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2(2 / 2)

谷正伦一听,顿时急了,刚想张口推脱,却听到蒋介石说道:“我看可以。从即日起南京进入战时状态,疏散全部市民。这项工作就由宪兵司令部和南京市政府负责。”

老蒋一锤定音,一直紧张的站着的沈修文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由于高度紧张,一直绷紧的肌肉一下子松弛下来,差点都没站稳。只要市民疏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就会得到避免。自从穿越后,一直积压在心中的这块大心病终于摘除了。欣喜万分的他差点脱口而出高喊:“校长,万岁。”

和一脸苦相的谷正伦相比,肖山令低头沉吟片刻说道:“疏散可以分布进行,以市内各个警察署、派出所分片进行动员疏散。但问题是疏散的方向,交通工具,这些市民怎么安置”

“这个”唐生智一阵语塞。

“现在是战时状态,留在城内只有死。只要没有日本人的地方,都可以去。只要不待在南京就行。”沈修文连忙跳出来说道。

肖山令一听,顿时眉头一皱,这不是直接把人赶出南京嘛。

但是唐生智却对沈修文的话颇为认同,连忙道:“对。光复说的对。现在的情况说好听点是疏散,说难听点就是逃难。哪有那么多讲究。疏散方向向西、向北都行。”

“可是”

肖山令还想说什么。但是还未等他说完,蒋介石就打断了他:“疏散的时候,要跟老百姓讲清楚,疏散是为了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为了让将士们毫无顾忌地去杀敌。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告诉他们,他们的撤退就是为了更好的保卫南京,更好的抗日。”

正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撤退计划最后一天了,大家多给点票吧

第一百七十六章撤退计划最后一天了,大家多给点票吧

第二天,南京卫戍司令部发布一连发布三道命令:第一。南京实行军管,全城戒严,宪兵司令部三个宪兵团和警察部队负责城内治安。第二,南京将成为战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全城市民有组织第进行疏散。第三,所有参战部队必须死守南京,没有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亲笔签署的命令,任何人不准擅自撤退,违者以军法论处。

七月二十七日,坚守了一个星期的澄锡线在日军第9、11、13、16师团的猛攻下,终于被突破,第二天无锡被占领。中国守军被迫放弃澄锡线,一部沿宁沪线向常州撤退,大部向南,经宜兴往浙赣边境之孝丰、宁国一带撤退。

上海派遣军攻占无锡后,令第16师团及第9师团主力继续沿京沪路向常州追击,第9师团之一部在太湖水上机动;令第13师团及由各个师团的骑兵部队组成的集成骑兵队进攻江阴要塞;令第11师团及重藤支队集结于无锡,第3师团集结于太仓附近。

同一天,第10军占领长兴, 74军接到南京卫戍司令部命令。放弃宜兴,向南京撤退。川军25军团的三个师退守广德、泗安。第10军占领长兴这个太湖东岸的战略要点后,立即兵分两路令第114师团继续向宜兴、溧阳方向追击;令国崎支队及第18师团之一部向泗安、广德进攻,军主力集结于湖州附近。

日军统帅部原来规定华中方面军的作战地域为苏州嘉兴一线一东,并未授权日军继续西进。但是,当日军突破于七月二十日吴福线时,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对这纸命令却置之不理。淞沪之战大胜中国军队,使这个骄横的日军统帅更加不可一世。他要让日军统帅部和整个世界大吃一惊,他要亲率部队把太阳旗一举插到敌国的首都南京城头,到时候,全日本都会为他而骄傲的。

本书下载官网

于是,松井石根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命令部队乘中国军队溃败混乱之机向西追击。松井石根挺直了腰板,一双小眼睛,像发现了猎物的野兽一样闪闪发光,大声地对着他的部下们吼道:“你们的目标就是攻击攻击把大日本帝国的旗帜插上南京城头”

七月二十二日,日本参谋本部接到华中方面军关于决定向南京追击的报告后非常震惊,在日本军人看来,胆敢违抗军令是罪不能恕的。松井石根身为大将统帅,违抗军令该当何罪呢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日本参谋本部非但没有丝毫指责,反而迅速认可了松井石根的决定。

参谋本部原先没想到战局进展如此顺利,深谙中国兵法的日军参谋部的高官们当然知道“擒贼擒王”、“一鼓作气”对战争胜败所起的关键作用。何况日军侵略中国的初衷就是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一举消灭中国军队主力,逼迫中国投降。

于是,日军参谋本部于七月二十五日正式废除原作战地域的规定。八月一日,日军大本营下达新的华中方面军战斗序列命令。命令新的华中方面军由原华中方面军的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组成,方面军司令官仍然是松井石根。大本营同时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

而此时,第9、16师团已经顺利地占领了中国军队弃守的常州;第18师团攻占广德;第114师团攻占宜兴、溧阳。至此,南京的东部和南部除江阴以外全部沦陷。而八月一日随着大本营命令下达到海军方面,日军海军第11战队沿长江进逼江阴要塞,配合第13师团向江阴要塞发起攻击。

大本营的命令使得松井石根名正言顺地下达攻占南京城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