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返雍国(2 / 2)

吴铭化作一束长虹,一路向上。

直至来到数千丈高的云端,他的遁速终于稍微延缓了些,但仍在继续向上。

最终。

吴铭抵达万丈高空。

到了这里,附近的一切都化作一片昏暗。

他低头俯瞰向下方的大地,倘若他所处的世界是前世那样的一颗星辰,那从这个位置往下俯瞰,应该是能够看到些许轮廓的。

但在吴铭的视角下,下方的世界仍然看不到丝毫的弧度,依旧是一片平坦,或许是这方世界就是一方平坦的大陆,也或许是它太大太大,需要飞到更高处才能看到轮廓。

吴铭更倾向于前者。

毕竟这方世界存在地渊,而地渊又通往修罗魔界,显然不像是星辰的结构。

仰头往更高处看了看,所能看到的只是一片漆黑和昏暗。

吴铭摇摇头后,开始往下落去。

这个位置,已经是如今的他所能到达的极限,隐约已经能够感受到天地的压迫了,再继续往上,也飞不了多高,这一趟飞到天穹,也只是想看看这方世界的真正面貌,但显然以他如今的层次,还远没有这种能力。

落回到距离地面大约三千丈左右的位置后,吴铭便停了下来,沿着云层一路穿行,分辨出雍国所在的方向,向着雍国一路飞掠而去。

……

景邺城。

距离吴铭离开,已经过去二十多个春秋。

倘若吴铭没有踏上修行之路,如今的他已经是年近五十的老人,只不过他走上了这条道路,二十多年岁月,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什么痕迹,他仍旧是二十三四岁的模样。

但在这景邺城,二十多年岁月,却已经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内外城的许多建筑都与过去有了不同,不过相同的是,他离开时所居住的府邸,仍然还在原本的位置。

吴府。

青石院墙高耸,墙砖虽然看得出一些年月之感,但每一块都干干净净,没有丝毫的青苔,墙上修葺着特殊的云纹石形,彰显出这府邸的尊贵。

如今的景邺城,仍然是六大势力统御着,但无论是哪一方势力,又或者是城中哪一方豪强,却都十分清楚,在这城里有一个府邸,是六大势力都不敢招惹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甚至是凌驾于六大势力之上!

那就是这座吴府。

招惹了黑煞宗、玄玉宗等势力,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但如果敢招惹吴府中的人,甚至只是在吴府附近闹事,下场都必然是极为惨烈。

这是由人命得出的验证。

曾经有一伙盗匪,不知天高地厚,将吴府当做了目标,他们知道吴府背后有个‘吴铭’,但吴铭已经离开景邺城二十多年,从未回来过,而吴府中的护卫也并不多,并且很可能收敛有大量的资源财宝,因而恶向胆边生。

他们决定抢掠吴府,然后就立刻逃出景邺城,到时候往大山深处一钻,就算那个吴铭有通天的能耐,等从外地赶回来,也必定是来之不及。

可谁曾想。

他们这边才一动手,没等翻进院子里,一瞬间便有五六道恐怖的气息从各个方向冲来,几乎是眨眼就来到近前,瞬息就将所有人镇压当场!

那些气息的主人,每一道都是四次凝血的高手,都是景邺城中大名鼎鼎的高手,有慎刑司的主事,也有黑煞宗的长老,甚至还有血刃楼的金字杀手!

每一位都是名震一方的强者,并且属于不同的势力,竟然汇聚在一处,同时出手,在将所有人擒拿下来后,甚至都齐刷刷的冲着吴府的深处恭谨行礼,告罪一声,然后就各自拎着一个或两个盗匪迅速退走。

整个过程不过是片刻之间,没有任何痕迹留下。

这种情况,在那些盗匪看来,有些难以理解,但对于黑煞宗等各方势力来说,他们心里自然是十分门清的。

寻常人不知道离开了景邺城二十多年的吴铭去了哪,但他们这些势力,还是或多或少知晓一些内情的,知道吴铭不止是离开了景邺城,甚至已经离开了雍国,其天赋已经不是雍国能够容纳的下的了,可以预见的是,将来的吴铭,至少都能成为一代宗师!

在雍国,宗师那就是顶尖的人物,连国主都要礼敬三分。

更不用说,吴铭将来的前路,还有可能不止于此。

这对于黑煞宗等景邺城的势力来说,已经是只能仰望的高度了,因而几乎每一方势力,都十分默契的派遣了一位至少四次凝血的高手,居住在吴府附近。

不止是为了对吴铭献一些殷勤,更重要的是绝对不能让吴府遭受到什么惊扰,否则将来某一日,吴铭回返景邺城,得知吴府遭遇过什么麻烦,那对于他们这些景邺城的势力来说,就将是一场大难,哪怕事情与他们无关,谁知道是否会遭到迁怒?

正如人类愤怒之时,绝不会去理会蝼蚁的想法。

何况,

对于吴府的情况,各方势力也都心知肚明,知道吴铭未曾在景邺城留下过什么后裔血脉,这座府邸之中,只有两位在颐养天年的老人而已。

越是如此,各方势力自然对待越是谨慎,慎刑司的司主甚至每年都会主动前来探望。

不过,

对于这座府邸中的两位老人而言,二十多年岁月,哪怕平日里以各种珍贵药方调理身体,也已经垂垂老矣,生命的烛火日渐黯淡。

虽然地位超然,景邺城各方势力都不敢怠慢,但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对于权势乃至享乐,都已经没了什么兴趣。

他们只有一个盼望,那就是在临终之前,能再见到吴铭。

只是每一年都在期待,每一年又都是遗憾。

所幸,

在景邺城,还有吴钰在,常年带着几个外孙、外孙女过来看望陪伴,给他们带来些许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