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5(2 / 2)

而在这样的银弹攻势的猛轰之下,尼克。雷利当然早就把什么职业道德甩到了九霄云外,间接开始和金小强称兄道弟,并且把通用关于出售铃木公司股份的底线给金小强是说了个一清二楚。

尼克。雷利这条埋伏在通用公司的暗线,今后金小强还用得上,所以他也不打算在这次的收购当中,让尼克。雷利太难看。

不过他也让那个尼克。雷利和通用那边做了注释,因为考虑到曰本国民的国民情绪,以及对天朝公司的感觉,所以这次他不打算让华阳动力大肆的露面进行这次收购。

他打算成立一家马甲公司,通过这家马甲公司来对铃木公司进行控股,至于价格方面嘛,肯定不会让通用太过难看,而尼克。雷利在遭到了金小强的好处之后,当然是会拼命的帮他说话,当天晚上就给通用总部的高层们打了电话,并且还召开了一个视频会议。

在会议上,他把华阳动力的担心都通知了通用方面的高层,而通用的高层在得知华阳动力,在价格上将不会给他们形成阻碍之后,也就不再关怀,到底华阳动力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控股铃木公司了。

反正这股份卖给谁都是卖,只需能够拿到他们觉得合适的价格收益那就成了。

在通用方面同意了华阳动力的请求之后,金小强立刻隐身背后,遥控着鸣户慎行,作为那家刚刚在开曼群岛注册的资本公司,作为谈判代表和通用方面展开了谈判,而由于鸣户慎行来的比较匆忙,没有特地的辅助团队,所以金小强为了不让太多人知道这次买卖的内幕,也就只能临时从香港召集过来一个团队,来给鸣户慎行打下手。

而就在鸣户慎行和通用的谈判团队,在走过场的时候,金小强也在和尼克。雷利在暗地里做着真正的谈判和买卖。

终究放在明面上的都是面子货,走过场而已,金小强和尼克之间的交换,才是真正的生意谈判

第六百一十三章关于铃木的未来

力度啊大家多多给点力呗

“尼克,关于这次铃木公司的股份收购问题,我们更想知道的是,铃木公司内部的股份构成是怎么样的”

金小强和尼克是在京郊的一家高级会员俱乐部的会议室里碰头的,这家俱乐部是杜立强帮忙介绍的。

在会谈这几天,金小强还通过杜立强的帮助,对这个会所实施了包场,虽然费用比较高,但是这样一来这次谈判也相对比较安全,不用担心谈判内容外泄的问题。

“铃木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大股东,当然是铃木公司的创始人,铃木家族,不过根据我们的推测,铃木家族目前也就掌握着这家公司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股份,其余的股份,则是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其余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应该是掌握在一些曰本财阀,银行,以及海外投资机构的手里,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几,则是掌握在各中小散户的手里。”

尼克,知道金小强这样问是什么意思,金小强是想问一下铃木公司内部的股权架构,以及管理的问题。

“铃木公司有一个十二人的董事会,只有持股超过百分之五的股东,才有权变成执行董事,参加这样的股东大会,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做出决定。而在这个股东大会里,有超过一半都是铃木家族的盟友”

尼克又给金小强透了个底,金小强一听这话,不由得感觉有些头疼,超过一半的执行董事,都是铃木家族的盟友,或者是利益相关的股权人的代表,这样一来到时候,即便是自己从通用的手里,收购了百分之二十的铃木公司的股权。成为铃木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看来也很难一举控制铃木公司啊

不过这些事他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毕竟现在铃木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资金还算是充裕,目前在市场上也正处于盈利阶段。

所以如果想要联合盟友,向真正掌控公司的铃木家族发起挑战的话,可能会很困难,但是如果要是等到08年的金融危机冲击过后呢

到时候可不光是通用。福特这类的美国汽车制造商日子不好过,即便是丰田,本田,大众这样的大型汽车制造商的日子也一样不好过。

至于规模比这些公司小得多的铃木。那就更是不用提了,到时候肯定会面临着市场销量不佳,公司出现赤字等等问题。

而那个时候,铃木家族对于公司的领导问题,将肯定会面临着质疑和挑战,而那个时候,才是最好的发难时机。

到时候只要通过自己的代表,鸣户慎行拿出一两款是和铃木公司定位的领先车型,就不信到时候自己的计划。在铃木公司不能够得到执行。

而铃木公司一旦在执行自己的计划的时候尝到了甜头,那么就肯定会让鸣户慎行在铃木公司的地位更加的稳定。

而在那个时候,自己也完全可以暗地里悄悄的吸收铃木公司股份,一举超过铃木家族在铃木公司内部的控股权。

有了对公司的控股权,而鸣户在铃木公司的地位也日趋稳定的情况下,到时候那些股东还不会乖乖的围到鸣户的身边来

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鸣户慎行,对铃木公司完成绝对的制。一旦完成了对铃木公司的控制,自己就可以以铃木公司为桥头堡,完成对打开曰本市场的全攻略。

到时候可以通过被鸣户控制的铃木公司,达成和华阳动力的合作协议,让华阳动力的产品大局的登陆曰本市场。

并且还可以通过ckd合作等等一系列手段,把铃木变成自己在曰本的组装商,反正这样的手段,丰田。本田,大众,通用等等公司,在天朝玩的都很溜乎,只不过这一次自己是要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而已。

要知道现在的曰本已经不再是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出生的曰本人的天下了,现在的曰本新一代可是曰本的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天下了。

他们大部分可都是在美国的文化入侵情况下长大的新一代。至于老早之前的曰本人的那股精气神,早就已经丢失的差不多了。

这新一代的曰本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而且大部分也都是唯物主义者,只要自己的产品质量好,价格有优势,那么那些人肯定会做出自己的取舍。

当年德国人不也正是靠着同样的手段,在入侵曰本的汽车市场吗

只不过他们有些太操之过急,最后引起了曰本人的反弹,才最终导致了项目的搁浅,不过这一次是换成了自己,而自己有着足够的耐心,和更加充足的资金。

只要自己的计划完善,产品有具有足够的针对性,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