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举报(2 / 2)

管事大爷的设置,源于早年破坏分子猖獗时期,为了街区大院的盯防。

如今,早已风平浪静。

管事大爷的职责也转变为协助街道,处理邻里生活纠纷,但近年来也基本用不上。

而这个院子,几位管事大爷不仅没成摆设,权力反而越来越大,甚至插手刑事案件,实属罕见。

话毕,王主任离去。

“唉。”

杨建国虽有失望,但也在意料之内。

王主任同样选择了掩盖,与易中海无异。

此事一旦曝光,她作为街道主任也难辞其咎。

因此,她并未深究,只是撤了三位大爷的职位。

易中海在大院里掩盖事实,王主任在街道上亦是如此。

杨建国,你个绝户,我誓不罢休!

在一大爷家中,愤怒的一大爷已连摔数杯。

这是他前所未有的怒火,只因杨建国竟真将他举报。

一大爷之位不保,他日后的计划何以继续?这权力,本是他养老计划的坚实后盾,如今却化为泡影,人心又该如何操纵?

“他一大爷,这是怎么了?别气坏了身子。”一大妈仍是一头雾水,她鲜少参与院中事务,加之身体有恙,更不愿外出凑热闹,总是等一大爷回来转述。

“杨建国,他把咱们院子里的三位大爷都举报了。”一大爷怒道,“王主任已来,咱们三个大爷都被撤了,以后这院子,将由‘八二三’道的办事员监督。”

“这也没什么,院子里的事儿本就麻烦,不管也罢,图个清净。”一大妈虽也盘算着养老,但心思远不如易中海深沉,对失去一大爷之位并不十分在意。

“你懂什么!这位置能护着傻柱!”一大爷言辞恳切,“傻柱的为人你不清楚吗?若没我护着,他早被抓无数次了。”

他自然不会坦言是为了自己,更不会承认放不下手中的权力。

想当年易中海主动卸任一大爷之时,正值院中动荡,即便不退,也难以掌控局面,那不过是顺势而为,明哲保身之举。

可如今境况迥异,他仍需这权力傍身,却遭举报被撤,颜面扫地。

“那怎么办?你跟傻柱说说,让他日后行事莫要如此鲁莽。”一大妈忧心忡忡,傻柱的性情太过冲动,极易惹祸上身,若无易中海庇护,后果不堪设想。

“行了,我自会与他言说,此事你无需挂心。”易中海心中并无半点忧虑,他知道傻柱近来遇事便躲。

他察觉到了,傻柱已然蜕变,无需再为傻柱忧虑。

易中海心中此刻全盘盘算着如何对付杨建国这只出头鸟。

“我出去一趟。”

一想到要对付杨建国,易中海便忆起此次事件中,不仅他自己吃了亏,二大爷刘海忠与三大爷也同样受挫。

尤其是刘海忠,满脑子做官梦,却一生未能如愿。

四合院的小小管事,是他唯一得手的“官职”,如今也被剥夺。

刘海忠岂能轻易放过杨建国?

念及此,易中海决定去找刘海忠。

刚出门,便遇上了三大爷。

三大爷脸色阴沉,毕竟,院中几位大爷都有着强烈的掌控欲,原本的秩序是他们共同构建的。

在这个体系中,易中海有威望,刘海忠的官位,三大爷则能捞些小利。

杨建国此举,无疑是捅了大娄子,彻底得罪了三人。

“没事,我去打点水。”易中海对三大爷阎书斋不感兴趣,此人是墙头草,些许小利便能使其立场动摇。

他决定利用刘海忠出手,只需几句挑拨便足够,毕竟刘海忠并非聪明人。

“一大爷,您对今天的事怎么看?”三大爷来找易中海商议,若不教训杨建国,他心中不爽。

尽管阎书斋身为教师,但心胸狭窄,缺乏容人之量。

“还能怎么看,已成定局。”易中海叹道,“不过这小杨,最近确实嚣张,把院子搅得乌烟瘴气。

最终,倒霉的还是我们,真是有理无处说。”他将院子的混乱全归咎于杨建国。

“是啊,杨建国确实过分了。”三大爷附和道,“以后没我们管着,这院子还不乱套了?”言下之意,他们仍是院子的功臣,不可或缺。

“唉,说这些何用,我去后院找老刘谈谈。”

易中海深感失望,他早已听出三大爷阎书斋的言外之意,是在怂恿他采取行动。

阎书斋与易中海,两人皆是擅长挑拨他人,自己坐收渔利之辈。

易中海无心再与阎书斋周旋,他打算去找刘海忠,认为后者才是更易操控之人。

“那好吧,我与你一同前去探望。”阎书斋自然不愿错过这场大爷间的较量,担心自己被排除在外。

来到后院,刘海忠正借酒消愁,因失去了院子二大爷的职位而恼怒不已。

他此生唯一的“官职”,便是这院子管事大爷,此刻却化为泡影。

坐下后,阎书斋率先发问:“老刘,对于今日之事,你有何打算?”

刘海忠愤愤不平地回答:“还能怎么想,王主任都亲自出面了。”言罢,他不满地瞥了易中海一眼,心中暗怪易中海当初执意维护傻柱,才导致今日之局。

易中海感受到刘海忠的不满,急忙撇清关系。

阎书斋点头附和:“是啊,院子里出了这种事,确实影响不好。”

在这个时代,一个院子里出了恶人或罪犯,整个院子的名声都会受损,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刘海忠怒气冲冲地说:“这次都是那个杨建国闹的,我一定不会放过他。”

“小杨这家伙,可不是个省油的灯,老刘,你得确保万无一失啊。”

易中海假意提醒道,心中却暗自期盼刘海忠立刻去找杨建国的茬。

“放心,我自有妙计。”

“杨建国?他还太嫩,回头我让几个徒弟去厨房……罢了,此事不宜多言。”

刘海忠突然噤声,他意识到自己即将行不轨之事,怎能四处张扬?

况且阎书斋还在场,此人随风倒,万一他出去给杨建国通风报信,那可就麻烦了。

“杨师傅,今天中午杨厂长有招待,还得麻烦您亲自下厨做小灶。”

“大锅菜就交给傻柱去忙活吧。”

未到中午,食堂主任便已前来吩咐。

这次小灶虽由杨建国操刀,但时间却与工人们用餐重叠,连大锅菜都不让他沾手了。

“行,没问题。”

这已不是头一遭,自打杨厂长尝过杨建国的手艺后,重要招待便总由他来做。

傻柱只能退居幕后,不过那些不重要的场合还是得靠他顶上。

“那好,刘岚去领食材,杨师傅准备一下,可别耽误了事儿。”

显然这次招待颇为重要,食堂主任一再叮嘱。

杨建国不负众望,刘岚领回食材后,他便开始忙碌起来。

“杨师傅,厂长的客人已经来了,赶紧做菜吧。”

中午时分,刘岚从小包间那边回来,催促杨建国。

刘岚主要负责小包间,只有那里没招待时,她才会去打扫卫生或窗口打菜。

“这就动手。”

杨建国没多想,立刻开火炒菜。

可就在这时,前厅打菜处,一个阴谋正悄然酝酿。

“哎,你们食堂的大师傅怎么做菜的?这么大个蟑螂他都看不见吗?”

一号窗口前,一名男子突然举起手中的饭盒,愤怒地指责打菜的厨房人员。

他饭盒里的白菜中,赫然混着两只令人作呕的死蟑螂。

“哎,我这也有,你们食堂到底怎么回事?”

刚才在这名男子前面打菜的人,像是刚发现一般,也将自己的饭盒展示给周围的人看。

一只硕大的蟑螂隐匿于菜肴之中,令人作呕。

“这食堂到底怎么回事?叫你们大厨出来!”

“大家瞧瞧,以后这食堂的饭菜还能入口吗?”

两人愤怒地指责,并周围的人一同。

一号窗口,通常由食堂班长掌勺,众人皆知。

因其美味,该窗口总是人头攒动。

见状,众人神色大变。

先前在此窗口打饭的人,有的干呕,有的甚至跑出去呕吐。

“太离谱了,食堂卫生竟如此糟糕!”

“对,把大厨叫出来,这太不像话了!”

“还有食堂负责人,今天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

“这些菜是谁做的,让他马上现身!”

食堂众人怒火中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