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刚连忙说:“柳主任,你这不是取笑我了么,在您老面前,哪有我这副主席的说法”
“哈哈哈,你这个老罗啊”柳非大笑。
笑完之后,柳非问道:“怎么样,小朋友,你爸爸他在不在家”
“爸爸不在家,研二他要实习,比研一时期更忙了他现在是团总支副书记,实习工作主要是负责校团总支这一块,毕业之后估计留校担任团总支书记的可能性极大”
“团总支书记”柳非沉吟。
“应该就是这样子了据说是正科级,甚至,京师大学里,这一职务是副处级”丁大力平静说道。
陪同而来的施泉海以及罗海刚顿时觉着一阵牙疼,没这么打击人的吧,还没毕业呢,这路就已经铺好了。而且吧,从这阵子的风向来看,提到这一级别还让人无话可说。再对照一下自己,一个是正科,另一个虽然已经是副处了,可这副处都是跑腿苦干干出来的,其中可没有半点侥幸之处。
柳非也是一阵默然,丁三坡身后间接站着一名常务副省长,想要提拔一个科级干部,甚至都不用自己开口,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暗示,有的是人抢着把事做圆满、做漂亮。而且,只要这一步走好,脚下的路只会越走越宽,毕竟,相比于靠苦干实干出成绩的基层,大城市机关的升迁更注重头脑,而这,正是丁三坡的优势所在。
兴致索然之下,柳非正准备离去。却不知丁大力那根筋搭错了,忽然就冒出来一句“柳主任,我觉得,县委应该想办法增加农民收入贫穷可不是sh主义”
施泉海当即变色,斥道:“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主义。”
不和谐年代,所谓“不要富裕的zb主义”口号深入各级干部思维,而丁大力这番谬论,显然已经触动了施泉海的神经,尤其是当着县革委会一把手的面,更是要第一时间表态,万一对方把你的沉默当做默认,可不就是跳到黄河里也洗不干净了么。
“我是不懂,我爸爸懂啊”丁大力装出一副纯真样子,歪着脑袋说道。同时心里在暗笑,觉得这一番替老头子抹黑表态,柳非怕是再惜才,也不敢起用思想有“问题”的丁三坡回沈南工作了。这么一来也好,至少不用再愧对柳老头子的礼贤下士。
正文 第082章 乔迁新居喜
更新时间:2012929 15:12:04 本章字数:2628
柳非深深望了丁大力一眼,默不作声和另二人离去。
回去的路上,施泉海犹自义愤填膺说:“丁三坡这个同志,学历虽然高,思想上却历来有点右。”好像不这么说,不足以剖白自己似的。而罗海刚则没有过多的表示,话说,隔了十几年,总算能够混到副处级,他已经别无所求了,也就用不着再怎么表态,只是他心里也为丁三坡有些惋惜,本来是多好的一小年轻,横看竖看,怎么看都和自己女儿挺般配的,现在么还是算了吧
最该表态的柳非却始终没有说话,走到半路上,才深深叹息说:“这个月,县委要组织召开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是帮助农民尽快地富起来”
“啊”另二人可全都傻眼了,眼睁睁看着柳非独自站在田埂上,极目远眺那一望无际的青黄之色。
丁大力要是知道,他千辛万苦琢磨出来为老爸自污之词,飘进了柳非的耳朵里,反而成了勇于进取的信念,他还不得哭死啊。
柳非的突然到访,并不是说他忽然心血来潮。早在今年八月,二代的核心领导人就曾提出了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此后,地委组织部迅速出台了“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工作”的三年规划,规划中提出了领导班子从总体上按照“年轻化、精干化、内行化”的要求调整配备。
当柳非拿到地委组织部的三年规划,脑海里第一时间就弹出了一个瘦瘦高高的年轻小伙的形象,那是一个面对县委二把手、犹能侃侃而谈、并能够始终如一坚持自己信念的好小伙,在他身上,一点都没有沾染上大多数干部显露出来的沉沉暮气,相反,那种建设四化、舍我其谁的朝气,甚至连柳非都觉得亮得刺眼。
为了把这名年轻人吸收入沈南县的干部队伍,柳非不惜纡尊降贵,和他订立三年之约,然而,一年多过去了,这名年轻人却始终没有找过他、哪怕是一次。
第二次了啊柳非苦笑,难道说,他要学演义中的皇叔三顾茅庐么
十月下旬,沈南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如期召开。这次会议,除了提出“帮助农民尽快地富起来”之外,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子议题,如多种经营、广开财路、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等等。
十一月,地委传达了中yang核心领导人有关“干部四化”的讲话。
柳非拿着地委传达的文件,一条一条对照下去:g命华,该年轻人是党员,而且是因为足够优秀而被突击发展入党;年轻化,今年才二十多吧,儿子还不到上学年龄,够年轻的;知识化,没说的了,研究生,全沈南县分配回来的最高学历才是大专生;专业化,本身是农村出身,对农村工作有热情,只要稍加磨练,还怕他不够专业么
哎,这干部四化标准,怎么好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呢柳非把文件合上,禁不住摇头苦笑。
丁大力对于这一时期的时政要闻一点都不关心,随着罗海刚的工作一步步到位,合力三队原罗家老宅往北大约一百米的距离,如今已经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各式各样的建筑材料,每天都有车、船、拖拉机,一整车、一整船的装运到这里。
公社对于侨眷自用住房的建设也很重视,尤其是现在这个建设大工地,这么多建材,有些还是紧俏物资,很容易遭到别有用心之人偷窃。为此公社与大队商量之后决定,大队民兵连、生产队民兵排,分批、分段,按时巡逻,以确保侨眷自住房顺利完工。
据说,居住在罗家老宅里的居民,他们一有空闲就会来到工地,然后指指点点,想象着新宅子是不是还是如同他们居住的样式,至于县里来的建筑公司工人所说的“花园式别墅”,想必他们不见到实物,是很难理解的。
趁此东风,丁大力家的房屋也开始规划起来。由于这一段时间,农村晚稻的收割、打谷还在如火如荼进行当中,公社修建队实在抽不出人手,所以只能往后拖延一段时间。
这一拖延,时间就到了十二月份。好在十二月份基本属于农闲季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