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腾一派主张暂缓在黔州实施改土归流,李荣一派则态度强硬,要求朝廷派兵,直接镇压。
两派都要李守中直接表态支持,这让他左右为难。
李守中回到府中闷闷不乐,李纨平时不太回娘家,因为她年纪轻轻就守寡,老回娘家,好像显得贾府亏待自己,所以她宁可在荣国府郁郁寡欢,也不肯踏错一步。
最近,因为李纨的婶娘带着两个女儿,来都中投奔李守中,李纨才向贾母、王夫人“请假”,回到李府来见婶娘和两个堂妹。
李府比起荣国府那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李守中是进士出身,为人格正,加上国子监又是个清水衙门。
他本人不过是个从四品的京官,俸禄又不高,如果不是有一些想走后门,进国子监“镀金”的官宦之后会塞些礼金,恐怕生计都成问题。
正因为这样,李守中的夫人刘氏,对李纨的婶娘带两个女儿,前来投靠一肚子意见。
李纨从小在这样拮据的环境下,加上母亲熏陶影响,也是个精打细算的性格。
今天见父亲一脸愁容,李纨问道:“父亲,为何心事重重难道朝堂上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
李守中知道女儿在荣国府说不上话,地位尴尬,以前还不如长房的二媳妇王熙凤。
如今凤姐和离,李纨依然没有获得管家的资格,目前是王夫人主持府里日常事务,上面还有“垂帘听政”的贾母。
要李纨媳妇熬成婆,还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呢
李守中一时心中的烦恼也不知道对谁倾吐,就把事情原委告诉了女儿。
李纨思虑良久,正好看到堂妹李玟、李琪来给刘氏请安,突然眼前一亮。
李纨对李守中说道:“父亲,这朝堂之上的事,女儿也略有耳闻。如今父亲知道北静郡王为什么常称病不出吗”
“还不是怕功高震主,将来不得善终”
“对啊,父亲,可是这从侧面也证明了,如今北静郡王的地位和影响力奇高
无论是勋贵派还是当权派,都是太子党,除了太子,只有北静郡王能让两派都听命。”
李守中点头,如今朝廷呼风唤雨的几个人,不是濯清的同盟,就是他的下属。
“如今我家那三个妹妹,都成了北静郡王的妃子,这么便利的条件,父亲何不用起来直接找北静郡王出面,帮父亲斡旋一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李守中一听,果然女儿读过书就是不一样,关键时刻能给自己出出主意。
不过,李守中随即又摇头道:“纨儿,你也知道父亲为官清廉,家里就这么个状况。如今去拜访北静郡王,没有个几十两银子上下打点,都未必能见到王爷的面再说见面我送啥礼物给王爷总不能空手去吧”
李纨笑道:“当然不能空手去,但是与其父亲拿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上下打点王府那些门子和长史,不如由女儿出面,带两个堂妹去随园串门。”
李守中能高中进士,并出任国子监祭酒,绝对不个笨蛋,一听就知道女儿打的什么主意。
李守中摇头道:“我听说北静王爷好色荒淫,家中稍有姿色的丫头都不放过,你带两个年轻貌美妹妹登门,岂不是羊入虎口。”
李纨听父亲的话,有些歧义,不禁脸色一红,随即又正色道:“女儿一心守着兰儿,绝无二心。但是两个妹妹若能入了北静郡王的眼,那是进了蜜罐里了。”
然后低声说道:“父亲可知道如今北静王府一个小丫头的月钱,比荣国府的二等丫头的月钱还要高。更别提什么大丫头、侍妾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家花没有野花香
李纨的算盘打得好,她知道婶娘和两个堂妹来投靠自己娘家,母亲刘氏肯定不开心,家里开支本来就大,这不是雪上加霜。
叔叔去世了,人家孤儿寡母来投靠,又不能赶走。
父亲李守中正为朝堂站队的事情烦恼,如果这时候搭上北静王爷的关系,父亲的压力一下就减轻了。
跟着北静郡王,那怎么地也不能算站错队。
而且如此一来,把两个堂妹送进随园,家里开支小了不说,说不定还能捞一些好处。这正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李纨和婶娘只说带两个妹妹去北静王府作客,拜访自己的几个小姑子。
李纨的婶娘人在屋檐下,还不只有听人家的安排,还要千恩万谢。
李纨早就听说了北静郡王的风流韵事,而且他一下把贾府的几位千金都“搜刮”去了,事实胜于雄辩。
还有流言说凤姐和濯清也不清不楚的,这些都成了都中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堂妹李纹和李绮是两个水葱似的女孩,长相清秀,而且自幼也读书识字,算得上大家闺秀。
因为叔父亡故,家境败落。李纨的婶娘不得已,才带着两个女儿从金陵来都中投奔李守中。
本来刘氏想让她们娘仨投靠荣国府,然而现在的荣国府是个空架子,只剩下了国公府的名头。
李纨一提议去随园,刘氏立马喜笑颜开,一个劲地告诉李纹两姐妹,随园怎么景色优美,王府如何富贵。
李纹、李绮不是傻子,还能听不出伯母的弦外之音。只得暗自流泪,不知道那北静王府是不是个龙潭虎穴,姐妹俩都惴惴不安。
李纨是打着来看望三春的名头,进了西府随园。
濯清听说后,心里顿时就明白了李守中和李纨的用意。
最近朝堂上风起云涌,濯清自然知道太子党分裂的事情。
濯清觉得朝堂分裂,目前来说是件好事,这样自己就不会成为皇上,甚至太子忌惮的对象。
濯清决定顺水推舟,上书支持朝廷派兵镇压黔州土司。
濯清作为四王八公之首,公然支持当权派的政治主张,这在很多人看来是替他人作嫁衣裳,自毁城墙。
当权派知道濯清支持自己这一派的主张后,更加气焰嚣张,一时风头无两。
濯清的奏折在皇上和太子看来,属于一心为公,同时也是为了避嫌,不愿意成为勋贵派的领头人。
不过濯清的奏折却让李守中解套了,他最近把两个侄女送进随园“作客”的事情,朝堂上的人几乎都知道了,再没人去逼他选队了。
朝堂格局仍然在不断的重新整合中,由于濯清的“退缩”,勋贵派暂处下风。
当权派虽然风光无限,但是他们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很多人都是濯清的亲密盟友,比如两广总督孔洵。
所以这两大阵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没有形成水火不容的局面。
加上中间派史益智、李鸿远等人,都是朝堂上重量级的人物,所以朝廷经过短暂的激烈交锋后,又趋于平静。
探春的悬霤楼在各院中面积最大,加上迎春虽然年龄大,但是地位不如探春,也没有探春的能力强,所以李纨等三人暂时住在了悬霤楼。
探春是何等聪明的女子,李纨的小心思,她早就看得清清楚楚,心里对这个嫂子一肚子意见。
随园的女人够多了,上次濯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