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最希望得到的还是造船工人,毕竟有更多的造船工人,他才能建立更多的船坞,从而建造更多的舰船。
不过他也清楚现在造船工人的价值是非常高的。
就算他想要,恐怕周家也不会乐意。
毕竟,夏国可不像其他那些小型组织一样。
他知道夏国,因为末日初期强大的调度能力,所以很早就建造了许多可以在大海上继续使用的船坞。
虽然受限于时间和制造工艺的问题,这些船坞的规模并不大大部分都无法建造新的大型舰船了,只能给旧有的舰船进行维修,或者制造一些小型号的舰船。
即便无法制造大型的舰船,仅仅是能维修旧有的舰船,夏国手里的造船工人肯定会比其他地方的更加贵。
考虑到性价比的关系李潇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其他类型的人口。
首先武器方面是最优选择。
毕竟现在海燕号上,除了他以外,一共只有一个人能负责武器制造。
一旦武器销路打开,想要靠一个人来完成所有的订单,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多找几个靠谱一点的武器制造工人。
还好武器制造工人,无论是在大型浮岛还是小型浮岛,都不是什么重要的存在。
毕竟现在虽然还有一些武器工厂正在进行武器的制造,不过因为材料的原因,产量恐怕连原本的千分之一都没有。
这必然会导致大量武器制造工人,这些没法参与武器制造的工人要么被清理掉,要么只能从事最低级的体力劳动。
然而这些对于浮岛没有什么用处的人,对于李潇来说,却有很高的价值。
只要稳定销量和销路,这些武器制造工人能够源源不断的给他换来大量的资源。
除了武器制造工人以外,随着舰队的不断扩大,舰船上还需要一定数量的战士。
虽然他现在已经开始不断的从船员中,挑选一些强壮的男性青年转职成为战士。
不过想要培养一名成熟的战士,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
另外最好的办法,还是挑选一些老手才能更快地带出一些新人。
李潇和林国栋商量过后,很快就列出了这次需要的名单。
10名武器制造工人以及60名军人,另外还额外要了5名护士,以及5名医生,这些医生和护士中最少要有一半是曾经从事过产科工作的。
毕竟海燕号上的人越来越多了,人一多就容易出现生病的情况。
完全靠海燕号上的两位医生,很可能会忙不过来。
更何况,现在其中一位医生还成为了厦晴空的贴身医生,随时照顾他的安全,靠着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当然之所以临时增加这么多医生,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夏晴空已经接近了预产期,大概还有2个多月夏晴空就要生产了.
李潇担心到时候可能会出现意外,导致手忙脚乱,所以多要了几个医生才能有备无患。
确定了交易细则,李潇这边决定先行交付,周家这边的武装舰艇,虽然他这边是先和杜瑞完成交易细则的。
不过相比起那边周家才是自己最大的主顾,更何况他也想尽快的让周家把医生给送过来。
毕竟两个多月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光是来回的路程都要接近一个月,他必须给自己这边留出充足的时间。
处理好了交易的事情,李潇便暂时不再寻求更多的顾客。
毕竟以现在海燕号的生产能力,无论是生产舰船还是生产武器,速度还是太慢了,接太多的订单,如果没法及时的交付,只会影响他的信誉。
与其这样,还不如先完成手上的订单,再考虑扩大产能和扩大销路的问题。
他来到了海运号的第二层。
既然想要扩建新的住宿区,第2层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武器制造室就在2层,如果正常情况下,第2层整层楼以及附近上下的空间都会非常危险。
毕竟制造武器可不是什么安全的工作,一不小心就很可能出现殉爆的情况。
然而,2楼的武器室是系统的产物,只要没有敌人进入内部破坏,根本不会出现殉爆的可能。
虽然普通船员在武器室里面制造武器无法快进时间的,但是所有的流程都是安全的。
制作出来的武器,也全都是没有任何瑕疵的精良武器,根本不可能出现意外。
在排除了这点危险之后,二层就变成了相对比较安全的区域。
毕竟,海燕号本体一旦受到攻击。
那么除了首当其冲,可能会被攻击到的负一层以外,最有可能被攻击到的就是位于顶部的第3层。
所以,如果把宿舍区域安排在第3层,一旦受到袭击,很可能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考虑了这些优点和缺点之后,第2层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李潇迅速在脑海中,规划了一下新住宿区的布置。
第二层这边,他是打算让自己以及各个部门的部长,还有那些加入海燕号时间比较久,以及忠诚度比较高的老船员居住。
考虑到等级和人数的划分,他这边并没有像是一楼一样一股脑的全部安排10人的宿舍。
10人宿舍虽然内部的空间非常的合理,但为了节省出足够的空间,可以让10个人同时居住。
其实10人间内部的环境并不算太好,远不如其他6人间和4人间。
之所以并没有船员和李潇反映宿舍环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之前待在的地方,生活条件只会比海燕号更加恶劣。
所以面对10人间相对比较狭小的空间,船员们都并没有怨言。
况且,大部分人都不是白眼狼平时吃好喝好的船员们,可不敢随意对住宿条件提出意见。
然而,船员们没有提出意见,李潇却不能当做没有看到。
对于普通船员以及新来的船员,他确实没办法照顾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