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 / 2)

柳濯清点头说道:“嗯,你们今天也累了,先休息吧,等人员到齐后再做安排。”

秦关便去找了一家干净上好的客栈,两个人安置柳濯清休息不提。

后几日,秦关从码头陆续接回三十几个仆人装扮的,看上去都是年轻青壮,被安排在周围不同的客栈,柳濯清则带着李汉时在扬州城闲逛。

等人员到齐后,柳濯清对二人说道:“你们安排几个人盯着蔡府,看他这段时间都和什么人来往,了解最近的动静,保持监控,抓紧收买他手下得力关键之人,这些事情最好找些本地人出面,让出去的人注意隐藏身份,最好都住到本地人家里去,化整为零,再安排几个武功高点的蹲守到林大人府邸旁边,我过几日就住进去,其他人还要盯着那些乞丐人贩子,找到他们老巢,先不要打草惊蛇,密切监控即好。”

两人点头答道:“遵命”

到了约定取画的日子,三人又来到天宁寺,郑秀才果然已经在那里等待。

柳濯清拱手笑道:“先生果然信人,我正等取画去给吾家前辈贺寿。”

只见那第一幅柱石图,寥寥几笔便把那柱石表现得嶙峋挺拔,题处写着隶书柱石图三个字,确有着不同的韵味,下面行书小字子侄濯清贺姑父林如海,里庵郑书。

边上李汉时想道:原来郑秀才名里庵啊

第二幅墨竹图,那竹子浓淡有度,显得错落雅致,栩栩如生。

跋处有一首诗: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小字写得是郑克柔,赠小友湘莲。

那秦三摸摸头,小声问道:“秀才公,你到底名里庵还是克柔啊”

郑秀才笑道:“我姓郑名里庵,字克柔。”

后面一幅是兰石图,题诗为:“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第四幅是竹石图,题诗亦为“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只见那柳濯清正拿笔在跋处写到濯清恭请里庵先生作画赠与世妹黛玉。

郑秀才点头道:“柳小友的字飘逸潇洒,不落凡尘,假以时日必定自成一格。”

柳濯清脸红道:“先生面前班门弄斧,只是赠人礼物表诚心而已。”

郑秀才等众人对视一番哈哈一笑,柳濯清回头让秦三收起画和两幅扇面,李伯则付过余下银两。

柳濯清转身对郑秀才说道:“多谢先生惠赠,我今日要去林府拜访,改日再来寻先生一聚,把酒一叙,先生莫要推辞。”

郑秀才摸须点头道:“不谈谢,你也给了我银两,我看你仪表不俗,举止有礼,你尽管来,我就住在天宁寺,随时恭候小友。”

告别郑秀才,三人转向步行走去巡盐御史署,衙门不大不小,看起来很简朴,门上横匾额上书着“巡盐御史署”几个鎏金大字。门两边高大的石狮子显得威武霸气。

还没到门口,就被两个衙役拦住,那个瘦高个衙役喊到:“站住,干啥的”

李汉时连忙走上前去塞进衙役手里几个碎银子,陪笑道:“这位官差大人,我家已故的老爷和巡盐御史林大人是同年,世代故交,现在我家小少爷特来拜访林伯父。”

衙役一听,也不敢怠慢,忙进入禀报了,不一会,一个身穿四品官袍的中年人跟着衙役快步走来了。

只见他乌纱帽下两鬓都已经见了白发,肤白格正,脸盘清瘦。

朗声问柳濯清:“哪位故交之后”

第二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柳濯清没想到林如海会亲自迎出来,不觉得对他印象大好。宰相门前七品官,可见一般做官的人官威之大。

赶忙上前鞠躬行礼道:“家父柳明,前年已经故去,小侄姑母柳慧有一封家书带给林伯父。”

林如海一愣,惊道:“柳慧额,柳。。。明”

柳濯清从怀中拿出一封信,双手捧给林如海。

林如海连忙打开书信,一目十行看完,复又拿起,看了又看,又反复打量着柳濯清。

半晌,缓缓说道:“濯清,你的情况我已知晓,你姑母信中说你觉得江南文风鼎盛,想来此读书,以便将来回都中参加科举,托我关照于你。你的想法很对,只是我公务繁忙,学业上恐难照应你周全不过你父亲和姑母都是我的故交,你勿用担心,先在这我府邸安顿下来,你称我姑父就是”

说着也不等柳濯清回答,便过来拉着柳濯清的手,说道:“随我来”

遂带着柳濯清一行进入巡盐御史署衙门里,衙门后面就是林如海的府邸,不甚奢华,但很雅致。

五进的院子,大门并不开,进的东角门来,正面是影壁,西面是屏门。

从屏门进去就来到外院,拐向北就是二门,内院种的些花草树木,显得很有生机,东边有个弯弯曲曲的小池塘,几尾锦鲤游来游去。

再步行走二十几步,就是正房。

进得客厅来,柳濯清要给林如海磕头,林如海连忙拉住,说道:“自家人不必客气,从今后你就是我的亲子侄。”

柳濯清眼圈一红,有些哽咽道:“林姑父亲厚慈爱,濯清感动不已,我来投靠姑父,只请得寄居天宁寺的郑克柔先生几幅字画,望姑父收下一点心意。”

说着拿出柱石图、兰石图、竹石图,还有那幅画着石头的扇面。

“林姑父,这柱石图是送给姑父,姑父乃国之柱石,听闻下月姑父生日,聊表寸心。这兰石图是给林姑母的,姑母身体有恙,愿得早日康复。这扇面和竹石图是给世妹黛玉的。”

林如海点头道:“难得你这么心思缜密,用心良苦,礼物我收下了。”

林如海令仆人把礼物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