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水下声呐导弹,发射!【3000字第一更】(2 / 2)

李潇已经查阅过硬盘内的图纸数据。

攻击长风02号的那两艘潜艇,并不是什么保密级别的潜艇。

只是两艘非常小的小型军用潜艇,况且就算本身是保密的,本身的制造年限也有些久了。

早就已经降低了保密级别,所以他很容易就找到了相关的图纸。

这款潜艇唯一的攻击手段,就是鱼雷发射器。

潜艇内最大携带量是4枚。

这就意味着,即便他们是满载的情况,手里最多也就只剩下2枚鱼雷了。

鱼雷这种武器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介绍过。

本身的破坏性虽然很大,很多较小的船体,一枚鱼雷就足以将它覆灭。

看是威力强大,但却并没有广泛的被推广,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娱乐本身的缺点也非常多,多到足以掩盖他的优点。

速度慢,攻击轨道明确。

在短距离的情况下,鱼雷段命中率还是相当可观的,但一旦攻击距离超过500米命中率就会直线下降。

简单的声呐探测仪,就能轻易的扫描鱼雷的攻击路径。

一艘普通的小型护卫舰,就能轻易的用速射机枪将鱼雷拦截。

毕竟鱼雷这玩意可不会转弯,本身速度又忙,足够船上的人进行瞄准。

李潇甚至在国外的一档节目中看过,曾经有人就直接使用普通的狙击枪,直接把正在移动的鱼雷给点射了。

更何况海燕号,现在距离那片海域足足20公里。

哪怕是对方确定了海燕号的位置,潜艇内的鱼雷就算再先进,想要命中海燕号,跟痴人说梦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除了鱼雷发射装置以外,潜艇上没有任何的攻击手段。

这就意味着他们想闹出什么动静,只能靠手上的两枚鱼雷。

而一旦他们愿意冒头,那么迎接他们的将不再是无穷无尽的导弹。

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了解水下声呐导弹特性,否则,大概率不会发动反击。

一旦错过了最开始的黄金时间,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水下声呐导弹飞行的速度要比承影更快,达到了0.75马赫,只花了不到30秒,就落入了目标的水域之中。

三枚导弹底部的推进装置自动脱落,随后前半截的涡轮推动装置开始启动。

潜龙05内。

黄宁长长的打了个哈欠,他看到眼时间,正准备起身将下一班轮守的人叫醒。

然而,他刚刚从座位上站起,却又立刻停了下来。

他的视线,死死地盯着眼前的声呐屏幕。

自从几个小时前,代表长风号幸存者的几个小红点消失不见,附近的海域便重新恢复了平静。

然而,就在刚才,三个小红点突然出现在附近的海域上。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长风号还留了人在周围,并没有一次性撤退。

不过,这个猜测很快被他否定了。

因为那三个小红点,正在相反快的速度向在海面的深处移动。

看着屏幕上显示的数据迅速变化,黄宁顿时睡意全无后背,也被冷汗给打湿。

什么情况?这是什么情况??

无数念头,在他脑海中掠过。

小型的水下机器人???

水下探测器???

深水炸弹???

反潜导弹???

空投式鱼雷???

一个个可能性在他脑海中出现,又一个个被他排除。

对付水下潜艇的方法其实并不多。

看这三个红点出现的速度,他很快锁定了来2种可能。

要么是小型的水下机器人,要么就是水下探测器。

滴答

一滴冷汗,从黄宁的额头流了下来。

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对方手里居然会有这样的装备。

这两种装备并不属于常规配置,通常是需要一些大型的驱逐舰,甚至是航空母舰上才可能配备这样的水下探测设备。

无论是水下机器人,还是水下探测器,都能轻松地在水下进行活动。

只是短暂思考,黄宁就脑补了整个过程。

很显然,他一开始的猜错并没有错。

敌人在电子信息方面非常强强的。

对方绝对有高功率的声呐探测仪,不过高功率的声呐探测仪也没法对付,一直保持静默的潜水艇。

在一直没有发现,潜龙05和潜龙06的情况下。

对方直接派出机器人来摸底。

而声呐探测仪的工作原理不一样,水底的机器人和探测装置根本不需要声呐。

要时间足够水底,机器人完全可以把海底的情况,直接用高清摄像机拍摄出来。

黄宁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这下麻烦了,就算对方派出的水下机器人行动速度不算太快,但是这片海域本来就不大。

机器人找到他们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