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装备申请报告(2 / 2)

报纸上,政府还在信誓旦旦地宣称‘敌人已经被阻截在国境线外’。

但那些拖家带口、仓皇出逃的富人和官员,却无声地揭示了真相。

火车站人满为患,通往南方的道路被各种车辆堵得水泄不通。

整座城市里,弥漫着一股绝望和末日的气息。

与此同时,巴黎及周边地区也开始新一轮的紧急动员。

大量的妇女也走上街头,号召让全巴黎的男性前往前线作战保卫首都。

不管是未成年的孩子,还是年迈的老人,都成为了她们口中需要去参军的目标。

而这种行为也很快变得激进起来,这些女性团体甚至开始给没有参军的人,发放作为羞辱的白色羽毛,并斥责他们为懦夫.

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数的年轻人、中年人,甚至是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和未成年人,都响应政府和这些女性团体的号召,穿上军装拿起了武器。

这支由市民、警察、消防员临时拼凑起来的‘第六集团军’,就这样仓促地被派往了巴黎北部的防线。

准备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去阻挡萨克森帝国那仿佛不可阻挡的兵锋。

高卢共和国,这个曾经在大陆上叱咤风云的强国,此刻正面临着建国以来最危险的时刻.

而这一切,暂时都与正在野战医院里养伤的莫林无关。

他要趁着现在这段难得的清闲时光,把他那些关于教导突击营未来装备和编制的想法,全都写下来,变成一份份正式的报告,递交上去。

他心中关于‘魔力亲和’普及化的想法遥远而宏大.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为自己的部队争取到更精良的武器,提升他们在现有框架下的战斗力,才是当前最现实的目标。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报告的标题:

《关于为教导突击营增配75.8毫米榴弹投掷器及组建喷火器单位之紧急申请》

莫林深吸一口气,笔尖在纸上飞快地移动起来。

他知道,当这份报告递交上去的那一刻,教导突击营这支‘与众不同’的部队,将再次迎来一次进化。

莫林的报告写得很快,而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迫击炮这玩意一直都是莫林想要的。

但由于暂时也没有其他选择,所以莫林只能申请了12门75.8毫米‘榴弹投掷器’。

这玩意在萨克森陆军中的装备量并不多……一个旅两门,而且大部分步兵旅没这玩意~

算是迫击炮的雏形,只不过结构和莫林印象中迫击炮区别较大。

炮管长度23.5厘米,有6条膛线,炮管两侧和背部有液压缸减缓后坐力,通过弹簧让炮管复位。

火炮是安装在一面矩形底座上,炮口俯仰角度在+45°~+78°,水平射界只有7°。

采用炮口装填、拉绳击发,一个熟练的炮组可以达到约45发/分钟的射速。

虽然说这种‘榴弹投掷器’依旧有些笨重,但对于教导突击营来说,有总比没有好。

在关于75.8毫米‘榴弹投掷器’的申请部分,他并没有长篇大论地阐述巷战的残酷。

而是直接引用了亚眠之战中,教导突击营和友军部队在攻坚作战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面对布列塔尼亚军据守的坚固建筑,我部及友军单位在缺乏有效曲射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只能采取爆破攻坚或以人命换取空间的战术,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伤亡.”

“.75.8毫米榴弹投掷器,其轻便的重量(相较于常规野战炮)与优秀的曲射弹道,能使我方步兵,在面对敌方坚固火力点时,获得宝贵的自主攻坚能力,而无需时刻呼叫后方炮兵”

他甚至还‘贴心’地附上了一张自己手绘的战术示意图:

一个步兵班在机枪的掩护下向前推进,而投掷器小组则在后方相对安全的位置,对敌人的机枪阵地进行精确打击。

至于‘喷火排’的构想,他的理由更加直接。

“在亚眠南城的逐屋争夺中,我部多次遇到敌人利用复杂地形(如地下室、墙角、家具后)进行顽抗的情况。”

“常规的枪械与手榴弹,在清缴此类目标时效率低下且风险极高。”

“火焰喷射器所释放的高温液态火流,不仅能对开阔地带的集群目标造成毁灭性杀伤,其火焰的溅射与流淌特性,更能有效杀伤躲藏于掩体、壕沟及室内死角的顽敌,并对敌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威慑.”

为了增加说服力,他还不忘在报告的末尾,提了一句他在野战医院从一名集团军属筑垒部队的工兵那里得到的消息。

“.据闻,集团军筑垒部队已装备少量双人操作之‘40米级’喷火器械,并于战场测试中取得良好效果。”

“恳请总参谋部考虑,能否将此类成熟装备,优先配发于一线攻坚部队,以减少我英勇士兵之牺牲。”

洋洋洒洒数千字,莫林一气呵成。

他反复检查了几遍,确认报告中的措辞既表达了急迫的需求,又显得谦逊而专业,不会让审批报告的那些大人物们感到冒犯。

停笔之后,莫林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而腰部的伤口这些天休养下来也逐渐愈合。

他躺回床上,闭目养神,脑子里却还在盘算着。

这两样装备,只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

它们能解决巷战和阵地战中的‘有无’问题,但本质上还是常规武器的范畴。

但比起虚无缥缈的‘魔力亲和士兵’,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显然能更快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