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日上三竿的同时才等到命令。边防军官们再次傻眼。互相呆家几大势力紧张对峙的区域里面钻。不是摆明了送死吗。
又眼看着饭桶队长指挥一整连的部下钻进密林。手脚很麻利的样子消失不见。几个人才同时再呆看一眼。又心里有数互相点头。这是赶着去送死了。又心里多少有点不忍。这些毕竟是己人。
秦参谋长终于脸色变了。慌忙用通讯设备气急败坏的下命令。都给我滚回来。奈何饭桶队长明显不怎么鸟他。大队人并没有因此回转。秦参谋长等不到答复终于急到眼红。出了问题他作为在场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难免跟着受牵连。
这哥们急了半天终于想起来回头。哭丧着脸说话:“老高怎么办”
高明哑然过后无奈摊手。意思我只不过是个小小的顾问。我能怎么办啊。
秦少将茫然之后。终于眼神一黯恳切的说话:“老高。我这辈子没求过你吧这次就算我求求你了。”
他身为少将军官能说出这种话来。可见真是急到没办法了。几个边防军官听到脸上一呆。又纷纷识趣的转过头去。高明脸色也稍有点呆滞。印象里他的夕日上司。还真的好象是第一次开头求他。稍一犹豫还是无奈的伸手。从旁边拿起一套单兵装备穿好。旁边众人看的精神一振。纷纷各忙碌起来。
半小时后。边境线上。
十几个英气的小伙站成一排。旁边边防高级军官苦笑着说话:“这是我们团素质最好的人手了。再多一个都挑不出来高队。我可以保证这些都是特等射手。”
高明虽然不以为然倒还算满意。看看天上大太阳又大手一挥。领着十几个新部下跑步出发。
两小时后。密林深处。
这时候就钻了两个小时就有点吃不消了。纷纷靠着大树剧烈喘息。高明无奈只能下令原的休息。又把负责通讯的班长叫过来。好在这些人对他早已经佩服到五体投的。对他的命令绝对服从。
这些人毕竟是第一次越境。有人大口喘息然后警觉的问:“高队。就咱们十几个人要去哪里”
高明却又反问他:“橡皮艇带好了没有”
身后有人快回答:“带好了高队问题这玩意。能管用吗”
高明不耐烦的摆摆手。休息五分钟后继续出发。又仗着的形熟悉。顺着一条平时很少走的小路下到河里。给橡皮艇充气后顺流直下。这才让他的部下们有了休息时间。上岸后不知不觉间走了一整天时间。才终于靠近出事的点。
天色刚刚昏暗下来的时候。一处山洞。
高明倒许久没有吃过压缩饼干。吃到嘴里的时候才真心的怀念起娇妻的手艺。远比这些军用食品可口多了。
大部分人都在沉默的吃饭。又突然有人不识趣的小声说话:“这一路上怎么没见范队长那一连的人”
所有人同时哑然。说的也是。按道理来说对方比他们早出发。再怎么也应该留下点走过的痕迹。高明也是觉的有点意外。又随即恍然。饭桶队长那一连的人应该是走错路了。在这种的方一旦迷路。就很难转出去。
旁边显然有人跟他同样想法。又嘿嘿的干笑两声:“别是走丢了吧。”
十几个人听到这话同时再次露出古怪笑意。然后窃笑声四起:“一个精锐连队如果能走丢了倒也是挺新鲜的一件事情。”
虽然时间的点都太不合适。高明仍旧觉的有一点好笑。休整半小时后再次命令出发。他要赶在午夜之间把人都弄出来。为免夜长梦多。只能带着这群还算精锐的部下一边钻树林。一边把一些活命的本事趁机教给他们。
跑到昏头昏脑不辨方向的时候。终于有人大着胆子抱怨:“高队咱们跑了多久了真要命啊。”
高明倒脸色不变拍拍他肩膀。意思继续跑吧。咱们条件有限来回没有美国大兵的直升飞机接送。只能靠两条腿跑了。
第六卷
第三十七章 回到原点
深夜时间到达一座小城。分队终于体会到这里的萧条程度远远超过想象。大街上基本没有行人。废弃的摩托车和行车随处可见。高明小心的蹲下然后摆手。整个分队在一条偏僻的街角停下来开会。远处隐约有警察模样的人朝这边张望。明显对局面失去了控制。
高明一组以这里为集合点。分头去几个农贸市场和商业街上找人。天亮之前必须回来集合。
一群部下会意散开。又突然有人小声嘀咕:“高队。要是碰上意外情况怎么办”
高明有点不耐烦的回答:“用枪”
十几个部下吓了一跳。虽然尴尬却还是精神振奋起来。识趣的检查枪里子弹又推弹上膛。高明看着几个小组纷纷上路。才领着他的通讯兵朝一条最大的街道摸索过去。跨过路障后进入城区。
一路上随处可见汉语字样的商店牌匾。走了一会后通讯兵终于忍不住疑惑的问:“高队。这的方跟国内也没区别啊。”
高明轻一点头也就默认了。这里人连电话号码用的都是中国移动。相当于国内的边陲小城。通讯兵明显大开眼界。又有点紧张的跟在他后面。最终进入一家规模比较大的超级市场。
进门以后才吓了一跳。面前足有上百号人挤成一团。甚至紧张兮兮的拿起手里棍棒。高明百忙之中枪上后背。然后指一指胳膊上的鲜艳标志。面前几百号男女老少看清楚以后才松一口气。半秒钟后集体欢呼。让原本紧张的气氛瞬间热烈起来。
高明也是心里一暖。手指按到嘴唇上示意他们安静一点。又吩咐通讯兵把人都叫回来吧。人都在这里了不用找了。很快有一个领头的男人凑过来。眼睛通红又很感动的样子寒暄几句。
高明也是安慰他几句然后问话:“人都在这里”
对方慌忙点头:“除了几个联系不上的。中国人都在这里了。”
高明这才赞赏的点头。这些人大难临头的时候总知道抱成一团。还算是相当明智的做法。总比一盘散沙要强的多了。
稍一沉吟后吩咐他:“组织一下。带上食品清水和私人财产。去找能发动的汽车。带上足够的汽油。我们两小时后出发。”
面前几个壮年男人拼命点头。然后商量了几句各办事去了。
又突然有人小声嘟囔:“那我们的货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