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8(2 / 2)

乾清宫这边也早就听到了外面的厮杀声,皇上本想带着守卫乾清宫的太监前去支援。

张承恩闻讯赶来,跪着拦住皇上,说前面敌情不明,皇上不能出了差池,说什么也不肯皇上前往养心殿和凤藻宫。

等濯清来到乾清宫紫宸殿外,皇上赶紧让濯清进去汇报情况。

“皇上勿忧,太子与贤德妃臣都派了人马前去解救,“刺客”人数并不多,大部分已经被臣打散。臣已经命令神机营,隔断了各宫之间的道路,贼人插翅难逃”

“太子呢夏守忠呢还有龙禁尉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让一群乌合之众杀进了宫门,这要是出了什么事,让朕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皇上,臣觉得此事蹊跷,没有内奸,贼人肯定不认识宫中的道路,此事不能全怪太子和夏公公”

皇上也逐渐从震怒中清醒过来,太子是储君,将来要继承大统,这个锅太子不能背,太子背这个锅,就等于说皇上识人不明,教导无方,就等于自己背锅。

夏守忠肯定要背锅,不过夏守忠第一时间派了人来加强乾清宫的守卫,证明夏守忠是忠心耿耿的,只是能力有限。

皇上自然就想到了忠顺亲王,这个事,自己这个八弟肯定逃不了干系,即使没有关系,朕说有关系就肯定有关系,正愁没借口拿他开刀呢。

皇上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对濯清说道:“朕现在命你暂时掌管龙禁尉,迅速捉拿贼人,搞清幕后黑手,查出内奸,一个也不要放过,全部诛三族”

“臣遵旨”

濯清也暗自摸了一把汗,保住太子是自己的首要任务,看来太子问题不大,夏守忠就要看情况了。

就在濯清到达乾清宫时,神机营已经解救出了太子。

养心殿外的黑衣人只有几十个人,与太子身边的侍卫人数相当,两边在养心殿相持了半天。等神机营一到,那些黑衣人立刻作鸟兽散。

太子虽然指挥打仗不行,但是政治智慧是有的,他立刻带着手下前往乾清宫,又分了部分神机营士兵前去坤宁宫,“守护”自己的母后。

第二百七十五章 杀人者人必杀之

濯清入宫的时候,夏守忠已经剿灭了从东华门杀进来的黑衣人,为首的蒙面人也被擒获。

夏守忠得知濯清来了,他虽然能力一般,求生欲强啊。

他想到这事的后果严重,就怕皇上到时候清算到自己头上,赶紧先来见濯清。

濯清当然知道夏守忠来找自己的目的,两人一直是同盟,濯清不能见死不救。

濯清说道:“夏公公现在就去皇上身边守着,皇上怎么骂你都别还口,只说自己无能,让皇上受惊了,别的都不要说。可能的话,就一直哭。”

夏守忠此时好不容易抓到救命稻草,自然对濯清的话深信不疑。

夏守忠低声说道:“王爷几次三番救了老奴的命,这次若侥幸活命,唯王爷是从”

濯清丝毫不怀疑夏守忠现在的誓言,现在说的肯定是肺腑之言。只是环境变了,到时候这誓言可不可靠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濯清一面命人审讯蒙面人,一面继续搜查漏网的“刺客”。

有黑衣人点燃了御厨房,想乘乱逃跑,濯清知道御厨房和尚膳监不和其他宫殿相邻,所以并不急着派人灭火,而是直接搜寻残敌。

不到午时,就已经把黑衣人全部剿灭,为首的法王、刘太监都被活捉,东华门带路的太监张公公在混战中被杀。

濯清这时候才让人去救火,医治受伤的太监和侍卫。

濯清很快就弄清楚了这伙人的来历,那为首的几个人全部招供了,甚至连大刑都没用得上。

这伙黑衣蒙面人,都是一个叫天理教的教徒,为首的人叫林青,这人是个无赖流氓,对外宣称是“白莲教”王天伦的徒弟。

林青创办了天理教,自认为“飘高老祖”,宣扬要杀了北静郡王,为“白莲教”的教徒们报仇,纠结了一批白莲教的余孽。

另外加入天理教的教徒,每人需要缴纳两百文“根基钱”。

同时宣称:“凡有送给钱文、粮食者,事成之后,给与地亩、官职,每钱百文,许地一顷。粮食数石,许给官职,填写号簿,并开写合同纸片,交与本人做据。”

天理教在陕州一带慢慢聚集了数百人,忠顺亲王听说有一支邪教要找北静郡王报仇,于是派人与林青勾连上,帮助这几百人混进了都中。

忠顺亲王感受到了皇帝对他的不信任,他打算同时在皇宫和随园动手,让自己的侍卫和天理教教徒配合行动。

他打的如意算盘是,只要杀了皇上、太子和濯清,到时候天下就是他忠顺亲王的了。

没想到五城兵马司在巡逻中抓到了天理教教徒智明,天理教怕智明泄露情报,当即杀人灭口。

更没想到这样一来反而弄巧成拙,被濯清发现了破绽。

再加上林青野心膨胀,根本没等忠顺亲王的侍卫接应,直接就想攻进皇宫杀了皇上,自己当皇帝,那样就没有忠顺亲王什么事了。

濯清觉得忠顺亲王和林青,都把刺杀皇帝这事想得太简单了,即便真的杀了皇上就能成事吗

且不说都中五城兵马司的兵权,还在太子的岳父李荣手上,九边统制兼长安节度使是自己的姑父李鸿远。

而且皇上驾崩,推出来的新皇帝必然是皇上的亲儿子,谋反的忠顺亲王,军方肯定不会支持,其他的皇子必然是多方妥协的结果,连濯清都不可能继承大统,何况别人。

再说就这两三百号人,突袭一下,想杀死皇上,那是痴人说梦。

也就是龙禁尉太孱弱,换一支兵马,都不可能让这群乌合之众杀进皇宫。

这些人即便有忠顺亲王提供的弓箭,都是没怎么经过训练的农民和流氓无产者,和正规军一交手,就土崩瓦解了。

濯清掌控了皇宫的局势后,派人联系了胤昼,让他带神机营包围忠顺亲王府。

胤昼作为锦衣卫的指挥使,没有觉察到邪教混进都中,肯定是失职的,现在让他去也算将功赎罪。

次日,皇上并没有召开大朝会,都中实行宵禁。

第三天,皇上下旨:

太子事发后调兵镇压,派人保护皇帝和母后,又手刃两名“刺客”,算得上英明神武,指挥得当,应对沉着。赏皇世子玉带一根。

夏守忠虽然识人不明,用人不当,但是护驾有功,免去司礼监大太监之职,又重新做回了他的六宫都大太监。

张承恩因为护驾劝诫有功,做回了司礼监大太监之位。

濯清虽然入宫救驾有功,但邪教滋生未能迅速查明,又无圣旨带兵入宫,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胤昼同样是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至于忠顺亲王,先软禁在忠顺亲王府,待查明案情后再做定夺。

濯清根本不在意赏赐不赏赐,只要元春和胤晨没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