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昭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复述了一遍。
唯一不同的是他把主次对调了一遍,周晚华的重点在于调查黑补剂,而这里陆昭更加集中于大理司总司司长。
丁守瑾听完,问道:“小陆与他有仇?”
陆昭回答:“算不上有仇,只是在防市的时候私底下电话里发生过争吵。”
丁守瑾揶揄道:“只是吵架让你记到现在?小陆看不出来也是挺记仇的。”
进入非法经营场所进行理疗,这属于个人纪律问题。往大了搞可以查有没有进行权钱交易,有没有滥用职权。
这种东西基本上一查一个准,也明显就是要搞大理司总司司长。
陆昭声音依旧保持严肃,回答道:“我与他个人的关系不能成为我检举他的理由,如果他不违法违纪,我也无法检举他。”
丁守瑾笑道:“回答满分,但丁姨这里不是科考。”
这小子的为人,她上一年的时候就已经见识到了,有这种行为不奇怪。
只是这么记仇,让她挺出乎意料的。
“你稍后向我提交正式的检举报告,我会视情况查处。事先通知你一下,大理司总司司长这个级别的官员我个人没法做决定,得请示帝京那边。”
道一级主官就算是地方武侯也没有权利进行任免与调查,需要得到帝京允许才能展开行动,号称半个武侯就是如此来的。
“明白。”
电话挂断。
陆昭坐在椅子上面露思索,脑海中思绪万千,分析着当前的局势。
想要引导局势,向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了解现在的局势。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刘首席不想得罪药企,甚至可能私底下已经有了某种交易。比如刘首席不借题发挥,药企配合工业内迁。
这一猜测没有任何证据,但陆昭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笃定。
师父说过,如果不想置他人于死地,那么握在手里的把柄胜过一切。
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刘瀚文,那么比起打击药企,更应该做的是抓住把柄。
所以直接通过黑补剂牵连药企是行不通的,一冒头可能就被摁住了。
何况对方作为自己的靠山,自己仰仗对方的权势,也会因此受到绝对的限制。
那么只能另辟蹊径,把事情扩大化处理。
陆昭对于如何扩大化处理还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计划,但他能察觉破局关键就在大理司总司司长身上。
大理司总司司长肯定是没办法直接查处的,否则地方武侯的权力就太大了,不亚于古代的裂土封王。
道一级主官的任免,都需要通过帝京许可。
哪怕某一武侯,实质性已经掌握了整个道,在道里边说一不二,该走的程序一样不能少。
请示帝京,那就捅到天庭去了,说不定有奇效。
刘首席也一定会在这方面发力。
原因有二,一是大理司总司司长是陈系的人,当初跳出来给自己打电话,殷勤的很。
二是它不会深度牵连药企。
念头至此,陆昭感觉思绪有些乱。
他能准确的找到可以打击的目标,却想不到如何将这个打击扩大化,波及到其他人。
特别是调查与审问权很有可能不在自己,他一个特反部队的支队长,怎么可能负责审问大理司总司司长。
这种级别的官员被查处,至少得是丁守瑾来审问,说不定帝京会来人。
该发动自己惊世的权术了。
陆昭缓缓闭眼,精神沉入一片混沌之中。
————————————
与此同时另一边。
看完检举报告的丁守瑾记下了周晚华的名字,觉得这个小伙子也是个可塑之才,神通非常适合来干监察
用来寻找贪官污吏的小金库非常合适,更重要的是有觉悟,有勇气,敢拼命。
随后丁守瑾拨通了刘首席私人电话,将事情汇报了一遍。
这种行为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违规的。
一般涉及道一级主官的检举,应该是直接上报给帝京,不需要通过道政局。
否则就会出现地方监司查处问题,要进行一番人情往来,难道跟自己一个山头的官员就不查了吗?
然而事实是监司司长这个职位,大部分也需要人情往来。
不能通过道内部提拔,但可以外放几年后再回来。
比如屠彬之前是在赤水军的,后来升迁又跳回了南海道。
刘翰文听闻情况,忍不住笑道:“看不出来,这小子还挺记仇的。”
丁守瑾问道:“领导,要查下去吗?我看这机会挺不错的,美容院只是涉及使用黑补剂,不至于牵连药企。”
“小陆干的也挺不错的,能够很好地领悟到您的意思。”
她顺带夸奖了陆昭一句,也为他在刘首席面前争取一些好感。
从关系上来说,刘翰文是陆昭岳丈,已经没必要继续加深了。但刘首席显然还没有认可这个女婿,想要继续磨练陆昭。
一个倔得跟驴一样,一个过于强势。
丁守瑾怕以后闹矛盾,自然得站在其中充当润滑剂,免得小宴陷入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