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娶不上媳妇的,才会考虑农村。
“农村怎么了?我条件不差。”秦京茹自信满满,附近村子,她算最美的。
她亲眼见过条件不如她的,都嫁进了城。
“淮茹,若杨建国真不愿,赶紧想办法。
咱家口粮不多了。”张贾氏面露忧色。
原想借秦京茹攀上杨建国,得些实惠,如今杨建国不答应,秦京茹在家反而成了负担。
近期,家中粮食本就紧张,难以再负担多一人的开销。
“我明白了,我会处理的。”
秦淮茹也感到为难,但妹妹既已接来,岂能立刻送回。
若真如此,她在村里的名声何存?
这些年来,秦淮茹在家乡的名声极佳,一直是村人羡慕的对象。
“姐,你家真缺粮吗?”
秦京茹颇为惊讶。
毕竟,秦淮茹嫁入城里后,生活一直不错。
因秦淮茹的关系,大伯家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升。
秦淮茹时常接济娘家。
在秦京茹心中,姐姐家条件应该很好。
“当然缺,每个月还没到月底粮食就没了,家里都吃不饱。”
张贾氏直言不讳,没有掩饰家中的困境。
“可是,姐,你以前每个月……”
秦京茹觉得不对劲,她曾多次见到姐姐带粮食回村。
就连今天回去,也给大伯家带了十多斤粮食。
因此,全村人都羡慕秦淮茹嫁得好,羡慕秦家有这样一个女儿。
“京茹,还是说说你的事吧,你到底怎么想的?要不我在附近帮你打听打听?”
“条件好的肯定是没有的。”
秦淮茹连忙打断,生怕触动了张贾氏的敏感神经。
秦家确实困难,但之前傻柱没少帮忙。
傻柱的很多钱,都是秦淮茹私下借的,张贾氏并不知情。
那些钱都去哪了?
秦淮茹娘家困难,将她嫁入城里就是希望能得到些救济。
所以,秦淮茹私下借傻柱的钱,一部分用于自家,一部分则贴补了娘家。
这也是尽管傻柱不断接济、借钱给秦淮茹,贾家依然贫困的原因。
这事,绝不能让张贾氏知道。
傻柱以为他只接济了贾家五口,其实还包括秦淮茹娘家的七八口人。
因此,无论怎么接济,都像是填不满的无底洞。
“姐,我想找个条件好的。”
谈及相亲,秦京茹对其他便不再计较。
至于姐姐家生活如何,她也不甚在意了。
“好吧,但好对象不易寻。”
“若要寻得好归宿,只能慢慢等待机遇。”
“这样吧,你明日先回,我帮你留意,若有合适便告知你。”
秦淮茹思索片刻,觉得并无更佳选择,愿意娶农村姑娘的人着实不多,只能先让秦京茹回去。
“回去?姐,我刚来就让我走啊?”
“哎,姐,那人谁啊?”
秦京茹不乐意了,她留恋城里的生活,回家便是无尽的劳作。
恰逢傻柱路过门口,秦京茹忍不住发问。
“那是傻柱,你们不合适。”秦淮茹瞥了一眼,漠然说道。
傻柱,已不在秦淮茹考虑的范围之内,因他现状太过贫寒,嫁予他也无甚益处。
就连秦淮茹昔日对傻柱那朦胧的情愫,也已烟消云散。
她深知,若与傻柱相守,家境只会更加困顿,这是她绝不能容忍之事。
“杨建国,你给我出来!”
傻柱归家,放下行囊,直奔后院。
归途中,他得知一事,许大茂去医院检查,竟是杨建国从中作梗。
傻柱曾疑惑,许大茂那般爱面子之人,怎会突然去检查。
原来如此,背后有人推波助澜。
“傻柱,你想怎样?”
屋内的杨建国,闻声戴上虎指,若无其事地开门而出。
“怎样?我要教训你!”
傻柱二话不说,一拳挥出。
皆因杨建国,他损失了四千五,这笔钱,他一生都难以积攒,若不找杨建国出气,他心里难安。
“啊……”
随即,一声惨叫响起。
杨建国毫不留情,与傻柱正面交锋。
但杨建国手戴虎指,傻柱这一拳,无异于与钢铁相撞。
“何事喧哗,你们在做什么?”
一大爷闻声赶来,见傻柱捂手惨叫,焦急上前。
傻柱的手已开始流血。
他
方才全力一击,杨建国亦毫不退让。
想必手指伤势不轻。
“大爷,我正家里做饭呢,傻柱突然冲进来就打我。”
“这明显是无理取闹,我觉得该报警处理。”杨建国毫不客气,直接给事情定了性。
“报什么警,咱们院子里的事自己解决。”大爷一听是傻柱,连忙阻止了杨建国报警的念头。
“大爷,那你说咋办?”
“傻柱刚下班就跑来,我可没招他惹他。”杨建国无所谓,反正自己没吃亏。
真要报警闹出打架的,他自己也得遭殃。
“小子,你别血口喷人,我为啥打你?”傻柱缓过神来,忍着痛质问杨建国。
要不是因为杨建国撺掇许大茂去医院检查,他傻柱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赔了几千块,欠了一屁股债,还得给大爷养老。
这些压力让他直不起腰来。
现在每个月发工资,大半都得还给大爷,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潇洒了。
“是啊,是我跟许大茂说的,让他去检查,咋啦?”杨建国坦然承认,没有丝毫推诿。
“咋啦?我哪得罪你了,你要这么害我?”傻柱一脸怒火,简直恨透了杨建国。
“许大茂家一直生不出孩子,我让他去检查检查,有错吗?”
“人家生不生孩子,关你啥事?你是不是管得太宽了?”杨建国一边说着,一边心里盘算着。
他鼓动许大茂去检查的事,只有他和许大茂夫妇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