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4(2 / 2)

重活记 唐观水 5624 字 2019-04-19

胡离职之后,赵总理立即就被任命为党的代理总书记,万某则成为代总理,这是八十年代以来邓公第三次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运动。

“好了,我们该回去了。”唐欢拍了拍屁股,从地上站起来,然后又拉起了林美玉。

“这么早”起来后的林美玉问。

“不早了。”唐欢看了看越来越阴沉的天空,“恐怕就要下雨了,而这场雨,貌似还不会小,肯定是暴雨,所以我们还是及早避一避吧。”

“嗯”林美玉看了看天空,也跟着点了点头。

“对了,你知道么。”唐欢忽然道,“我以前啊,最喜欢下大雨,然后也最喜欢趴在窗户边,看着外面下大雨的景色,呵呵,在安全的地方静静观察暴雨的景色,其实也是很不错的事情,你觉得呢”

“这个”林美玉玩味的一笑,“你是在另有所指”

“有么”唐欢跟着眨了眨眼。

“你说呢”

“呵呵。”唐欢笑了笑,不承认,也不否认,而是拉起了林美玉的手,“走吧,暴雨就要来了,我们还是找个安全的地方静静看戏吧。风雨过后,有些东西就该明朗化了。”

第二六七章 好人未必能成事

从中关村实地考察离开后,唐欢终于还是跟胡赵分别见了面,不过就只是单纯的就经济合作开发问题交换了一些看法,对什么反腐倡廉什么的说法,一概不提,与唐欢在遇见邓公时候的有点掏心掏肺的态度完全不同。

当然了,以唐欢目前的财力跟地位,他目前也的确只适合一个一心以赚钱为主,还有点爱国心的商人的形象,再加上唐欢确实有钱,还具有一定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无论邓还是胡赵,都对唐欢在内地的投资大开绿灯,几乎是有求必应。同时里面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合作案,那就是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外局的全面合作,并且承诺可以让唐欢的银行开到中国内地,享受与中国内地银行一样的待遇。

在邓公那里,唐欢得到了一些关于工业跟商业方面的投资项目,而在胡赵这里,唐欢则又得到了一些具体政策方面的保证,特别是自己私有银行进入内地的保护措施,以及目前正在实施的一个具体项目,开发高科技经济开发区,中关村。

在那次接触中,唐欢发现,胡赵两人虽然没有邓公那种和蔼中带着看不透的敬畏,但却十分的平易近人,对老百姓的民生十分的关注,对于唐欢来内地投资的事情,也是大大的赞扬,但似乎情报系统不如邓公,因此对唐欢的真实背景似乎总是有点摸不透,当然也就是这一点上,让唐欢更加确定了坚决不能跟胡赵走近。

开玩笑,都一国高层领导人了,居然还不知道唐欢的真实背景,只能说在情报方面,他们比邓公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而这种情报的不对称,也注定了他们的失败。

所以,那次会面中。唐欢毫不犹疑的就把银行进入内地的事情否决了,因为他知道,就算自己的银行要进入内地,并且享受同样待遇,那也不能由胡来说,而是应该让邓去应承。现在如果答应了胡的这个优惠政策。难保不会在后来触动里面的某个利益,所以还是暂时抽身地好。

也就是因为这样,唐欢摆出了种种理由,对胡的好意只是心领,又说私人银行全面进入大陆的时机不成熟,自己还是现在大陆搞点投资,比如开发好中关村为妙。

由于唐欢的理由冠冕堂皇,再加上他也没有拒绝,只是说拖一拖。所以也就没有引起胡赵的不满,反而认为唐欢是一个做事稳重的人,因此对唐欢更加有好感了。

而就在这次会面之后。唐欢还私下里感叹过,那就是胡是个难得地好人,可以说有赤子之心也不为过,可惜好人未必就能做好事,更加未必能成事。胡书记这样的人么,平日做朋友可能很不错,但做中国的领导人,火候真的可能还差点,轻易相信人。就是他最大的软肋。

自从华倒台之后,基本上中国实际的最高领导人一直都是邓,不管喜欢邓也罢,不喜欢他也好,这都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因此,要想做点实事,就只能跟邓打好关系,故作清高甚至故意反对之类的,只能是自找麻烦。同时也是对国家不负责的表现。

总之,在与胡跟赵见过面并就一些新地合作计划交换了看法之后,唐欢对这个胡书记感到深深的同情,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那么北京今年年底地学潮必然会出现,而随着学潮游行的发生,胡也会因为这个事情从党的总书记这个位子上下马。

唐欢还记得在历史上。胡在总书记岗位上下马之后。虽然还有一些职务。但基本已经说话不算了。而代理地赵上台之后。一开始在表面上地确是有些醒悟过来地样子。大都是听从邓地安排。一切为邓公马首是瞻。这算是邓公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地又一次胜利。

可惜。在这次胜利后。开明改革派饱受打击。保守派甚嚣尘上。而保守派地做法。邓公也是不能容忍地。因为邓公十分明白。保守派对中国是没有好处地。中国如果还要保守。那也是没有出路地。如果不改革。不开放。中国以及中国最终地结局也一样是走向深渊。顶多能推迟一下这个时间而已。改革开放或许会有危险。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选择了保守。最终地结局却一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