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考核失实者,吏部尚书与锦衣卫指挥使同坐此罪——!!(1 / 2)

赵匡胤微微颔首,再度取起几案上的粮草簿册,手指在“庆州炭薪”上轻轻按了一下。

他想起自己昔日戎马生涯,寒风刺骨之际仍着薄甲冲锋,那种如刀般的冷意至今挥之不去。

如今身为九五之尊,他绝不能让麾下兵士再承受那般折磨,更不能让百姓重新陷入烽烟深渊。

他执笔,在名册旁添写一行:

“令延州、庆州守将每五日进呈军务与补给奏牍。”

“若有匮乏,可直接呈报枢密院,不得耽误片刻。”

记录完毕,他搁下笔,抬眸望向天幕逐渐散去的光影,眼底尽是坚毅。

他明白唯有秉持实政,才可稳固大宋根基,使百姓真正安乐,绝不让拓跋珪的荒诞再临人间。

紫宸殿外,微风掠过,携着腊梅清冽的香。

赵匡胤凝望远处缓缓升起的炊烟,那些白雾从汴京近郊的村舍缓缓升起,悠悠融入长空——

那是民生安泰的象征,是他昔年舍命守护的图景。

他心中暗道——

大宋这棵根基,唯靠君臣同心、脚踏实地方能巩固——

绝不可因荒诞妄行或心智失常,让这得来不易的太平毁于一旦。

……

洪武时期!

紫禁城金銮殿内,晨光透过高窗,在御案上投下一片明亮。

桌上摊着大明律中“禁用毒物”条文的修订稿。

朱砂批注“私造寒食散者斩”笔迹犹湿,锋芒若刃,彰显着不容抗辩的威势。

朱元璋指尖捻着狼毫,正与詹同、蒋瓛商榷细节——

他亲笔补上“私藏毒物逾五两者同罪”的新条,锋尖悬而未,天幕骤然显影,让他浑身一震。

鎏金辉光铺满墙,拓跋珪被母熊撕裂的惨状直冲眼帘——

玄黑猎服被利爪撕烂,血水浸透衣襟淌马腹,帝王的嘶嚎与熊啸交杂;

最终定格在他那双满是惊惧与怨愤的眸子。

朱元璋猛握狼毫,笔杆被捏得弯曲,指关泛白,甚至渗出点点血丝。

“此等昏君,罪有应得!”

他怒摔狼毫,龙袍下摆掠过大明律草稿,纸卷翻飞散。

一卷记载“苏州污吏案”的文牍在他脚边,恰似对拓跋珪因失智而掀起的朝纲混乱回应。

朱元璋陡然拔身而起,龙靴踏过散稿纸。

他目光犀利若火中淬炼的刀,扫向殿中众臣,声震梁柱:

“拓跋珪早年能扫除北方群雄,合并鲜卑诸部,未必没有几分本事!”

“可他偏偏沉溺私欲,迷恋寒食散这种祸害之物,让躁乱啃噬理智,让猜忌覆了心!”

“把朝堂当刑狱,宠妃因一语就被弃如破布。”

“忠臣进谏竟被砍伤,满朝文武人人自危。”

“连一句话都得斟字酌句——这与元末的乱象何异?!”

他的声调骤然拔高,带着亲历劫火的痛楚:

“咱亲眼见过元末的败象!”

“元顺帝沉迷天魔舞,躲在深宫荒唐度日,不理河患、不理民饥!”

“贪腐横行,百姓成尸,天下大乱,流民遍地,咱的父母兄长皆死于那场劫难!”

“拓跋珪如是失心荒诞,与元顺帝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