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拷贝!拉玛西亚4号位!(1 / 2)

执教曼联之前,范加尔在队伍进球后,多数情况下会刻意控制情绪,将注意力迅速转回战术调整,强装平静。

不过,此时此刻,他看到冲过来的曼联弟子们情不自禁地伸出掌心,参与到庆祝中。

仿佛年轻了几十岁。

“干得漂亮!”

“这他妈才是曼联!我们在诺坎普把巴萨压得喘不过气!我们领先他们两球!”

“太棒了,伙计们,接下来的战术调整是等李的手势!”

老范对巴萨没有什么深厚感情,当年他被巴萨赶走的时候.只有哈维来送他,其他被他提拔的年轻球员都长着反骨。

替补席球员、助教、队医、后勤人员一拥而上。

莫拉塔激动道:“李,你真好,真的给我送出了助攻。”

德布劳内神色兴奋:想不到莫拉塔这货的射术在关键战役中,真的靠谱。

结束庆祝后。

李洛看了看对方半场,心想:巴萨这种级别的强队,战术框架很固定,他们更在意自己能不能打出内容,反而不会花太多心思进行针对性部署.接下来,他们应该只会稍微转移进攻方向,从内马尔的左路,转移到梅西的右路。

没有什么复杂的战术博弈。

一力破万法。

上帝视角中,无数红线疯狂延伸,紧紧缠住了布斯克茨、伊涅斯塔两个投影。

吸吸吸。

疯狂吸取两人的中场特质。

狠狠抽干。

仿佛产生了共鸣。

系统面板中,哈维“终极控制”模块.泛起无比耀眼的光芒。

直播间。

-

【比分是不是搞反了?】

-

【太屌了!领先巴萨两球,李洛这段时间掌控比赛、策动攻势、瓦解防线.曼联王储简直是巴萨梦想中的中场继承者。】

-

【哈哈,这个世界怎么了,巴萨的哈维刚刚远走中东,中场大核的气运就在了曼联身上?】

-

【我发现,范加尔对传控的造诣比黑圣要高很多,尤其是曼联卡里克等人的视野、意识、传球水平,都跟李洛很契合。】

-

【废话,老范几十年前就在搞这玩意了。】

-

【世界名画,李洛腾空镇压马斯切拉诺,降维打击啊!】

-

【马斯切拉诺的防守很强,但每次都被我洛“绕”过去了。】

-

【梭哈巴萨的兄弟不用慌,梅西还没有发力呢。】

巴萨教练席。

恩里克调整好了情绪。

“不要执着内马尔的左路。”

“让右路的阿尔维斯负责推进。”

VIP包厢。

克鲁伊夫扶了扶额头。

感到了耻辱。

巴萨在诺坎普被对手用这种方式蹂躏

令他难以接受。

1988年执教巴萨后,他重构了拉玛西亚青训。

要求所有梯队(从U8到B队)必须采用同样的阵型,强调“门将发起进攻,防守从前锋开始”的全攻全守理念。

无缝衔接的战术传承,确保每个梯队的训练方向与一线队完全同步。

摒弃传统的“速度、力量优先”标准,转而寻找“人球结合能力强、踢球有想象力”的球员。

再挑选出每个时代的“拉玛西亚4号位”,让其成为拉玛西亚体系精髓的传承,传控足球的灵魂。

在瓜迪奥拉到德拉佩纳、莫塔、哈维、伊涅斯塔、布斯克茨、法布雷加斯一个个实验体中,寻找最完美的答案。

“当拉玛西亚的传控哲学.失去了‘控’,所有缺陷将会暴露无疑。”

“辉煌了一个赛季的MSN,此刻也无法掩盖巴萨的颓势。”

克鲁伊夫神色黯然。

“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最适合巴萨的中场灵魂,会出现在曼联?”

“二分之一。”

“华国李,更像是拉玛西亚4号位的二分之一,偏向掌控与进攻侧。”

“贝肯鲍尔得没错,李是一个‘处女’,没有被任何足球哲学影响。”

巴萨高层们听得一脸懵逼。

球圣老人家叽里咕噜在什么呢?

俱乐部高官-巴托梅乌,是加泰死敌-西班牙人俱乐部的死忠粉丝。

比赛中圈重开。

苏亚雷斯开球,回传后场。

皮克不再走神,思路清晰地把球分给右边路的阿尔维斯。

桑巴边卫的实力远远大于名气。

严格来,他是支撑恩里克“假控真反”体系的重要一环。

因为巴萨没有了哈维那样的中场灵魂。

在内马尔左路打不通的情况下,很大程度要依赖阿尔维斯在右路切换成“边卫与边锋”的双重形态。

“哇!边路推土机啊。”

“我认为阿尔维斯是串联恩里克体系的隐形纽带,能够快速将球输送到 MSN脚下,避免巴萨陷入‘边卫传中卫、中卫传门将’的被动倒脚。”

“漂亮!”

“把球传给了前场的梅西!!!”

诺坎普,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哪怕巴萨暂时后两球。

加泰球迷仍然相信:梅西一定能解决问题。

曼联防线迅速完成了收缩。

“梅西!”

“不着急。”

“梅西来组织阵地进攻,啊?这不是恩里克的足球哲学啊.”

“是已经去世的比拉诺瓦,改革过的传控理念。”

“不刻意追求扇面宽度,是形态更加激进!侧重于进攻的控球!”

“2012年,梅西在比拉诺瓦的战术体系中达到巅峰.”

“那时候的91梅西!”

“现在的梅西,主动承担起了一部分组织任务。”

2014年世界杯决赛失败后,梅西渐渐开始转型,任意球功力暴涨,场均射门次数从5.4次降低到了3.6次,场均关键传球从1.3次提高到了2.7次。

不知道为什么。

诺坎普的歌声愈发嘹亮,仿佛在祭奠已经逝去的昔日巴萨主帅。

直播间。

-

【挖槽!这时候的巴萨阵地进攻好猛啊!梅西也不散步了!】

-

【比拉诺瓦的战术遗产?】

-

【为什么看台上那些巴萨球迷会流眼泪?比拉诺瓦不是没啥成就吗?还被拜仁打了一个七喜,我记得很多巴萨球迷骂他。】

-

【那时候比拉诺瓦不在场啊,他因为绝症复发前往纽约接受治疗,七喜是巴萨助教-鲁拉指挥的。】

-

【三年前的西甲,比拉诺瓦曾经派上11名拉玛西亚青训球员同时登场,这在欧洲豪门中极为罕见;不像现在的恩里克都不会提拔拉玛西亚青训梯队的年轻球员。】

-

【曼联为什么不控球倒脚啊?哦,没有球啊,球在巴萨脚下!】

-

【我来跟你们讲讲瓜迪奥拉、比拉诺瓦、恩里克三位主教练的战术区别挖槽,巴萨提速了?】

“畅快淋漓的传控对决!”

“巴萨VS曼联!”

“两种足球哲学的碰撞!”

“这个阶段,半中场形态的梅西,与布斯克茨、伊涅斯塔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解员语气激动。

张指导不出话。

这是什么比赛啊?传控VS传控?

绿茵场上,掌控球权的巴萨,再次按着曼联暴揍。

场边。

范加尔涨红了脸,不由自主地捏扁了矿泉水瓶。

恩里克脸色铁青:这不是自己的足球哲学。

VIP包厢。

克鲁伊夫表情舒缓,语气坚定:“局势逆转了。”

时间仿佛被按下慢放键,每一秒都拉得绵长。

上帝视角里,巴萨的阵地进攻像一道绷紧到极致的钢丝.那是比拉诺瓦烙印在红蓝军团的传控魔改体系,每个巴萨球员的传跑,都带着精密咬合的齿轮感,更加激进!更加具备威慑力!

李洛原本规划好破局方式:与马兰达联手趁着巴萨传控的间隙.完成断球,球权转换后的瞬间加速前插,抓住布斯克茨与马斯切拉诺之间的夹缝,直打巴萨防线身后。

抓住反击的缺口。

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冷击.比拉诺瓦体系显然克制他的反击规划:巴萨以更高的传递速率压缩了曼联的断球空间;阿尔维斯前插时故意放慢节奏,引着曼联边卫回防,反而给梅西留出肋部空档;连本该拖后的布斯克茨,都频繁前压参与进攻链中,硬生生把曼联在三十米区域的扫荡圈冲得七零八。

根本出不去!

就像约好去哥特区逛蜿蜒巷、在拉巴尔区吃热乎的塔帕斯、沿着略夫雷加特河畔吹晚风、畅聊人生与梦想,最后红着脸“走累了”,想找家民宿歇脚的加泰女孩,却突然笑着摇头:“李,对不起,我们没有在最好的时光里相遇。”

耳畔的欢呼声、嘘声像潮水般退去,整个世界骤然沉进一片死寂。

李洛的心情异常平静,他没想到:死去的比拉诺瓦竟然会逼得自己动用“掌控者”的空间预演之力。

上帝视角里,那些象征局势走向的红色丝线剧烈震颤,在无形的战术张力中越绷越紧,直到发出细若游丝的脆响,轰然绷断。

下一秒,无数种进攻可能性在他意识里铺展开来,开始全方位推演。

“.”

李洛再次睁开眼时,眼神平静。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耳畔的喧嚣如同潮水般,从诺坎普的每一个角涌来。

【解构完成.】

【你从比拉诺瓦体系中得到了一件特殊的东西:拉玛西亚4号位的理解。】

【哈维、伊涅斯塔、布斯克茨。】

三个拉玛西亚虚影,骤然浮现,在夜风中逐渐融为一体。

【拉玛西亚4号位。】

诺坎普声势骤然高涨。

布斯克茨假动作骗过了来势汹汹的马兰达。

啪。

一脚精妙短传,穿透密集人群,找到了梅西。

现场九万多米球迷,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巴萨巨星的名字。

“来了!”

“原地启动!”

“正面爆破!”

“他在密集人群中,展现出了天下无双的步频!”

“左脚左脚左脚右脚,右脚右脚左脚左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