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2(2 / 2)

现在的锡伯骑兵士气高涨,都想着杀回故土,夺回曾经的家园,求战欲望强烈。

隋远几乎不用怎么做战前动员,这和准葛尔是世仇,一提到噶尔丹,个个都恨得牙痒痒。

而且,大家对部落的金刀驸马濯清非常有信心,漠北之战后,大局已定,准葛尔已经没有能力阻挡北征军前进的步伐。

当天气逐渐转暖之时,濯清的大军已经向科布多进发了。

当离科布多还有三十余里时,科布多驻军的将领都出城列队迎接。

为首的两位就是代理三州节度使的齐兆惠,和由靖边大将军被贬为副将的傅丹老将军。

傅丹心里惭愧,上次濯清写信邀请他去乌里雅苏台参加喜宴,他以齐将军和自己不能同时离开科布多婉拒了。

现在濯清来到科布多,躲也躲不过去了,只能硬着头皮来见濯清。

傅丹心情十分复杂,当初濯清举荐他作靖边大将军,他觉得自己是实至名归,理所当然,又对于濯清的警示和劝诫视而不见。

最后,三万多边军将士因为自己的误判,血染戈壁大漠。

这些都是常年与他朝夕相处的同袍兄弟,傅丹一度希望皇上来道圣旨,把他砍了,这样自己就不用天天活在自责之中。

没想到皇上只是措辞严厉地训斥了他一番,官职削了三级,还让他继续辅助齐兆惠守卫科布多。

后来有朝堂上的同年给他来信,他才知道是濯清在皇上和太子面前,力保了他。

这才有了傅丹和齐兆惠联手,击退了敦多布,保住了科布多。

所以,沙场老将傅丹既感激又惭愧,实在是这张老脸不好意思面对濯清。

齐兆惠和傅丹就要对濯清行大礼,濯清赶紧扶起二人:“两位将军常年在草原大漠边陲驻守,劳苦功高,小王受不起你们的大礼”

齐兆惠笑道:“满朝文武都说北静郡王文武双全,没想到还是位谦谦君子”

“行了咱们别互相吹捧了,早点进城,这草原上的风可真厉害”

科布多在乌里雅苏台之前建成,城墙并不高大,不过用来应对不善于攻城的准葛尔骑兵,已经足够了。

科布多和乌里雅苏台差不多,城池并不大,主要是作为军事要塞使用,它扼守着阿勒泰山脉的北麓,是准葛尔向西进攻的必经之地,如果要绕过科布多,再到库伦等地,需要多绕行几千里。

科布多作为前进基地向北可以到达北海,向南越过阿勒泰山就可以攻击迪化。

穿过戈壁沙漠,可以到达哈密,可见这个位置的重要性。

不管怎么样,濯清是二品大员,现在又是靖边大将军,傅丹总不能不主动说话。

傅丹脸本来就黑,再加上点红,显得更黑了:“王爷气度不凡,又宽宏大量,下官佩服”

“傅老将军言重了,你我都是为皇上办事,为朝廷效力,意见不同很正常,只要是为国家和百姓好,你我之间的小争执又算得了什么

这次我来科布多,除了补给些物资之外,也想听听老将军的意见,在对付策零和敦多布时,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傅丹想到濯清会很客气,没想到他这样谦逊,上来就请教自己,他也不拿架子了,选择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后勤,打仗打得就是钱粮,不过这些事情,王爷必然考虑到了。

这边气候与南方有所不同,一是昼夜温差大,可能有些士兵会难以适应。二是沙漠和戈壁滩多,除了容易迷失方向之外,水源是补给最大难题之一。”

这个年代又没有gs,只能靠地图和当地的百姓带路,很容易就迷路,这要是几万大军走进了沙漠,那才是最致命的。

另外几万大军的水源是很大的问题,当年霍去病出征匈奴,据说就是喝了不干净的水,才英年早逝,濯清可不想黛玉守寡。

第四百一十八章 缓进急战定天山

傅丹的建议是等到天气转暖,冰雪开始融化,天山以北的水源就不成问题。

天山以北平定后,天山以南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大小和卓这些部落都是墙头草,两边倒。

濯清原来想早点出发,目的就是不给准葛尔部喘息的机会,另外考虑到还有天山以南的这些部落。

他不能把战争再拖到明年,那样朝廷的财政吃不消,朝堂的局势也不允许拖这么久。

但是傅丹的担忧让他修正了自己的计划,濯清决定采纳傅丹的建议,对大小和卓以威逼利诱为主,军事威胁为辅。

濯清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对付策零的身上,为了稳妥起见,他推迟了大军出发的日期。

傅丹没想到濯清从谏如流,一点也不端王爷或者靖边大将军的架子。

他内心已经做好了濯清一意孤行的准备,如果对方不采纳自己的意见,那他从今往后就三缄其口,当一个旁观者。

傅丹在西北驻军多年,对天山南北的情况非常熟悉,濯清在行军计划和作战部署时,都会征求傅丹和齐兆惠的意见。

齐兆惠越了解濯清,越对这位年轻的郡王佩服,连眼高于顶的傅丹都对濯清另眼相看,足见这位勋贵之后有过人之处。

征北大军在科布多休整了一个多月后,终于出发,开始越过阿勒泰山,向南开进。

胤昼的征西军,行进速度非常快,他们的路程更短,而且路更好走。

在濯清抵达吐鲁番外围时,胤昼已经攻下了这座迪化东边的小城,迪化的屏障没有了。

胤昼比濯清还要心急,他同样收到了父皇身体健康出了问题的密报。

他非常希望尽管结束战争,好回去见父皇最后一面,另外,也是不放心在皇宫里的母后,还有府里的王妃、侍妾和孩子。

胤昼与濯清从去年出征,到今年会师吐鲁番,也有一年左右没见,胤昼的胡子已经老长了,而濯清几乎没变,只是瘦黑了一些。

“二弟,你瘦了”

“在外征战,都睡得不安稳,对于打仗我是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松懈”

“二弟,你大大小小打了这么多仗了,还这么小心翼翼的”

“五哥,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皇上把十数万将士的性命,交到咱们两个人手里,我当然睡不好了自己身死事小,不能把疆土拱手送人啊”

“二弟所言极是,不怕你笑话,从去年到现在,我夜里睡觉都半睁着眼睛,行军途中,都是和衣而睡,弓箭不离手。”

“哈哈,咱们都一样没什么可笑的。五哥,那现在迪化城情况如何”

“迪化城对方士兵并不多,只有一两万人,但是在迪化周边,准军有主力出没的迹象,我的斥候难以靠近,具体情况不明”

“守城也不是准葛尔所长,他们还是习惯运动作战。但是,对于我军,迪化城必须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