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5(2 / 2)

翁同盛就说道:“你说的清楚一点,唉,算了你直接到我家来吧你知道我家在什么地方地方不知道。”

严玮还真是实话实话说道:“不知道”严玮也没有想到,翁市长会邀请自己到他家里去汇报工作。

翁同盛却笑了,对严玮说道:“你小子还真是可以,这个年头不知道市长家在那里的局长可是不多见了,好了你来吧,在市政府后面的市直家属院里进二道门的一个小型家属院里。南边的那栋楼,一单元302。”

严玮说了声好的,就直接开车去了,严玮还真没有来过市直小区,等进到小区一看的时候看到的楼也是早些年盖得,已经没有时下新型的小区盖得楼漂亮了。问明了保安那边是二道门的时候,保安只拿一中怪异的眼光看着严玮,弄得严玮还满身不舒服的样子

等严玮真正的到了二道门之后,这里的保安明显的就比前道门的保安负责的多了,在登记了车牌号后就让严玮进去了。严玮把车停好后,就看到这个单独的小院里还真是就两栋楼,不过从楼距上还真是可以,采光肯定好,小院的绿化也好,并且还弄了一个小小的人工湖。严玮来到南边的楼跟前,还没有分清那个是楼道是翁市长的家的时候,就看到从楼口里出来以为年轻的少妇,对严玮说道:“你就是严局长吧”

严玮嗯了一声,就开始打量这个穿着家居服饰的美丽少妇,长长的头发用一个皮筋就扎在了身后,鹅蛋似得脸蛋显得也是非常的可爱,身材在宽大的家居服里面看不出来,但严玮知道这可不是该自己乱想的,那个少妇就用一种近乎甜美的声音对严玮说道:“爸爸在家等你,跟我来吧”

第一百九十章坚强后盾

第一百九十章坚强后盾

一个美丽的少妇要带严玮去市长家里拜谒,严玮怎么想都觉得还是这件事情还是过于操蛋了。严玮便跟着这美丽的少妇往楼道里面走,还边在想这个少妇和翁市长到底是什么关系,听这个少妇喊翁市长喊爸爸,应该不是女儿就是儿媳妇,但是现在看来女儿在娘家如此的随便可是不多见了,再说跟翁市长长得也确实不是太相像,还是儿媳妇的可能性高一点,但是儿媳妇的话在翁市长这样的家庭怎么可能还跟公公住在一起呢,不说严玮在这里胡思乱想,也就是几步路的功夫,很快就来到了翁同盛的家中,翁同盛还真在客厅里等着严玮的到来,等严玮来了以后,翁同盛就站了起来,跟严玮说道:“严玮来,到书房里说话”说完就往一个房间走去,严玮也趁这个短暂的时间就观察了一下整个房间的布局,看样子是一个四室两厅的房子,房子应该还是很大。严玮两步也就来到了翁同盛的书房的门口,翁同盛还没有进门的时候突然回头对刚才的那个带严玮进门的少妇说道:“小静,你去泡两杯茶来”说完就进了书房。严玮也就跟着翁同盛进来了。落座之后,严玮就拿出了今天弄出来的那份报告递给了翁同盛,翁同盛还是做到沙发的边上,在一盏落地台灯下仔细的看起来严玮递给他的材料。

这个时候书房的门就被推开了,刚才那个接自己叫小静的少妇就端着两杯茶进来了,放到严玮跟前一杯茶,还客气的就对严玮说道:“请喝茶”声音依旧是甜美。严玮也是连忙的说了一声:“谢谢”

叫小静的少妇给翁同盛的面前放下了一杯水后,就关门出去了。过了大概一刻钟的时间,翁同盛就放下了严玮送来的报告,放到桌子上翁同盛就说道:“严玮,先别说报告上的东西,就你自己在谈谈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严玮听翁同盛问到自己,想了想就说道:“我觉着这件事要是做成功受益的不仅是全水州的孩子们,就是将来对祖国的发展还只大有裨益的”严玮正说着呢的时候,翁同盛就说道:“别说那么多虚的”

严玮就点点头,接着说道:“不仅是对全水州的孩子们大有好处,就是在全国来说也是一个榜样,翁市长,榜样的力量可是无穷的,再说现在中央一直也是提倡改变现在的现在固有的应试教育模式,如果说我们水州把这件事情做好了的话,中央也会看到了”翁同盛听了严玮这样说就不觉得点点头,好像鼓励严玮似得,严玮接着说道:“还有就是往打了说,国家今后的发展,人才是最重要的,您看现在中国的留学生在国外的大学成绩往往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您在看看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得主又有几个是国人。”翁同盛就说道:“确实是这么回事”

严玮就接着说道:“这也不是说我们的国人真的不行,只是有些人从小就受到应试教育的教育结果,应试教育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了一中学习的思路,并且这种思路就好像固定了似得固定到了孩子的头脑之中,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并且这种模式还是很难改变的”

翁同盛就问道严玮:“这种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要怎么改变呢”

严玮听了翁同盛问道自己的话,就回答道:“这种教育模式从开始恢复高考的时候就开始了,当时也是由于国家的现状教育资源实在是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够受到良好的高校教育,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千军万马争抢独木桥的场面,近几年国家也是一直加大对高校的投资力度,并且经过国家二十余年的计划生育控制,现在得这种情况还是好了很多,最起码有很多孩子都能够上接受到高等教育的。但是世间的事情什么时候都会存在差异的,高校与高校之间也是存在这种差异的,所以现在即使是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了,但是现在还是都在争抢好的学校,正因为这种情况的存在,所以中学之间竞争的唯一标准变成了升学率的较量了。中学之间的较量即使在升学率上,那各个中学也就不仅挖空心思在中招过程中尽量争抢好的生源,也对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进行各式各样的物质奖励,以刺激一线的教师出成绩,任课教师也是因为在这个上面都较了劲和每个班级的班容量都很大,所以精力不够,关注的学生自然也就少了,当然关注的这部分学生也都是学习成绩在前面的几个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就是学校升学率的保障,也就是自己物质奖励的基础。”

翁同盛听了严玮说了这么多,就说道:“你说这么多,现在全国不都是这样吗”

严玮听了翁同盛这样问道,也就说道:“确实是这样,全国每个地方都存在这种现象,但是我们就是改变这种现状,虽然我们暂时改变不了高校之间的教学质量之间的差异,也改变不了学生家长头脑中那根深蒂固的之有上了名校才能有个好出路的想法,但是我们现在能够改变的就是在水州无论那个中学不以升学率作为中学之间的评判标准,并且对教师素质进行一个综合的测评,并且改变现在这种班容量大的情况,让老师能够关注到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受到老师的关注,也只有这样孩子们才有学习的动力,并且成长起来。并且在不要求升学率的情况下,孩子也不用每天都泡在题海里,头脑中就光想那唯一的标准答案,也是对还是思路的一种解放。也能多为国家培育出来几个诺贝尔奖得主”

翁同盛拿起那份报告就说道:“具体你打算怎么做”

严玮看到翁同盛拿起手中的那份报告就对翁同盛说道:“具体的做法报告中还是说的很详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