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2 / 2)

周逸萱说道:“想想就知道了,你知道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国家每年要给县财政上拨上多少钱,一个省级贫困县国家要拨上多少钱你就知道当时的阻力从何而来了”

严玮说道:“也是人要是不干活就能有吃有喝的谁还愿意干活,原来他们一些人当时是看重的什么也不敢,国家还少不了一分钱的工资不说,灰色的部分也不会因为是贫困县就少上多少。所以他们都是一点干劲也没有,把精力也就都放在了争权夺利上面来了”

周逸萱说道:“你当时的成功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当时的县委书记张远帆也是急于出政绩,恐怕你是被他利用了还不可知吧”

严玮说道:“就是张书记当时真的有利用我的成分在里面,但是现在事情做成了受益的是百姓,我觉得就是一件好事”

周逸萱用手一指严玮的头就说道:“你啊,我看是改不了一辈子为民的情怀了。”

严玮嘻嘻笑了两声也就没有说话,拉住周逸萱的手紧走了几步,赶严从宽和荀嘉伟而去。

等一行人回到严玮家的时候,天也已经正午了,周逸萱也像周云鹤走的时候所说的那样,还是蛮勤快的,到了家之后就帮着严妈妈干着干那的操持的午饭,虽然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对农村做饭的程序是多么的陌生,但是还是难不住聪明伶俐的周逸萱,陪着严妈妈做饭的时间,两人已经熟悉到差点以母女相称了,据说在严玮他们走后,严妈妈和严从宽在一次说话中也是对周逸萱赞不绝口。说是没有一丝大家小姐的架子,人也和气,嘴也甜。总之,拿来当儿媳妇是相当不错的一个选择。

农村的大柴火锅做饭还是很快的。很快农家菜就端上了桌,还是牛市特有的大锅菜。用老两口的话说是用不惯现代化的这些家电做饭,再说用电磁炉或者微波炉做饭都没有一点香味,还是柴火锅做的饭香。要不是当时老两口拦的紧,荀嘉伟在送来这么多电器的时候早就要求把大锅拆了装个好厨房。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大锅饭,也是其乐融融。不光是严玮享受这种气氛,荀嘉伟和周逸萱也是很享受这种家庭的良好氛围。

在吃过晚饭的时候,严妈妈也开始收拾好了一个房间,说是要让周逸萱住的,虽说是现在过年时间,但是初五一过,也就算是破五了,什么也都一样,在家住也就没什么说法了。虽说也可以去牛市住到宾馆里,严妈妈就第一个不同意,说是和小萱特别谈的来,要在一块多说两天话

严玮本来还是希望周逸萱更够在家里陪自己玩两天呢,谁知道,妈妈和周逸萱两人一道一块就说个没完,虽然说的话题也大都是谈论自己,但是把自己真人晾一边也说不过去吧,严玮也只好跟着荀嘉伟到处游荡胡乱逛逛好在这样的时间并不长,初八还是如期而至,严玮也要回牛市到党校报个到。荀嘉伟因为公司有事,就提前一天会牛市了。也就是说严玮想回牛市只有和周逸萱去挤长途车才能回到牛市。

严玮和周逸萱在初八的一大早就出门了,背着大包小包的,弄得严玮只想起来上学的时候,妈妈送自己去上学的情景,也是大包小包的包上了一大堆好吃的东西。

在山里住的好处多多,夏天凉爽的天气,看到青山绿水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但是有一点不好的就是交通不便利。虽然也有公路从山里过,但是那也是紧挨着公路的几个村子方便了许多,没有靠近公路的山村还是要走上很远才能坐上车,在上学的时候,严玮也就有这个想法,就是想等以后发达了一定要让自己的家乡村村都通上公路,让每到秋天父辈们都不再看着果树上的果子因为运不出去掉泪。严玮的理想也就是这么简单,这么朴实,只要有能力一定要让更多的人不再因为贫穷而掉下眼泪

严玮和周逸萱在路边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有车驶了过来,就在半个小时的等待当中,在寒风吹拂着面庞的时候,周逸萱虽然也只在这个山村中住了两天但也深刻的体会到严玮从小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对严玮的为民情怀也是有了很深的理解。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出的能人,不是为国为民的伟人,就是祸国殃民的蠹虫。周逸萱从旁看到的严玮就已经具备一个成就事业的胸怀,现在缺少的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下的历练。要不阅人无数的爷爷周云鹤怎么会会对严玮这么上心的着手培养

严玮和周逸萱坐上车,进过两个小时的颠簸也终于到了牛市,在严玮学院街的小院里安顿好周逸萱,随便吃点中饭后。严玮踩着下午的点就来到了党校。先到学生处报了个名,证明已经归校后,就没事了。就等着过了十六以后正式开班上课就可以了。

严玮在学校报完到之后就来到了副校长魏斌的办公室,魏斌还真是在办公室里呢严玮一推门就进去了,魏斌看到是严玮来了就说道:“我还以为你小子上午就来了,等了你一上午,怎么下午才冒出头来”

现在魏斌自从经历了赵传志事件后,成功的和齐天把关系也给拉上了,有事没事有个新鲜活动什么的魏斌还都跟齐天联系。功夫不负苦心人,魏斌通过齐天,也自觉的和市委书记王春来的关系也近了不少,这不王春来春节期间来党校慰问的时候还特意的拉住了魏斌的手,说了一声辛苦,感动的魏斌也多少天只要一想起这个就觉得严玮这个学生或者朋友交的值了所以今天一看到严玮来了,也不禁喜上眉梢,高兴的招呼起来了。

同样严玮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就摸出来一小盒茶叶,大概最多只能放上一两茶叶的样子,递给了魏斌。严玮说道:“一点好茶叶,请魏校长笑纳”

魏斌看到严玮拿出了那么小的一个小木头盒,听严玮说是茶叶,魏斌是懂茶之人,看到严玮如此小巧的茶盒必定是好茶。赶忙打开一看,就说了一句:“从那搞来的”

第一百零六章烛光晚宴

第一百零六章烛光晚宴

茶叶也分好多种,不光是分为绿茶红茶什么的,也不是分为铁观音、毛尖、龙井等等,但是名茶的产地确实也是不一样。也就是说同样的茶也不是什么地方产的都叫正宗。就比如说严玮送给魏斌的这一小盒茶叶吧。虽说是年前的茶叶,茶叶就是龙井,但是作为懂茶之人的魏斌就一眼能够看的出来,这个龙井不简单,绝不是产于江南的三类龙井,也不是产自浙江的二类龙井,也不似产自杭城附近山上的一类龙井,倒似是传说中产自西湖边上梅村的那几株百年老茶树,看茶叶片的形状根根如雀舌,虽说是放置了多半年,但是一定是炒制完即冷藏封存起来的,现在打开还是清香一片,碧绿如珠。魏斌把茶叶放到鼻子前面一闻,连在一旁的严玮都能感觉到魏斌的舒服劲。就和那整天吸烟的一个烟鬼,正没烟时,突然看到一颗香烟的时的那种感觉相像

严玮听魏斌在享受之余还问出是从什么地方搞来的。严玮就说道:“今年过年的时候,一个老前辈给了点”这一句话弄得魏斌又是一阵心思浮动。严玮可能不知道茶叶的来历,但是作为在官场上打混多少年的老油条兼老茶客当然能够看得出来茶叶的来历,恐怕就是省长省委书记想喝上这样的龙井都不好找所以也才有刚才一问,但是听严玮这样随意的就说出了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