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张倩小脸微红的点头。关于做饭的问题,刚结婚那阵子张妈可是叮嘱了好几次。说是要想拴住一个男人心,必须先管住男人的胃,怎么能让一个大男人下厨房呢。
最初她也想抢着做饭来着,可大部分时候刚放学回家,刘军浩已经把饭做好了。于是两人商量着来,谁有空谁做饭,做饭的可以不刷碗。当然算下来刘军浩做饭的次数明显要多一些。
虽然已经养成习惯,但是张倩每次对外人提起的时候仍然有些不好意思。
“啧啧,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呀,啥时候咱们两个的老公换换就好。我们家建学每天回家就跟大爷一样,你让他帮忙洗个菜都能嘟囔半天。有次我让他帮忙把土豆上的泥洗掉,你们猜他是怎么做的,直接把土豆扔进洗衣机中洗,我都有些佩服他的创意了”文霞数讲起这些事情的时候不住的摇头,不过眉目之间的幸福感还是悄然显露出来。
“呵呵,刘军浩就做饭好点,其他方面也很差糊。脱下的脏衣服到处乱扔,我每次都是满屋子找他的脏衣服。我们就种了后院那一片地,可是你上午也看到,里边的草都有膝盖深了,让他闲着没事花上半天时间将草拽光。他倒好,一个劲儿的推着天热,根本不想动。身上纯粹是有一根懒筋”张倩也开口熟络起来。
得,这下两个大男人都插不上话,只能装作没听到老婆在说啥。
“对了,小浩,下次再采蜂蛹的时候一定要给我留一点。”郑建学吃过蜂蛹后,更加坚定了弄一些回去孝敬爸念头。
“还采往哪里采呀,这蜂巢你刚才也看到,全采光了。”刘军浩疑惑的问道,不知道他突然冒出这话是什么意思。
“采光还可以让马蜂继续产卵呀,你等下把蜂巢往树上一挂,过不了两个月就又有很多蜂蛹了。”
“还挂,你想让它们把我院里的土蜂子吃光呀说啥也不这么做,我都想好了,给霍军打电话,让他明天来一趟把这马蜂窝拉走了事。”刘军浩摇了摇头回答道。马蜂蛹虽然很好,不过这玩意儿一年至多能采两三回,而且采摘过程相当危险。把这么大一个祸害留在院中,说不定哪天及就被蛰的抱头鼠窜。为了贪图那点钱,实在不值当。还是养土蜂子合适,它们和马蜂不同,性格比较温顺,养在院子中也不用担心被蛰的问题。
“为什么一定要挂在你家院里完全可以挂在其他地方呀。比说门前的树林中,或者河堤边,总之离你家远点就行。这样既能保住土蜂子,又可以采摘蜂蛹,简直是一举两得。”郑建学开口教叫道。
这个主意听起来似乎不错,不过刘军浩想了想还是摇头否决掉。主要是不保险,霍军出一千块钱买马蜂窝的事儿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傻傻的把蜂窝挂在外边不是诱人犯罪吗。就算自己村里人没这个念头,但是难保被其他村人盯上,与其整天绷紧神经守着还不如早点卖掉了事。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采摘蜂蛹太危险了点,薛老八的经历可以说是前车之鉴。
“也是,这蜂巢太显眼了点。”郑建学听了他的叙述,也觉得自己有些想当然。
第三百三十二章 又学一句
真像老婆跟文霞抱怨的那样,随着天气一天天的转热,刘军浩也一天天的慵懒起来。平时没事,他实在懒得离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赵教授三番五次的约他上山转悠,刘军浩都开口拒绝,实在没有那个精力。
真闲的无聊完全可以坐在凉亭中钓钓鱼,要不就是躺在树下看蚂蚁上树,那也是一种情调。
提起钓鱼,刘军浩发现自己门前的水沟中有变成公共钓鱼场地的倾向。这些日子,每天刚吃过早饭,在刘家沟常住的老人们就一个个左手搬着小马扎,右手提着鱼钩来这里报道。连太阳伞都不用撑,水沟边的香椿树有的是树荫。
他对此是相当郁闷,要说这些老爷子真是奇怪,堰塘中那么多大鱼他们不钓,偏偏跑这么远过来掉小鲫鱼壳。
王老爷子直笑他不懂情调:“钓胜于鱼,我们更多的是图个乐子,真要想吃鱼,直接掏钱到你家买,你又不是不卖。”
有钱的就是大爷,刘军浩相当无语的给他们抱出一个大西瓜。这也是惯例,几位老人每天都是一边钓鱼一边吃瓜来着。
天气对猴子好像没什么大的影响,每天还是领着两只八哥到处疯跑。实在热的厉害,这家伙会自己跑到屋内打开电扇猛吹一阵子。等凉快后,它还会自己关掉。要说猴子的模仿能力超强,现在家中的电器除了电脑外,其他的它都会用。
看他们在旁边悠闲自在的钓鱼,悟空从家里取了鱼竿上前凑热闹。几个老爷子对这情况也习以为常,不少人还特意拿出食物喂猴子和八哥。
猴子得到食物只是一个劲儿的往嘴里猛塞,反倒是两只八哥“汪汪出牌钓主”的乱叫了一通,似乎在表示感谢。
“刘军浩,给我挖点蚯蚓”没一会儿,王老开始扯着嗓子大叫。这老爷子纯粹是喂鱼,每次鱼竿一扔倒水里边就不再管,而是扭头和其他人天南海北的闲侃,等他回过神的时候,那鱼钩上早已经空空如一。
“好嘞”刘军浩应一声,直接对这院墙边挖了两铁锨,十来条臭蚯蚓落入瓶中。
“给我也弄两条”“我也要”没一会儿,蚯蚓被分的一干二净。现在这些老爷子都钓出经验,刘军浩院中的臭蚯蚓鱼最喜欢吃。
“上钩了,上钩了”换过饵料,王老爷子旗开得胜,鱼竿一提,立马一条肥硕的泥鳅扔出水面。好容易钓这么一条鱼,他显得特别兴奋。
“上钩了上钩了”两只八哥也扑闪着翅膀叫起来。
又学一句,刘军浩先是一愣,继而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这两个家伙,你正经教的时候怎么也学不会,偶尔听别人提一句,它们却学的很快。
“好家伙,随便说句话你家八哥都能记住。你应该多教教它,我以前有个同事养的八哥还会背唐诗呢。”一位老人很为八哥的聪明赞叹。
“关键是学不会,为了让它们学会说你好这两个字,我恨不得把录音机放在猴窝里边。”刘军浩郁闷的解释。
“刘叔叔,我又来看你了。”正说着话,一个童声在不远处响起。
单听这声音,刘军浩就知道是小文文来了。自从温富强夫妇发现儿子到刘家沟一趟变化很大后,他们每个星期必定要领着儿子来这里住上一两天。
别说,还真有效果,现在小家伙和最初相比已经变得活泼了许多,遇到熟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