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已经进入近地轨道。从这里看过去,里海星已经覆盖了大半视野,它静谧地转动着,丝丝缕缕的云带间断连环,勾勒出大致的大气运动图案。叶列娜扫了一眼控制台,信号已经发出,但还没有收到任何回应,这显得有些不正常。虫洞跃迁结束后是一段常规航程,大约四天后才能抵达里海星,宇航员接受的培训就是为这种常规航程准备的。叶列娜转头欣赏着舷窗外的风景,她已经知道,由于没有大陆,里海星的气候是比较温和的,除了在赤道附近偶尔形成台风外,基本上没有极端的气象状况;由于没有大陆的阻拦和消减效应,台风在里海星的存续时间比地球长很多。就算是台风也不会对绝大多数生灵构成威胁,巨量的液态水保护了所有的生灵,但是,这真的是一种保护吗?
“我还是怀疑水星球不能永远封锁智能生命的产生。”叶列娜看着何夕,“如果时间足够,也许生命会找到一条我们未知的进化道路。”
“我以前也这样想过。但你能告诉我在水星球上怎样得到火吗?不是稍纵即逝像闪电的那种,而是持续不断能被使用的火。”何夕的声音低沉下去,“燃烧的三个条件是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在水中没有游离氧,而且水温也低于多数可燃物的着火点,自然条件下无法获得火。至于现在人们实现的水下燃烧实际上是基于精巧设计的机器,这种火其实是智慧的产物。”
叶列娜泄气地摇头。她当然知道火对于智慧生命进化的意义。那可不仅仅是提供保护和熟食,包括煅烧器具、冶炼金属,以及后来人类的化学、物理等一切科学进步,没有一样不是发端于火的应用。
“以前有种观点,认为人类作为智能生命的标志是人的大脑与体重的占比是最高的,但现在知道宽吻海豚的这个比例是大于人的。但几百万年来,宽吻海豚也没能产生自己的文明,最多算是有些社会雏形罢了。”何夕接着说道,“所以你们现在可以明白,当年发现渤海星时地球联邦为何如临大敌了,因为大陆的存在有利于智能生命的产生。不过只是虚惊一场,渤海星没有高智能生命存在,那里最高级的物种是一种生有脊椎、长着八条腕足的陆地章鱼,智力接近地球上的长臂猿。如果人类更晚发现渤海星,这种生物可能会成为星球的统治者,但现在它们的腕足是渤海星的一道名菜。”
叶列娜心中不禁涌起巨大的骄傲与庆幸。如果认可何夕的观点,水星球对生命的保护实际上却是一种对生命永恒的禁锢。身处这颗蓝色星球的上空,叶列娜知道这几天与领路人的交谈已经彻底地改变了自己。她几乎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意识到生而为人是一件多么奇异的事情,或者按何夕的说法,是一件概率多么小的事件。
“但为什么人类会害怕另一种智能生命?难道不能成为朋友吗?”叶列娜吐出心中的疑问。
何夕古怪地笑了笑,“其实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悲观与乐观两派。悲观派认为宇宙的智能生命一旦相遇,将立即导致落后的一方被掠夺、杀戮乃至灭绝。现在这种观点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是主流。”
“那乐观派呢?”叶列娜急切地问。
“我就是乐观派。”何夕注视着叶列娜的眼睛,“这也许和我自己的天文专业有关。但是现在,我的这种观点出了点问题。”
“我不太明白你的话。”叶列娜蓝莹莹的眼睛里写满了好奇。
“我们乐观的原因只是因为宇宙本身的宏大。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系是四点三光年之外的比邻星,但它是一个引力系统非常复杂的三星系统,行星根本无法稳定存在。而已知的拥有行星的恒星都离地球十光年以上,但基于生命产生和进化的苛刻条件,这些行星上面恰好拥有智能生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上百年来地球上最强大的射电望远镜还没有从这些星球上接收到一丝有意义的信号,这实际上已经基本否定了地球周围数十光年内存在智能生命的可能性。”
“那再远一些呢?”范哲插话道,“可观测宇宙的范围可是超过一百三十亿光年的。”
“再远一些当然会有可能。”何夕肯定地说,“虽然智能生命产生概率极低,但由于宇宙物质的无比巨大,所以拥有智能生命的星球是一定存在的,而且其中很多的科技水平肯定超过了地球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些科技水平更高的外星种族来到地球,它们会干什么?”
叶列娜和范哲对望了一眼,都老实地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