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明殿里,皇帝与皇后少有地分立而坐,只是皇后还好,气定神闲,只是时不时地拿起面前的香茶,可不是喝,只是闻。这是第一浇的茶,只是闻味儿,到了第二浇,才算是喝,到了第三浇,只是漱口,是谓茶不过三,再就没了四了,到了四,那就是解渴的俗物,自持身份的人一般只喝前三次的茶,茶不可过三泡但理宗就不一样了,他把那茶杯端了又端,放在嘴边吹了又吹,茶烫不烫,他并不知道,只是想喝却又喝不下,只能重复端茶与放下的动作忽然,理宗站了起来,来来回回的走着,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放在身前,却是用自己的手指时不时的摸自己的蓝田玉带。谢道清忍不住,笑道:“官家,就要见到了,宋臣董宋臣不是说过了么,大理国的使节团已经入了城,升国快到了”这个理宗皇帝到目前为止,就这一个女儿,最最是疼爱,他除了这个女儿,并没有别的孩子,对子女的爱全都凝聚到了升国的身上。董宋臣在一旁呵呵笑道:“官家,放心吧,以公主的性子,一定会第一时间来的,许已经进了宫,已经到了,就差一会儿,就差一会儿”
理宗叹了口气,不是为了日益艰难的国事,他是不会把这位心肝宝贝送到大理国那儿去的。其实,这种事情并不奇怪,其一,升国公主去大理国只是以玩的名义,这个名义既不伤大宋的面子,公主实质上也不会损失什么,其二这个公主去了,得到的好处可就多了,以她的性子,必是到处玩到处看,这样一来,理宗就可以断断续续得到这个神秘的国家的一切资料,不过这些消息让他却是越发的迷糊了。一方面,他不时的听到这里乱那里杀的,几乎天天都在死人,一个个人不知是什么罪名都给处死,据说还有十岁小孩给判了斩首之刑连小孩子都给判了这种刑,这样一个国家能好得了么但是这个国家却在欣欣向荣,民众越来越富,原本的野蛮山人一个个都有了胆子走出山里,并且走出来的越来越多,再不是一天到晚窝在山里而不出来的,这使得大理国原本四散的民心国力越发的集中,而大理国的军改也让理宗知道了,和大宋把军队全养在国都左右不同,刘志恨一下子把军队分出去了,镇守四边,这种魄力真是让理宗想不明白,刘志恨不怕那些镇将造反吗理宗不明白。
却是在这时,一个小太监的声音尖细地叫着:“您是谁呀,这就闯的”却是一个假小子样儿的少年一下子就冲了进来,她的身后跟着两个和她同样的人,还有燕小青,那小太监却拉住了她的袖子叫着:“这是皇上的地方,哪是你们乱闯的,也要通报不是”他这样说着,那董宋臣过来,挥起手,“啪”地老大一记耳光,直抽得那小太监歪着脖子转出去,这董宋臣才道:“大胆公主的袖子也是你这死狗一般的东西能这么碰得吗”说着话,回头看看理宗,理宗惊得把手中的茶杯都跌到了自己的身上,他给烫得起了身子,手指抖着,说不出话来董宋臣明白,叫道:“来人呀”两个大力太监进来,董宋臣道:“来呀,把这个大不敬的东西拖下去”说着,嘴角一抽,那便是一个说不出的“杀”字
本来,这种时候,小升国公主是必然要说话的,不过这个时候,升国公主看看那小监,却是一句话也没说,反而到了理宗的身边,把那掉下的茶盏捡了起来,道:“父皇,孩儿回来了”只是这简单的几个字,一向内敛的理宗,那再多的城府也消失了,竟然双眼泪湿,真情自露。打从理宗皇帝登上了帝位之后,他笑是假笑,做是假做,一向是装样子,帝王无情,这一点他是深深知道的,前太子不就是过早的表露了自己对史弥远的不满,而丢了自己的皇位么。可这时,理宗再度动了真情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升国啊,你站过来,来,转一圈,给父皇看看”升国公主看也不看身后那惨叫着给拖下去的太监,只是退了两步,身子一个转,道:“父皇,我还学会了翻跟头”说着话,也没个征兆,一下子就翻了一个,她身上穿着的是大理国的通服,这种通服就是男士装改成的,劲身武士装,薄薄的快靴,裤角扎着,衣服上也是窄袖口子,在那领口处翻花纹着碎花,不艳丽,却显得端重理宗先是一惊,给吓了一跳,然后再大笑了起来,道:“唉呀我的宝贝,这也会了,哈哈,我的女儿竟然成了高手了”那皇后谢道清微微一笑,站了起来,升国公主叫道:“皇后妈妈”
谢道清温柔笑道:“瞧你,过去还好,是个调皮的女儿,现在却是不,成了假小子了,哪还有女儿家的样子这一年,可真是把你玩得疯了”“不能不玩”升国公主却是收敛了笑容,道:“大理国的事情很多,很怪,女儿从前不知道,但是现在已经知道了,其实,女儿到了大理国之后才就明白,为了父皇母后,为了大宋,女儿是知道自己要怎么做的”“哦”理宗目光中的神采一闪,笑道:“好女儿,说说,你明白了什么”升国公主道:“女儿小的时候,给北地王打了,在那儿之后,女儿渐渐懂了一点民生疾苦,可是就这一点也是不足,但是女儿到了大理国,就一切都明白了”理宗微微一怔,却是笑了,一个回头,对董宋臣道:“你们全都下去吧”董宋臣道:“是”躬着身子倒退着下去了。燕小青等人也都退守到了外面,在这宫室内,只剩下了皇帝皇后和皇女的一家子
当众人退下了之后,理宗拿过一盘龙凤糕点道:“边吃边说”升国公主拿起了一块糕,却又自然而然地放了回去,道:“女儿在大宋,见到的,民生之苦,百姓之难,多不胜数,这一点,女儿也是管不过来的,但女儿看着,心里是明白的,女儿知道父皇的辛苦,知道父皇为了国事的操劳”理宗感叹了一声,道:“说下去”升国公主道:“女儿到了大理,发现大理是一个法重而养民的国家,到处都有规矩,到处都是法令,每一座城的城门处,都贴出了该城的明法与大理国的明令,那些相当于差役的巡兵日日夜夜在街道上巡游,就连那马上街,屁股后面都要包着布兜,一旦让马粪落于地,立时就要重鞭以刑,国人行为做事都由法依,是以法多法重而国却不乱,国力日张,由此而也”理宗点点头,道:“法制,法制,好,好,这对,这很对,只是,一意重法也不是好事呀,当年秦国重法,却两世而亡,这可不对”升国道:“这一点浮薇姐姐说了,秦国两世而亡,亡得不是法,而是乱法,法乱而国亡,当然,秦法也太重了,女儿在浮薇姐姐的书藏中看了整理出来的秦法,动不动就割鼻子,动不动就连坐,这自然是不对的,但是如果有一个适当的法令,那就好多了大理国的法令都是修过的,浮薇姐姐说过了,法不可轻,轻则民不守法,法也不可重,重则残民。”
理宗道:“那么这一点,大理国是怎么做的”升国道:“分法,与修法”理宗奇道:“何为分法,何为修法”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