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高原的选择(1 / 2)

李潇很快来到了驾驶室。

他打开电子地图,迅速查看着自己可以选择的目标。

很快,他就在旁边的白纸上,列出了几个可选的目标地点。

西藏高原:夏国,平均海拔约4,5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高原。

青藏高原:夏国,万佛尼泊尔,平均海拔约45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之一。

安第斯高原:南美洲,包括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家,海拔较高的地区,平均海拔3000-3500米。

帕米尔高原:熊国,西伯利亚,平均海拔3500-4000米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南美洲,智利、玻利维亚、秘鲁,3500-4000米。

很显然,如果排除其他的客观因素,第一,第二个选择无疑是最好的。

目前的全球海平面大概是4000米左右。

这就意味着,对于平均海拔在4500米的西藏高原和青藏高原这两个地方,有着很大一部分的土地是在海面之上。

想要获得泥土,恐怕只要随手一挖就可以。

不过,现在夏国的浮岛和舰队,早就将这两个地方团团围住。

他想要过去压根不可能。

要是他有这个实力,恐怕早就能称霸整个蓝星,还哪里需要考虑泥土的问题。

李潇把视线放在了后面三个区域的上面。

安第斯高原,帕米尔高原,阿尔蒂普拉诺高原。

这三个区域中,安第斯高原的挖掘难度应该是最大的。

毕竟,这处高原虽然延绵了7000公里,从哥伦比亚北部一直延伸到阿根廷南部。

本身也有不少高度相当可观的山峰。

安第斯高原附近的国家,都是一些人口几百万到1000万的小国家。

本身的海军实力,恐怕还不如李潇拥有的海燕号。

但是,安第斯高原本身的平均海拔,只有3000到3500米。

这就意味着这片高原大部分的地区,现在都位于海面之下。

如果想要派遣挖泥机器人到海底工作,难度会很大。

因为除了极个别比较高的山峰,现在的安第斯高原,大部分都在水下的500-1000米的位置。

这个深度普通的潜水器能轻易抵达,不过想要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难度却不小。

就算能在兑换列表中找到相应深度的挖掘设备,价格恐怕会非常高。

而且,进入这个深度工作,设备的工作效率恐怕会非常低,万一出现了设备故障,那么很可能使得挖掘的成本极具飙升。

帕米尔高原位于中亚,跨足了熊国,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和夏国等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海拔区域之一。

它与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山脉和天山山脉相交。

虽然这个地方平均海拔3500-4000米,但是从等高线不能看出,这里有大部分的区域都在4500-5000米以上。

这片地区以前由于地形环境非常恶劣,气候也相当极端,普通人压根没法在那里生产,属于三不管的无人区。

很多探险者和旅行家,都喜欢去帕米尔高原进行旅游探险。

然而,现在这个三不管地带,李潇觉得想要进入的难度,恐怕也会相当困难。

帕米尔高原本身位于一个三角地带,被几个大国相互裹挟,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

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恰好成为几个国家的最好缓冲地带。

现在这种情况肯定早就变了。

蓝星唯一仅存的几片陆地,几个国家肯定会虎视眈眈。

这几个国家相互制衡,相互掣肘的情况,想要进去捞点泥土,可能性是有的,但是难度同样很大的,一不小心很可能就会惹来这些国家的军舰。

李潇现在不是完全没有自保能力,如果对方只是一些小的护卫舰,他当然可以轻松收拾。

但是收拾这些小型护卫舰容易,却很可能被这些小型护卫舰后面的国家和势力给盯上。

为了一些泥土,上演夺路狂奔??

这显然有些不太理智。

很快他就把视线看向最后一个区域。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中的一个高原地区,跨越了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等国家。

这个高原和安第斯高原一样,周围同样非常多的小国家,但海军力量上同样非常薄弱。

海燕号只需要略微升级一下,甲板和武器装备,大概率就能在附近的区域横着走。

另外,阿尔蒂普拉诺高原的海拔高度也相当不错。

3500-4000米,部分区域能达到4500-5500米之间,长965公里,面积约为50万至60万平方公里。

另外,李潇还想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当初的超低温气团,可是在阿尔蒂普拉诺高原扫**了一遍。

附近的较为发达的袋鼠国,因为超低温气团,死亡的人数在后期统计中就达到了接近220万人。

在提前通知,政府有所防备的情况下,袋鼠国的国民伤亡率都达到了35%。

这就意味着附近更加落后的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死亡的人数可能会更多。

那么,现在这片区域现成的幸存者数量,以及政府势力恐怕会非常弱小。

当然,这种事情他能知道,其他的国家和组织应该也能想到。

或许那边现在已经有了其他国家势力,开始争夺剩下的土地。

不过他这次去,并不是要去和其他组织争夺海上的土地。

他只不过是想发一些被淹没在海底的泥土而已。

躲在一些边缘的角落,挖挖泥土,问题应该不大。

想到这里,他没有继续犹豫,心中便有了决定。

简单计算了一下路程,他就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林国栋和夏家两姐妹。

听到李潇打算扩建种植区,林国栋自然是举双手双脚同意。

毕竟在末世中有足够的粮食,才能保证一艘船安稳的运行。

厦晴空和厦晴美对于李潇的决定自然也没有意见。

于是,短暂汇合了几天的海燕号和古思图号,很快向着阿尔蒂普拉诺高原。

在海燕号和古思图号前往阿尔蒂普拉诺高原。

鼎福号这边也是满载而归,带着比预想中还要多的收获返回了所在浮岛。

二十几天后。

看着操作台上的定位系统,林国栋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