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与其作这个给敌人有获胜机会的选择,还不如选择另一个选择,这个选择会让敌人毫无胜利的机会。
不需要我们去进攻敌人,我们等着敌人主动进攻我们。”徐铭说道。
夏侯达嘴角抽搐了一下,看着这个面无表情,说出一大串话来的徐铭,浓郁的违和感扑面而来,说道:“何解。”
“正如长平古战场交战的双方一样,我们与联邦军,这口气我们踹得过来,而联邦军喘不过来,我们可缓可急,对方只能急。对方要想赢我们,唯有出奇制胜。”徐铭说道。
“也就是说,你认为我们现在维持现状,继续和敌人耗着,耗到最后,最先受不了的反而是敌人吗?何解。”夏侯达问道。
“其一者,每一次由我华夏军所胜的战争,联邦的基层大军都会接受投降结果,唯有少部分的军官愿意舍身而死。但是以联邦军获胜的战役,华夏愿意投降的不多,要么被俘虏,要么舍身就义。这可以说明几个问题,华夏的军团从上至下共利在华夏,联邦的军团唯有上层军官愿意舍身就义,基层军士被俘虏,或者战争显露败像之际,脑子里想着的便是如何投降,不就是因为军官高层利在联邦,战争得利的为联邦,联邦并不保障他们的利益。华夏从上至下都愿意保卫国家,联邦只有上层愿意保护国家而下层军人只为自己。被围在小行星带的联邦中央军第四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可以死博一场的联邦将领为何无法做到死命一搏呢?因为他的军队军官不愿意和他一起死命一搏。显然这是我们的第一个优势,联邦军无法形成上下一心的整体,我们华夏军可以。
其二者,早期的战争华夏处于劣势阶段,强敌入侵时大国分别表现有两点,一则聚心聚德,二者离心离德。聚心聚德者历史上有抗战之后的中国,苏德战争的苏联......离心离德者有一战德国入侵的沙俄,清兵入关前的明朝,慈溪宣战八国联军时的东南互保......离心离德者是因为全国人不会在因为这个旧有的系统而得利,他们并不在需要这个旧势力,外部的力量反而成为他们打破这个旧势力的助力;聚心聚德则不一样,外部的力量入侵本身就是为了劫掠你的利益而来,而这个势力则确保你的利益,因此战争的加剧,只会让所有内部的人萦绕在这个势力反抗外部势力的入侵。即使华夏早期不利,但是华夏的权利核心萦绕在国民大会上,所有华夏公民都得利,而联邦的权利核心在于联邦议会,社会财富萦绕在世家阶级之上,华夏人不愿意华夏被联邦取代,联邦的底层人也不希望华夏战败,反而是华夏取代联邦,而联邦这个系统愿意维持者只有世家阶级。前者所言,军队团结,现在所言国家阶级团结。
其三者,第二次的要塞攻防战之后,整个西北为华夏所横扫,在华夏的行政体系迅速到位之后,华夏对西北星域形成了有效的管制,对此联邦与华夏账面上15:17表面上联邦稍微强上一丝,但是联邦是在23:9的情况下被华夏翻盘到现在这个情况的。这里面的原因有之前所言的两点,也有第二点之中所愿意维持联邦体系的势力,他们内部也不稳定,也不团结,中华联邦,或许只是灵族势力退后七大邦国势力萦绕在一起的一个薄弱的契约罢了,从不要把联邦当成一个整体。所以如果我军背后是一个完成的华夏的话,联邦宋燕两军背后是一个弱小得多的宋燕两个邦国。虽说我们华夏需要维持所有战线,但是华夏的资源调配是通畅的,战争资源可以从这个州星域调往下一个星域,但是联邦就很难做到资源从这一个邦国分配给另一个邦国。
一者我们全军上下团结一心,联邦军上下异心,二者国家纵向阶级我们上下凝聚,敌军阶级上下分化,三者我们国家为完整的一体,敌军表面是一个势力,实则内部横向势力分化严重,依次来看,我军背后是华夏,敌军背后是宋燕两国,到底是谁比较能吃得起这个消耗呢?”徐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