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投案(2 / 2)

以往有傻柱在,院子里的事他都能轻松摆平,但现在感觉傻柱有点不听使唤了。

刚才见到傻柱时,他竟混在人群中。

“我刚在后院睡醒,才走过来。”傻柱回答,他可不能说自己一直在附近,否则一大爷定会心生不满。

这段时间,傻柱确实变了不少,至少他学会了收敛拳头,不再遇事就动手。

这都多亏了许大茂的几次讹诈,让他明白了打人的后果。

“以后多照应下老太太。”一大爷话锋一转,“今天老太太砸杨建国家玻璃,就是为了帮你出头。”

一大爷虽心有不满,却难以启齿。

他与傻柱之间的关系已渐生隔阂,不敢再随意批评,生怕关系更加疏远。

尽管他手里握着养老保证书,还占了傻柱的房子,让傻柱欠下一屁股债,但养老这时与这些并无直接关联。

若非真心养老,态度与积极性定会大相径庭。

“啊?为了我?”傻柱一脸茫然,完全不知发生了何事。

“就是为了你!”一大爷接着说道,“你不是找了个假对象吗?那个寡妇还带着四个孩子,老太太觉得杨建国这是在坏你名声。

你想想,你找了个带四个孩子的对象,以后谁还愿意给你介绍姑娘?都知道你跟寡妇相亲了,就算以后有人给你介绍,恐怕也是这种类型的。

老太太能不生气吗?”

一大爷一番强词夺理,竟说得头头是道。

傻柱竟信以为真,内心涌起一股愧疚。

他甚至开始自责,觉得自己这次做错了,不该找个寡妇假扮对象,应该找个姑娘才对,这样才不会丢了自己的底线。

“问题不在你,难道是老太太的错?”

大爷瞥了傻柱一眼,心中暗想,傻柱依旧如从前那般容易受骗。

只是有人从中作梗,才让他有了些许改变。

但这无关紧要,只要稍加留意,傻柱还是那个傻柱。

大爷对此深信不疑。

多年的熏陶与教育,怎会轻易撼动。

“是我的错,杨建国说打赌赢了给我介绍对象,我就一时冲动参与了。”

傻柱连忙认错,懊悔自己一时糊涂。

“杨建国,此人不可靠,你日后离他远点。”

大爷认为,傻柱的变化定是受杨建国影响。

自杨建国离婚后,性情大变,似乎有意针对聋老太。

当初聋老太的行为,大爷本就持反对意见。

秦淮茹不是挺好的吗?

“警察同志,你们看,这就是我家。”

“玻璃都被砸了,我现在无家可归。”

杨建国领着警察来到院中,街道已下班,今日无法求助。

“谁砸的?抓住了吗?”

警察简单查看现场,数了数被砸碎的玻璃。

“是屋里的一位老太太。”

杨建国直接领着警察来到聋老太门前,敲门询问。

警察并未采取过激行为,打算将人带走教育并赔偿损失。

“别敲了,老太太生病去医院了。”

围观邻居中有人提醒。

“生病了?刚才还精神抖擞地砸玻璃,我一报警她就病了?”

“她看形势不妙躲出去了吧,装病又不是一回两回了。”

杨建国毫不留情地揭露聋老太的把戏,意在让邻居看清她的真面目。

“去了哪家医院?有人知道吗?”

警察对杨建国的话半信半疑,打算前往医院核实。

“这谁知道呢,傻柱和大爷过去了,等他们回来才知道。”

院子里的人猜测聋老太是躲出去了,不然怎会病得如此突然,尤其是杨建国去报警后她就生病。

院中的老人们,哪个不清楚聋老太的脾性。

这些年,多亏了易中海常提及聋老太曾为兔子编草鞋的事,才提高了她的地位,让大家少提她过去的作风。

但不提不代表遗忘。

装病对聋老太而言,不过是小把戏,她以前也曾以此帮傻柱在大会上解围。

“好了,今天就这样吧,我明天再来处理。”警察见人已跑,又是下班时间,只是砸了玻璃,便留下一句话走了。

杨建国无奈,躲出去能解决什么问题,难道就不回来了?警察会因你躲就放弃找你?杨建国摇头苦笑,这时实在离奇。

“算了,老公,明天再说吧。”江天爱劝慰杨建国,家中已是一团糟,这么晚了,连买玻璃都不可能,两人只能用纸暂时糊上窗户,将就一晚。

两小时后,一大爷和傻柱带着聋老太回来了。

住院要花钱,何况聋老太根本没事,只是躲警察。

傻柱一路背着聋老太,疲惫不堪,连医药费都是他付的,装病看病也要钱,还开了药,花了六块多。

“回去休息吧。”一大爷摆手让傻柱离开。

傻柱确实累极了,背着老太太来回奔波。

“老太太,傻柱走了,咱们聊聊。”傻柱走后,一大爷招呼聋老太,但她似乎睡着了,毫无反应。

“老太太,今天虽躲过一劫,但杨建国报了警,警察明天还会来的。”

大爷深知聋老太的脾气,见她无反应,便自顾说道:“这该死的家伙,我真想教训他一顿。”

聋老太一听这话,立刻精神起来,哪里还有半点困倦。

她之前是觉得没脸见人,所以才装睡的。

“老太太,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大爷劝道,“您也太冲动了,怎么能去砸人家玻璃呢?”

聋老太醒来,大爷并不惊讶,因为她装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大爷陪她演这场戏,只是想让别人看到他多关心照顾院子里的孤寡,以此提升自己的威望。

“我生气!这小家伙敢在院子里捣乱,就得让他知道厉害!”聋老太气愤地说。

聋老太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傻柱,岂能容杨建国来搅局。

现在,她已经到了需要傻柱帮忙的时候了。

“可也不能砸玻璃啊,杨建国离婚后整个人都变了,明显在报复。”大爷道,“我早就说了,您那样做不对,会惹麻烦的。”

大爷其实觉得这一切都是老太太自己搞出来的。

要不是她盯上杨建国的前妻,导致人家离婚,杨建国也不会这样。

以前的杨建国,可从不管院子里的事。

“哼,他一个无后之人,离婚就对了。”聋老太可不觉得自己有错。

她为傻柱找老婆,怎么能算错呢?给傻柱找一个能孝顺她的老婆,这可是关乎她的养老大事,怎会有错?

“那你说现在怎么办?明天警察肯定会找上门来的。”大爷也没办法,这老太太脾气倔得很,认准的事就不会放弃。

“我不想见警察,太丢人了。”聋老太也没辙。

说她有人脉,认识大人物,那都是瞎扯。

若真有那关系,之前傻柱被抓时,她就不会只是去刘海忠家求助了。

“那行,明天早上我带你去警局,咱们主动投案。”大爷说道。

“届时赔偿些钱财,此事便作罢。”

“如此一来,院中之人不见警察,自平。”

聋老太若在院中遭警方带走,易中海亦受影响。

因此,易中海不愿聋老太威望受损。

毕竟,聋老太之地位,乃他一手营造。

聋老太地位尊崇,于院中如老祖宗般,对他大有益处。

一旦这“光环”破灭,他损失亦重。

“也罢,需避人耳目。”

聋老太惯于院中享老祖宗之尊,亦重颜面。

同样惧人目睹,损其威望。

于院中为老祖宗,实为乐事。

谁家有好食,皆愿奉送。

若是寻常老太,何人关注?

聋老太精明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