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研发齐次器(1 / 2)

“积分球式的吸收损耗较大,效率较低,飞行望远镜式效率更高一些。”张博文分析道。

吴静摇了摇头,持有不同的意见:“效率并没有高太多,从输出光的均匀度来看,积分球式的反射混合次数更多,理论上输出光的均匀度会更高一些。”

很快,在众人的分析和想法来看。

最终他们选择了弊端最少的积分球式齐次器。

因为积分球式更小巧紧凑,最主要的是,积分球式相对简单一些。

而飞行望远镜式加工和调试难度较大。

这对于他们这些新人成员来说,并不友好。

见众人选择了积分球式。

许一秋开口说道:“我先简单给你们说一下实验步骤。”

“首先是设计光路,你们要根据需要的混合均匀度要求,设计球腔体的尺寸,输入输出端口参数……”

“具体的研发步骤和参数,图纸上面都有说明。”

“还有其他不懂的地方,也欢迎随时问我。”

说完这句话后,许一秋看了吴静一眼。

然后转身就去了研发光学系统的区域。

吴静被许一秋刚刚饱含深意的眼神看了一下,微微愣了一下。

紧接着,就是脸颊一阵羞红。

什么嘛。

看人家干嘛!

她羞愤不已。

哼了一声。

然后和其他成员们共同研究起了积分球式齐次器。

吴静自然是对许一秋的实验方式深信不疑。

她尽可能的去按照许一秋的步骤进行研发工作。

但其他成员们却对许一秋的图纸设计保持了质疑态度。

先不说许一秋的设计是否有问题。

就光是参数,都让他们有种闻所未闻的感觉。

跟他们之前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压根就不沾边。

于是,他们直接放弃了许一秋的设计思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他们的专业设计知识,开始对齐次器展开了研发。

首先是材料专家根据设计波长的需要,选择了一块高纯度的熔凝石英。

这是制作齐次器腔体的最佳材料。

机械工程师张博文利用数控机床,经过了数个小时的加工后,终于制作出了一个粗糙的球形腔体。

然而这仅仅只是第一步。

随即,他们小心翼翼地在腔体内壁涂覆上一层新的增反膜。

但测试结果却让大家大失所望。

因为涂层不均匀,根本无法实现有效的光混合。

“怎么会这样啊?”

“明明已经正常在涂覆了,为什么会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呢?”

一名成员满脸的惊愕,显然对此次实验非常失望。

吴静眉头紧皱:“图纸上面已经明确标注了,内壁的增反膜,需要均匀一致才能有效混合光线。”

她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就是要让大家遵循图纸设计,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实验研发。

而另一边,其他两名成员则是因为端口的设计和加工遇到了问题。

“将端口孔的圆度误差在20微米以内?”

“这怎么可能?”

光学设计师端详着手中的设计图纸,眉头皱在了一起。

他需要在球形腔体上设计输入和输出光的端口,但球面上的开口加工非常有难度。

而且许一秋给出的参数,他觉得根本就无法实现,最后干脆选择了放弃,从而选择相信他自己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