之一。十名正式干部,组成了团县委常委班子,包括丁三坡在内,三名书记,一正两副,这是原来的配置。老干部安置过来之后,清一色“括号正科级”的团县委常委。这是现状之二。最后,也是最麻烦的现状,老干部还非常乐于发挥余热,十名干部虽说没有全部来上班,七七八八总是有的,来了还倚老卖老,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浑不把丁三坡这位、经县委组织部长宣读任命的团县委书记放在眼里。

丁大力曾说过,领导干部离退休制度迟早会实现。丁三坡本来还觉得事实未必会如此,甚至一度还觉得这是毫无根据之言。他在师院就读的第一年,主修的就是历史,也算是通晓古今了。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官员致仕,往往都是凭皇帝与上官好恶,哪朝哪代限定了规定岁数必须离、退休的

然而,真当了部门一把手,才觉得离退休制度刻不容缓了。同时,也对于丁大力之言深以为然起来。只不过,从程序上来走的话,总要到新一届全国党代会修改章程,才能正式实行吧

这么一想的话,丁三坡也就打消了整顿团县委的念头,和一群打不死的老“小强”过招,除非嫌日子太清闲了。再说,和柳非约定的团委过渡期不超过半年,半年以后,哪怕七十岁的老干部担任团县委书记也不关他的事了。

心态是放平和了,可事情还得有人做,指望老干部老干部被安置到团县委,一个个都窝着一肚子气,不和你唱对台就已经阿弥陀佛了。于是,丁三坡简短开了个碰头会之后,直接就躲进小楼成一统了。

六月一日真算不得是一个好日子。就一天工夫,下班时间,丁三坡隐隐听到有“娃娃书记”的说法,就因为他是娃娃节上任的。

好吧,我忍了,明天开始我下乡去还不成么丁三坡窝了满肚子的火气,结束了团县委的第一天工作。

儿童节当天,刘美丽一大早就到生产队里请了半天假,说是要带丁大力去公社幼儿园。当然,这件事,丁大力事先并不知情,只听得老妈说要带他到街上游玩,为了这所谓的游玩,丁大力还在暗地里里撇嘴,觉得小镇上的一条老街实在乏善可陈。不过,老妈的指示,丁大力向来是不折不扣完成的,所以这一次也不例外,街上去就街上去吧,反正闲着也是没事。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老妈的目的地居然是幼儿园。娃娃节的日子,幼儿园照例是很热闹的,和丁大力差不多大的小孩子三五成群,载歌载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老妈拉着丁大力的手,指着莺歌燕舞的幼儿园小朋友,循循善诱说:“力力,你看,这些小朋友多快乐啊”

丁大力差点没栽倒,真当我是幼儿园小朋友了啊

“妈,幼儿园咱就不上了吧,你说,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到幼儿园上学还有什么意义,还不如今年九月直接上一年级。”

“幼儿园老师说,不念幼儿园,也不让上小学,你要是上不了小学,将来可怎么考大学啊”万万没有料到,老妈居然会说出这么离谱的说辞,真不知道是她编的还是幼儿园老师编的。

“扯吧,扯吧,也就只能骗骗你们这些初小以下学历的农村妇女哇,干嘛又扯我耳朵”

丁大力一阵鸡飞狗跳,刘美丽则一边追着一边在骂。

“臭小子,你识字还是老娘教给你的,现在学会说老娘的不是了”

“妈,咱们打个商量,幼儿园我就不念了,九月份我直接念小学,去天昌中心校上学。”

“天昌中心校”刘美丽抬着的手定格在半空中,这个校名似乎对她有所触动,不过,刘美丽本人是在大队小学上的学,对天昌中心校的印象,仅仅是因为中心校与公社大院相隔只五十米不到。

“是啊,我到天昌中心校上学,早上和爸爸一起出门,晚上一起回家。”丁大力的潜台词就是盯着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