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打开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立刻呈现出【扁鹊】诊断AI的复杂运行界面,无数数据流如瀑布般刷新。
“配合我们的【扁鹊】诊断AI,可以在术前进行毫米级的病灶模拟切除,精准预测每一刀下去可能引发的神经反应,将手术风险降低百分之三十以上。”
李刚的目光,在那根凝聚了龙河大学心血结晶的【羲和】导管上,仅仅停留了不到一秒,他根本没认出来。
他的嘴角,勾起一个极度轻蔑的弧度。
“孩子造的玩具!”
他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华天。
“哗众取宠!”
这六个字,他得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像一记耳光,狠狠抽在华天团队所有人的脸上。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华天身后的几个年轻研究员,脸上瞬间涨得通红,拳头在身侧死死攥紧,手背上青筋暴起。
李刚却完全无视了他们的愤怒,他站起身,慢条斯理地走到办公室一角的巨大玻璃展示柜前。
柜子里,如同珍宝般陈列着各种精密的医疗器械,每一个上面,都烙印着清晰的“SIEMENS”或“ZEISS”的徽标。
他戴上一双纤尘不染的白手套,用手指,轻轻拂过一台手术显微镜的镜臂。
那动作温柔备至,仿佛在抚摸自己最珍爱的情人。
“在我的科室里,所有的设备,必须是‘西门子’的,或者是‘蔡司’的。”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那股偏执的狂热从镜片后透出,死死地盯着华天。
“只有德国最精密的工艺,才能配得上人脑这最精密的器官!
你们的这些东西,花里胡哨,参数写得漂亮,上过手术台吗?经历过上万次复杂手术的严苛考验吗?”
“没有最顶尖的设备,怎么做最顶尖的手术!”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近乎癫狂的偏执。
“我刚刚提交了报告,要求医院必须花费三亿八千万,从德国采购最新款的‘达芬奇’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那才是未来!那才是对病人真正的负责!”
华天心头的火气在翻涌,但他强行将其压下,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李主任,我们查过数据。贵科室的手术排期,已经到了半年之后。很多病人,在漫长的等待中就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而且单次手术的费用,是国内同级别医院的三倍以上。”
“我们的技术,可以将手术效率提升五倍,成本降低百分之七十。”
“效率?成本?”
李刚像是听到了本世纪最好笑的笑话,发出一声嗤笑。
“我追求的是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是技术的极限!不是在菜市场跟贩讨价还价!”
他的表情变得冷酷。
“病人等不及,那是他们的命!我的手术台,只接受最完美的准备!”
这种近乎疯狂的偏执,直接导致了整个神经外科的运转效率低下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费用高昂,病人排队要等到绝望,苦不堪言。
李刚重新坐回他的宝座,那张宽大的德国老板椅上,端起了桌上的咖啡。
那是一个明确的,不容商量的送客信号。
“你们的东西,拿回去吧。我们这里用不上。”
他低下头,不再看华天一眼,自顾自地打开了他的“西门子”电脑,屏幕上亮起一份密密麻麻的德文医疗报告。
华天的团队,连同那份最高授权文件,就这样被他晾在了办公室中央。
不给任何数据接口。
不许接触任何病人。
“我的科室,不需要实习生来指手画脚。”
……
华天团队进驻的第二天,医院的“绿色通道”接收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那是一位因公受伤、为龙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功勋科学家。
这位老科学家,因脑部一颗微肿瘤,导致了极其罕见的“三叉神经丛集性紊乱”。
这种痛苦,在医学上被描述为“活体分娩”和“自杀性疼痛”的结合体,任何止痛药都已失效。
然而,肿瘤的位置,却位于大脑最深处的“布罗卡区”(语言中枢)!
在CT影像上,那颗肿瘤,如同魔鬼的钉子,周围布满了毫米级的核心神经元和血管。
这里,被医学界称为“手术禁区”。
德国归来的李刚主任,立刻组织了全院最顶级的专家会诊。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李刚盯着那张影像图,看了足足十分钟。他额头上布满了冷汗,连他最引以为傲的、握手术刀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最终,他摘下眼镜,用尽全身力气,给出了结论:
“肿瘤位于‘禁区’核心。手术风险……100%。”
“做不了。”李刚的声音沙哑而绝望,“任何设备,包括德国最新的机器人,进去,就是死。病人……只能等死。”
这个结论,让在场所有人都陷入了绝望。
而一直站在角、被李刚“罚站”观摩的华天,却在此时,默默地抬起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