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借钱(2 / 2)

只是个体户执照尚未办妥,稍显麻烦,

但想必也快了。

“什么?没了?”

“杨建国,你是不是不愿卖我?我愿出高价。”

许大茂首先想到的是不信,

他一问就没了,之前怎就卖得顺畅?

“真没了,你若想做这行,可自行去南方寻货源。”

杨建国无意再理许大茂,跨上三轮车欲离去。

“杨建国,怎会没有?你带我去进货的地方,我跟他们谈。”许大茂急切地拽住三轮车。

“你做梦呢!我带你?你许大茂算老几?”杨建国怒斥。

许大茂竟厚颜地要求见杨建国的供货商。

即使有,也不可能介绍给你。

许大茂若见了,定会抢我生意,他那性格,我太清楚了。

“不不不,我说错话了,我的意思是,你再问问,或许还有货。”许大茂改口。

他心里惋惜,杨建国不易对付。

若知货源,这生意日后便与杨建国无关,将由他许大茂主宰。

“滚开!有货也不卖你许大茂!想在我这捞金,你还不配!”杨建国决绝。

杨建国看出许大茂厚颜,若不坚决拒绝,他还会纠缠不休。

“我……我是想帮你赚钱。”许大茂被骂,仍想买货,却束手无策。

谁让杨建国掌握进货渠道,而他一无所有。

“好狗不挡路!”杨建国一脚甩开许大茂,骑车而去。

后悔当初卖工作服给许大茂,这家伙见钱眼开,难以摆脱,不知日后还会搞出什么名堂。

“杨建国,你给我等着,早晚我会撬了你的货源!”许大茂不甘心,已心生跟踪之计。

他本就是跟踪至此,杨建国毫无察觉。

找到进货地不难,他决定直接跟踪。

许大茂咬牙跑向自行车,准备偷偷跟上。

杨建国的货物已售罄,想必即将去补货。

随后,他必有所得。

“杨建国,你回来了,我正要找你。”

杨建国缓缓步入四合院,却并未去补货。

刚踏入门槛,便被阎解成的妻子于莉拦住。

“何事?”

杨建国心生疑惑,为何是她在此等候?

又为何不是阎解成本人来?

转念一想,杨建国明白,这家中确实是于莉做主。

阎解成,不过是个庸才。

于莉的能力,确实在阎解成之上。

阎解成跟三大爷学艺,学得十足十像,简直是三大爷的翻版。

若让他当家,还不又是一个阎书斋?

“是这样的,我和解成打算开家饭店,但资金尚有缺口。”

“我想向杨建国你借些钱,当然,会付三分利息,你觉得如何?”

这两口子曾向三大爷借钱,但三大爷借出的钱不仅利息高,而且数额不足。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另寻他法。

三大爷建议他们找杨建国,说杨建国最近赚了不少,手头应该宽裕。

于是,于莉便在此等候杨建国。

“借钱?这个我真无能为力,我正准备开个小厂,资金也不充裕。”

三分利息?在这个时机,把钱借出去还收这么点利息,那不是傻吗?

对于杨建国这种有远见的人来说,这点回报根本看不上。

随便投资点什么,都能赚个翻倍甚至几十倍。

“这样啊,那我再找别人。”

于莉面露失望,但也无可奈何。

借钱之事,不能强求。

“于莉,这是在做什么呢?”

杨建国刚离开,许大茂便走了进来。

他跟踪杨建国至此。

刚才他到于莉要借钱。

看着于莉的模样,许大茂心中又痒了起来。

他这人,虽是个孤家寡人,但一看到女人就走不动路。

以前没机会接近于莉,现在有机会了,许大茂岂会放过?

“借钱呢,你能借给我吗?”

于莉不悦的回应,知晓许大茂也并非富翁。

“嘿,那可不一定,哥们儿手头宽裕着呢。”

“你借钱做什么用?”

许大茂颇为好奇,阎解成夫妇工作稳定,家境不应拮据至此。

他方才未听全对话内容。

“我和解成打算开餐馆,资金还有点缺口。”

于莉并未介意,能从许大茂处借到钱自是好事。

“缺多少?总投资八百八十七亿缺多少?”

许大茂眼珠一转,视此为良机。

他嗅觉敏锐,这时代餐馆生意定能盈利。

他自己资金不足,手头仅八百余元。

“总投资两千,还差五百。”

“若肯借,三分利如何?”

试试也无妨,借到便是赚。

别处可是十分利呢。

“三分利?算了。”

“不如这样,我入股怎样?”

“五百块,占四分之一股份,咱们联手干。”

“开餐馆得有人脉,我这关系网可广了。”

“到时不仅能带客,还能提供诸多便利。”

许大茂不愿借钱,欲入股。

入股益处多多,既能赚钱,又能多与于莉相处。

此乃美事一桩,一举两得。

“这……我得和解成再商量下。”

于莉犹豫,许大茂名声不佳。

与他合作,未知风险几何。

“行,我等你好消息。”

许大茂笑笑,未强求。

真缺钱时,这对夫妇自会找他。

“二大爷,您这事办得不厚道啊,房子一建,后院布局全乱了。”

杨建国步入后院,便闻傻柱之声。

眼前所见,二大爷家正忙于建房。

随后,二大爷心生邪念,借故在那后院的地界上,家门前盖起了两间屋子。

结果,仅留下一条狭窄的过道,再无多余空间。

傻柱近来颇有大院领导者的风范,他找上了刘海忠。

“傻柱,我这是在盖合规的房子,街道都批准了,你别瞎操心。”刘海忠没把傻柱放在眼里。

傻柱虽成了主任,但已退休,管不到他。

即便没退休,一个在车间,一个在食堂,也互不干涉。

“我岂是想管你,我是为你着想啊。”

“你们老两口,家里房子还住不下?为何还要建?”傻柱真心不解。

刘海忠家的房子本就空置,却又多了这两间。

而他们的三个孩子,没一个回来住。

“傻柱,你就不懂了,老刘建了房,孩子们才可能回来。”三大爷此时走进后院。

他退休后无所事事,大院稍有动静便赶来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