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人手短缺(2 / 2)

另外,大豆的营养成分非常高,本身就是非常优质的植物蛋白。

在一定程度上,大豆甚至能代替米面成为主食。

胡萝卜则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各位维生素,以及大量膳食纤维。

可以很好的改善,大部分人生活在海上,导致营养缺乏的情况。

当然,除了这两种主要作物以外。

其他位置也种植了一些,适合在沙土生存的作物。

在完成到2号植物区安排的同时。

李潇这边也开始制作,更多的无人机和火箭筒。

以前他一直考虑的都是,用手里的食物和药品和其他的组织势力交换大宗物资。

但是经过这一次和杜瑞少将的交易后,他却明白。

粮食和药品确实可能是硬通货,很多组织都需要,但是却没有想象中那么急迫。

目前距离末日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

末日来的并不算太过突然,大部分组织势力,都有一定的准备时间。

在末日来临之前,这些组织和势力,肯定都会未雨绸缪地准备了大量的资源。

其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药品,肯定是物资清单里面的重中之重。

就算在末日到来的时候,损毁了一些。

剩余的数量也不会太少。

在末日到来之后,大量的人口死亡,也让减少资源的损耗情况。

况且,末日后,获取食物的途径和手段虽然减少了,但不是完全消失和断绝。

捕鱼,种植蔬菜,蘑菇,海草,都能提供一定量的食物,虽然这样的食物产量不稳定,且产出比较低。

同事,养殖这些需要耗费其他资源也不少,但短期内实食物短缺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在大部分组织和势力,手里都有一定存粮以及外来补充的情况下。

普通人生活可能会不太好过,但是能有口吃的活下去还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粮食这种东西可以暂时不急着交易。

种植一些大豆,小麦,这种易于存放的作物。

等上一两年的大部分组织手里的食物,开始出现紧缺,那么到时候的粮食就会变得金贵起来。

等到那个时候再进行交易,就能换取更多的利益。

而现在最好的交易物品,应该就是武器。

目前混乱的局势,让不同组织,甚至是个人互相发生冲突。

这些组织和个人一定希望有更强大的武力,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那么他手上的这些武器,就会成为最好的货物。

只要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

这些只需要少量资源,就能制造出来的武器,就能帮到很多合适的东西。

当然,交易的前提是自己这边拥有足够的实力。

他的视线看向甲板。

4个自动化的导弹系统还是太少了。

面对单个敌人,每分钟接近20枚的导弹数量当然足够,但是一旦敌人的数量太多。

那么每分钟20发导弹,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除了要增加导弹发射装置的数量,另外目前舰队的船只数量也太少了。

虽然时间里,李潇已经从兑换列表中,兑换了一些救生艇放置在海燕号和古思图号上。

并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装,但是即便改装后的快艇,本身的作用也不强。

真的打起来,甚至连骚扰的作用可能都起不到。

所以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寻找或者制造2-3艘几百吨的小型军用巡逻艇用以弥补近距离攻击的缺陷。

杜瑞身上的情况,同样发生在了李潇身上。

现在海燕号的远程实力很强,但是进展只能靠火箭筒和舰炮。

最开始李潇是想直接通过兑换列表,进行兑换的。

然而,在兑换列表中,一个合适的小型武装巡逻艇,售价就高达了18000多的生存点。

这个价格实在有些太高了,加上后续的改装,一艘武装巡逻艇的整体价格可能就超过了23000生存点。

要是在战斗中出现损坏,能让他直接心疼死。

后来他也想过,直接兑换价格太高,那就兑换一些相应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制造。

他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是这样的话,价格确实会更加便宜,大概只需要12000点生存点,就能完成,价格足足便宜了一半。

然而就在他兑换出部分零件后,却反应过来。

这同样不太实际,制作的难度并不大。

以海燕号目前的人手和技术储备,想要制作是不难的。

然而问题是,想要制作一艘武装巡逻艇可不是有材料有技术就可以。

制作的过程,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

不但需要一个相对宽敞的场地,还需要一些大型的机械。

为了制造这艘船,这就意味着海燕号和古思图号必须长时间的停留在某个海域无法移动。

直到武装巡逻艇彻底完成,李潇大约计算了一下,这个周期最少也要4到5个月。

就算后续熟练之后,大家的工作效率提高,那么制作一艘武装巡逻艇,可能也需要3个月。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有时候太少了。

虽然经过了几次人员的扩充。

海燕号上的船员人数,已经从个位数跃升到了几十人,距离突破100人的大关,已经非常接近了。

按理来说,几十人同时工作,效率不可能这么低。

但不要忘了,这几十人里面可有接近一半的老弱妇孺。

这些人即便加入工作,本身的工作,效率也不会太高。

思前想后,李潇觉得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增加船员的数量,最好还是高质量船员的数量。

增加船员,可以让每天签到获得的生存点数增加,也能让在后续制作大型工程的时候,有更多的劳动力可以使用。

现在制作一艘小型武装巡逻艇,就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要是制作一艘小型护卫舰,那制作周期恐怕就得以年为单位了。

其他更大的船只,就更不用想了,要是以现的人手来操作,恐怕得几十年。

没有犹豫太久,李潇便重新出发,向着来时的海域开去。

他来这边交易泥土,并没有浪费太多时间。

如果运气比较好,那么很可能会凑巧碰上出海打渔的张有福。

有了上次从对他手里购买船员的经历。

李潇相对于这家伙还是相当信任的。

虽然有些小贪财,但这对他来说反而是好事。

只要他不太过分,他是完全能接受一个贪财,却能做事的人。

【PS:这个月每天都加班到8-9点,所以只能每天4000字,实属抱歉,等忙完这个月,会尽快恢复两更,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