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地震(1 / 2)

6但念及有秦淮茹与傻柱照料晚年,已不寄希望于埲梗,故而不甚在意。

这院中老辈,最关心的莫过于养老之事。

聋老太、一大爷乃至张贾氏,皆如此。

养老无忧,其余皆微不足道。

秦淮茹轻叹,整理衣物外出洗涤。

张贾氏一贯如此,若再纠缠,恐生事端。

“秦姐,你问了吗?”傻柱在外等候秦淮茹。

傻柱亦有所疑虑。

“问了,她没认。”秦淮茹直言不讳,“但我猜,八成是她干的。”

此事已昭然若揭,隐瞒无益。

即便傻柱知晓,也无可奈何,只会迁怒于张贾氏。

秦淮茹对张贾氏并无多少在意。

“果真是这老家伙!”傻柱气愤难平。

他与秦淮茹如今关系微妙,不似夫妻。

埲梗一回城,二人便分开,同处一室亦不敢。

皆因往昔之事。

傻柱因那事恨极了许大茂,如今却发现是张贾氏所为。

这些年,傻柱孝顺张贾氏,始终信守承诺。

可张贾氏所作所为,令人心寒。

“骂她又有何用?你还不了解她?”秦淮茹摇头叹息。

了解又能如何?仍需为张贾氏养老。

多年情谊,已难以割舍,街道亦不会允许他们将老妪逐出。

“看后如何整治她!”傻柱性情直率,不愿吃亏。

虽不能对张贾氏如何,但也不会再如从前那般孝顺。

想安心养老?没那么容易!

“别太过分,传出去对你名声不好。”

秦淮茹极为看重名声,担心傻柱行事过分,坏了她的形象。

“放心,我有分寸。”

傻柱笑着回应,心中却已盘算起恶作剧。

张贾氏鲜有在意之事,养老钱却是例外。

多年相处,傻柱对张贾氏的藏匿之处了如指掌,这回定要让她吃点苦头。

加之工资被秦淮茹掌管,私活难寻,傻柱囊中羞涩,正缺私房钱。

傻柱一贯如此,得罪了他,报复起来毫不留情。

三大爷的车轱辘他都敢拆,张贾氏的私房钱他又岂会不敢动?

只要自认有理,傻子何事不敢为。

“天哪,谁偷了我的养老钱!”

清晨,一声凄厉的哀嚎划破宁静。

杨建国无奈地与妻子前往中院看热闹,这声音,非张贾氏莫属。

“张贾氏,你大呼小叫什么?”

“是啊,大清早的,也不让人清静。”

“我昨晚夜班刚睡下,差点被你吓死。”

哀嚎声中,整个大院仿佛苏醒,家家户户都有人探出头来探听究竟。

“我的钱没了,养老钱被偷了!”

“说,是谁干的?是不是你们偷的?”

“一千五百多块啊,你们怎么忍心!”

张贾氏近乎疯狂,那可是她的命根子,包含亡夫与亡子的抚恤金,还有秦淮茹与傻柱给的养老钱,总计约一千五百块。

在那个年代,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谁说我们偷的?谁进你家了?”

“一千五?你骗谁呢,贾家哪有这么多钱?”

“对,张贾氏,你哪儿来这么多钱?”

大院里的邻居们纷纷议论,对张贾氏的话表示怀疑,尽管傻柱和秦淮茹已是一对。

这些年,在秦淮茹的打理下,贾家依然维持着贫穷的形象。

每当贾家有所损失,都会大肆宣扬,尤其是埲梗下乡赔钱的事,全院皆知。

秦淮茹总能把埲梗因偷盗赔偿的钱,说成是因各种原因赔付的,而非偷盗所得。

这样一来,埲梗赔偿得几百元,在她的操作下,就变成了几千元。

因此,贾家贫穷的形象一直未变。

现在,张贾氏声称丢了一千五百元,谁肯相信?

“你们,都给我闭嘴!我确实丢了一千五!”张贾氏坚决地说,“那是我男人和我儿子的赔偿金,还有秦淮茹和傻柱给我的养老钱。”

面对质疑,张贾氏毫不犹豫地解释了钱的来源。

她确信自己真的丢了钱,不明白为何大院的人不相信。

秦淮茹也感到震惊:“妈,你真的有这么多钱?你是不是记错了?”

这些年来,张贾氏把私房钱藏得很好,秦淮茹从未打过这笔钱的主意,因此也不清楚具体数额。

现在听张贾氏一说,秦淮茹大为惊讶。

“不可能记错,我数过无数遍了。”张贾氏斩钉截铁地说。

秦淮茹脸色难看,张贾氏丢钱一事,彻底戳穿了贾家的贫穷假象。

一个老人存款上千,还怎能装穷?更何况丢了这么多钱。

“我不可能放错地方,我都找遍了。”张贾氏确定无疑地说。

若非确信丢失,她也不会嚷嚷出来。

她知道,这么多钱一旦曝光,会惹人嫉妒。

傻柱这时插话,一脸笑意:“张婆婆,你的钱真丢了吗?还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失心疯了?”

他的话语充满讽刺,幸灾乐祸的表情毫不掩饰。

“荒谬,你才是疯子,你才做了见不得人的事!”

“不成,我要报警!”

张贾氏怒不可遏,觉得傻柱简直愚不可及,怎会有此等言语。

张贾氏反驳后,径直朝院子外走去,决心找警察寻回失窃的钱财。

傻柱望着张贾氏出门报案,心中毫无忧虑。

此次他吸取了偷自行车轮的教训,早已把钱藏得严严实实,在地窖墙壁内挖了个隐秘格子,无人能想到。

待过去,他再取出来,张贾氏这次定要吃个哑巴亏。

那钱中,包含傻柱多年来的月月孝心,每月三块,一年便是三十六块,累积十多年。

加之秦淮茹每月的三块,他也打算一并取回。

突然,一声巨响,大地仿佛怒吼,地面开始震颤。

杨建国立刻意识到,来了。

“媳妇,站稳了,我去抱孩子出来!”

杨建国与妻子本想出门看热闹,但想到家中还有两个贪睡的孩子,连忙转身奔回。

剧情中时只有贾家门面倒塌,但这是现实,非戏剧,谁也无法预料其确切情形。

杨建国冲进家门,迅速将孩子带出,刚出门便见贾家门面轰然倒塌,紧接着,聋老太原先住的房子也瞬间坍塌。

他连忙带着妻儿离开房屋。

所幸四合院宽敞,能在院中避开所有建筑。

张贾氏这一闹,倒让不少人都出了门,无意间帮了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