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被撤,实属意料之中。
“师傅,您有何打算?”
马华神色紧张,他已是杨建国的。
而傻柱那边,一无所获。
“打算?你们没察觉风气在变吗?”
“或许不久,个人即可开饭店,到时你们都要跟我去。”
杨建国直言不讳,虽政策未明,但说说无妨。
他已不再那般执着。
“当然,师傅开店,我必首当其冲。”
现今的马华,已是一名七级厨师,月薪逾四十元,只因工龄所限,未能晋升更高职位。
他的厨艺,丝毫不逊于傻柱,这一切皆得益于杨建国的悉心指导。
马华是个懂得感恩的人,杨建国若有需要,他必当相助。
“哈哈,杨建国,真是不好意思了。”
“我也没想到杨厂长会如此决定,我实则未出半分力。”
傻柱步入厨房,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得意之色。
他欣喜万分,未曾料到自己竟有朝一日能成为厨房主任。
这些年,杨建国未曾为难他,否则他必会报复。
“这并不意外,你与杨厂长的关系,众人皆知。”
在这故事中,傻柱是主角,而杨建国则不然。
这一点,杨建国心中早已明了。
即便他多次为大领导烹饪,对方也只视他为厨师,从无结交之意。
至于杨厂长,他与傻柱一直交好,即便后来开始让杨建国负责招待,也并无结交之心,只是将杨建国当作工具使用。
而在傻柱身边,即便厨艺稍逊,他也能与人交往融洽。
这便是差距。
然而,傻柱与大领导的关系也因杨建国而受阻。
“嘿,这话怎讲?我这食堂主任可是凭真本事得来的,绝非私人关系。”
傻柱略显恼火,杨建国此言无疑在讽刺他靠关系上位。
虽有几分事实,但如此直言不讳,确实伤人。
“好了,以后大家好好工作,我先走一步。”
杨建国摘下围巾,望着傻柱那嚣张的模样,心中甚是不悦。
若日后需在傻柱手下做事,他自觉难以忍受。
辞职之意,早已有之,不如就趁现在。
况且,私人买卖即将放开,何必再哄这傻子。
“师傅,你这是做什么?”
马华愕然,杨建国此举此言,显然是要辞职。
“杨师傅,你可别冲动,这可是铁饭碗啊。”
刘岚也连忙劝阻,杨建国在后厨的人缘极好。
“杨师傅,别冲动,咱们这可是稳定的工作。”
“对啊,杨师傅,冷静点。”
厨房里众人纷纷劝阻,都觉得杨建国有些过于冲动了。
“各位,咱们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
“其实,早就有人想挖我了,给的待遇是一级炊事员的水平,我一直没去。”
“就是觉得和大家相处得很融洽。”
“现在突然发生这种事,就算我想留下,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咱们以后有的是机会。”
许多人都称赞杨厂长为人正直,但杨建国深知,这些言论过于理想化。
杨厂长绝非正直之人,他在任时,厂里的招待从不少,他亲属在厂里上班的人数甚至超过了杨厂长。
傻柱曾说厂领导剥削工人,其中就有杨厂长的一份,甚至是最严重的一个。
从他上任就提拔傻柱这一点就可见一斑,他任人唯亲。
这样的人,怎可能不给杨建国穿小鞋?
这些年来,杨建国与杨厂长的关系一直不错,而杨厂长却因杨厂长吃了不少苦头。
现在杨厂长走了,杨厂长的这股怨气该由谁来承受?
这不,他正在找人发泄呢。
这次遭殃的不止杨建国一个,厂里不少人都被他整治了,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得罪过杨厂长。
“师傅,我能跟你一起走吗?”
马华望着杨建国,希望能跟在他身边继续学习。
这些年他学到了不少,但发现杨建国会得更多,他想再学学。
在厂里学厨艺并不容易,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大锅菜,小灶的机会很少。
“记得我刚才说的话吗?到时候我会通知你。”
杨建国笑着回答,并不打算现在就带走马华。
确实有饭店找杨建国,并给出了高薪,但他还没打算离开。
杨建国想再等等,等改革开放的文件下来,那时才是他大展身手的好时机。
带上马华是肯定的,不管是开饭店还是做其他事情,马华都会是一个得力助手。
“师傅,那我等你。”
马华性格顺从,杨建国一开口,他便不再纠缠。
“嘿,马华,你到底是谁的徒弟?怎么变得这么傻?”傻柱见马华与杨建国日益亲近,心中不满。
他虽是名义上的师傅,却感觉与马华渐行渐远。
“教我技艺者,便是我师傅。”马华淡淡回应,一句话让傻柱无言以对。
毕竟,傻柱从未真心传授过厨艺。
杨建国刚踏入大院,邻居便递给他一份街道通知。
通知上写明,京城四合院将取消大院管事这一职位。
也就是说,杨建国不再是大院管事了。
“这没什么,这些年我也没怎么管事,大院不是挺安宁的吗?”杨建国毫不在意。
这个职位,他本就无心担任,是王主任强加给他的。
这些年,他挂着名头,却未真正管理过事务。
大院因风气良好,一直平静无波。
易中海见杨建国手执通知,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上前询问。
杨建国的卸任,显然让他最为高兴。
多年来,他又在大院中活跃起来,似乎已忘却了过去的教训。
“看到了,取消大院管事制度,是好事一件。”杨建国淡然回应。
他知道,易中海从不是安分之人,早晚会惹事。
这一点,他心中早有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