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反正不吃亏;而日本的金融界高层则怀疑这是美国授意的行为,尽管有些担心,但却对这种行为保持一种放任的态度,毕竟规模太大了,害怕万一干涉,会引起政治方面的不必要麻烦。反正他们认为这也就几百亿美金地进入。面对日本庞大的外汇来说。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基本上,陈彼得的这些收购并没有去收购那些摩天大楼之类的标志性建筑。而是更多的集中在待开发的住宅用地以及工业用地,这样一来是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收买更多的土地,另外也是避免引起日本人的方案警惕。前世日本人在日元升值之后购买了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就引起一片抵制,这可是前车之鉴。所以,赚钱不妨悄悄地,高调就不要了。
在陈彼得这么悄悄而又狠辣地进军日本股票跟房地产市场的同时,唐欢在香港这边的明面业务也开始高调进军日本房地产业。
这其中,以新发展银行以及新发展银行的香港策略控股为核心,旗下怡和置地以及其他新新闻、星光电视等所有属于唐家控股的公司,开始了大规模的贷款。
唐家最大地贷款方,就是中国政府。唐欢以旗下所有地优良资产为抵押,跟中国政府贷了一百五十亿美金的贷款,而一百五十亿美金,这可以说是唐欢目前在香港明面上的所有身家了。
贷款了一百五十亿之后,唐欢又开始把这些钱全部投入到日本股票市场上,大量收购日本的地产股跟金融股,不过唐欢这次在股票市场没有继续走陈彼得那种控股的路子,而是实行分散投资。也就是说,这一百五十亿的投资,全部都不是最大股东。当然,其中有超过七成的资金,都是购买了陈彼得已经控股的金融股票。
面对唐欢地这种大胆举措,香港大部分人都大吃一惊,因为他们不能理解唐家现在已经这种身家了,居然还敢这样冒险。毕竟这种行为也就意味着,万一唐欢在日本地股票投资失败,比如贬值,那么由于这大部分都是贷款,此后唐家就会血本无归,立刻被打回原形。通常这种全力搏命的状况,大多数资产不厚地情况下才产生,而唐家现在已经是香港举足轻重的家族了,王慧琴也已经是香港首富,根本犯不着再搞这么惊心动魄的决斗。
也有人认为,这是唐家亲大陆,想要把资产过给大陆方面,不过很快就有人驳斥,因为如果想要给大陆,直接给就是,或者贷款后在大陆投资,犯不着上日本去投资,毕竟这贷款可都是美元外汇啊,中国大陆现在的外汇一共才不到两千亿,这一下子接近十分之一出去,这也够魄力的。
唐家这次投资万一失败,得利的还是日本,就算中国政府借此收回唐家在香港的资产,但也是得不偿失,因为那个时候由于唐家投资失败,必然会引起跟唐家有关产业的股票下跌,并且银行也会跟着挤提,从而让以银行为主的唐家资产迅速缩水。所以说,要是唐家的投资失败了,中国大陆这一百五十亿的投资,也等于是变相缩水,至少在很长时间内是不会收回成本的,这对本来就外汇储备不高的大陆来说,并不是个好买卖。
“没法子啊。”想到这里,唐欢摇了摇头,“谁让国内政府太过谨慎呢,我早都把情况分析清楚了,也要求大家一起去日本发财,可他们还是不敢拿外汇去日本博。想想也是,前世的中国貌似也没怎么在日本这次升值危机中下手,以前我还以为是中国政府被日本人迷惑了,要继续搞什么一衣带水中日友好,现在看来,纯粹是外汇储备少,底气不足,决策方面又太官僚,有诸多扯皮,不够大胆啊。国家大了,的确要谨慎,可太谨慎了,也就失去很多机会。”
“不过这样也好。”唐欢耸了耸肩膀,“既然你们不敢,那我就利用我的东西作抵押,借用你们的外汇去发展,这样倒霉是我一个,赚钱就大家嗨陪靠,我怎么觉得我越来越像后来的房地产开发商了,这年月,还有我这么雷锋的人么”
第一九六章 各方的关注七千字求月票
唐欢在全力向中国政府贷款然后投资日本这件事情上,一直都有质疑声存在,而且几乎所有公司内部的人都反对唐欢这种冒险行为,好在唐欢旗下的公司不是全资所有就是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绝对控股,因此只要唐欢一意孤行,政策就一定会进行下去,这就是的好处。
唐欢早就对香港商界人士打过招呼,并且分析了一番日本的经济问题,希望大家一起去日本发财,只不过香港的商家对此疑虑重重,都没有实际的动作,所以唐欢才只好自己先走,利用这种全力以赴的方式去日本投资,就是希望起个模范带头作用,打消他们的疑虑。
其实最大的阻力,唐欢一开始认为应该是来自内部,因为新发展银行名义上最大的股东是自己老妈王慧琴,然后其他公司的股份,也很多都是以王慧琴跟唐振国名义持有。也就是说,如果这件事情上王慧琴不同意,那么至少香港这里的大部分资产都不会如此顺利就能跟中国政府贷款并向日本投资,这自然就失去了自己高调投资的目的。
原先唐欢准备了很多说辞想要提前跟自己老妈解释,不过很奇怪的是,这一次他根本就不需要解释,因为当他提出要这么做的时候,王慧琴居然很难的的只是笑了笑,然后就对自己儿子说,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妈都听你的。
尽管对自己老娘的这份信任有点受宠若惊,但唐欢当时还是感到很奇怪,不知道自己这个老娘怎么会忽然这么通情达理了。
后来在唐欢继续追问下。才知道了原因。
这个时代大陆地父母对于教育还是处在一个模糊起步的阶段,他们自己受过苦,所以就不希望儿女受苦,特别是对于独生子女,更是如此,八零后的所谓小皇帝,就是因为这样才大量产生。
唐欢虽然不是八零后,但他也是个独生子,所以王慧琴一开始就跟大陆其他父母一样。对待自己儿子就如老母鸡护小鸡一样的爱护,生怕自己儿子吃亏,前期阻止儿子继续在商场继续胡闹,收回公司大全,又迫使他上学,也是出于这些爱护的目的。
可是,人总是会变化的,就如一个坐井观天的蛤蟆如果跳出了这个井,在看到外面广阔的世界后,它也会慢慢开始接受这个世界很广大地事实。更何况王慧琴才三十来岁,还属于年轻范围,对新事物接受范围自然也很快。
王慧琴是幸运的,她来香港之后,就从来没有受过苦,而且短时间内又突然暴富,她也是不幸的,因为她没有经历过香港的黑暗,没有经历过外来人在香港打拼的辛酸,一上来就不断的享受香港的繁华。并不知道这一切来的是多么不易。
这种突然从一个小地方到大繁华大享受的过程,立刻就让王慧琴有些不知所措,而唐欢那个时候又总是忙着自己的事情,没多少工夫跟自己老娘谈谈心,疏导疏导,因此这种情况下。自由度很大地王慧琴就渐渐开始迷失了。
不过毕竟王慧琴已经三十多岁。再迷失也有限,因此除了长了很多见识,又突然有了一种暴发户的衣锦还乡的炫耀念头之外,她本身却并没有学到多少本事,甚至连香港富婆的吃喝玩乐也不会,或者说是不敢。
其实这个时候的王慧琴,是感到一些自卑,就如那时起大部分大陆人在见到香港人台湾人那样。是一种带着羡慕中的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