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与联邦势力的颠转,国内的反抗声浪,都说明了我们的统治基石正在瓦解。如果不改变现状态度的话,迎来末日的不是华夏军,而是我们。”鲍安说道。
“如此说来我们应当如何作呢?”宋平问道。
“各位还记得十三年前的曙光科研部事件吗?以此理由我们发动战争的初衷是为了胜利,统一华夏,伴随着我们胜利的同时我们的势力也在壮大。
我们不能让华夏统一我们,应由我们统一华夏,重拾战争的初衷,唯有胜利才能即让我们的势力壮大,又能让我们各自的势力壮大,我们需要的是战争的胜利,唯有不停的胜利,才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根本之道。”鲍安冷静的说道。
在场之人那是差不多就要笑场,确实,正如鲍安所说,无论胜负他们都得利,但谁开战不是奔着胜利去的呢?谁会希望在联邦与华夏的战场打成如此尴尬的烂仗呢?说求胜,鲍安不过说了一句废话。
“开战所有人都知道求胜甚好,但是我希望你们所有人都调整心态,我胜利而打仗,我们需要拧成一股绳,好了前面这么多铺垫,我想各位也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吧?那么我们说一下第二个议题,就是反攻华夏,夺回失地,如何在中线南线打败华夏的守军,以最终目的为消灭华夏军吞并华夏为主。”
“我赞同总统的说法,我们接下来所确实需要的是一场大胜利,西北要塞被夺之后危如累卵,我建议以西北作为反攻点,夺回要塞,夺回恒州与靖州,则进而压制华夏。”孙淑武说道。
鲍安所表达1的意思很明白,便是我们不能一直输下去,我们需要一场胜利,不停的胜利,直到把华夏打败为止。而孙淑武则接过话头,认为第一场胜利应该由西北获取。
“鲍安说的没有错,唯有要塞重新夺回我们手里,我们北边方能无忧,也能自如的夺回失去的恒州与通州两个星域。”鲍安调转光脑,立体影像再度变换,回到一个九大要塞的据点上,说道:
“奇袭并夺取要塞的是华夏新编的第五军,军首长是戴凌南上将,这个将军倒也履历战阵,从灵族与华夏的战争一直活跃到与我们交战的现在,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棘手的对手。依托要塞的防御,第五军编制的舰队只有四支舰队,不过我听说华夏那边把缴获的齐国舰船重新编成两支舰队。如果事情属实的话,华夏军方面是六支舰队和要塞,以及依托要塞后方的补给。
中央军力图夺回要塞,并为之作了准备,调动中央军的后备力量第四舰队用作攻伐之用,并且将新造的四条超弩级战舰配置给第四舰队,但是第四舰队司令宋逸鸣也明确表达了,单靠他的第四舰队不足以拿下要塞,而中央中国的很多军力被拖在中线与南线的战场上,所能动用的不过第四军而已,所以需要你们各邦国的地方军协助。
不能准备多久,第四军已经进驻离靖州最近的雍州基地群,所以我需要区位离得最近的卫国协助,齐国的残余舰队也要加入这场战争之中。”
孙淑武沉思了一会儿,说道:“重夺九大要塞是卫国义不容辞的责任,既然中央军有夺回之意,恰逢刚好,孙某的大将孙定远率领的六支舰队也刚好在靖州边境的登州基地群完成备战,只需要一生令下,大军出征便是重夺要塞之日。”
“难得孙家有此意,中央军与地方军两方单独一方都很难攻克要塞,必须形成合力。战场是靖州,那么也就有劳钱老剩余齐国军也协助作战。”鲍安看向沉默不语的钱明,说道。
“老夫知道了。”钱明知道这是他不容拒绝的问题,只好应声承诺,他对夺回九大要塞没有半分兴趣,仅靠他单支舰队,在战争中是不可能有半分话语权了,即使夺回要塞,夺回通州恒州那也不是齐国的通恒二州。更遑论眼下这二人便是齐国失势之后,痛宰齐国最狠的两个人,他还能怎么办。
“宋逸鸣可为主帅,就由他带领下发动对九大要塞的攻伐,那么第二件事情如果没有什么异议,我们便商议完毕了。”
孙淑武见主帅迅速的决定,却也并无反对的意见,其家主则更无反对的意见。
“这次的联邦会议商议三件事,第三件事是关于齐国的问题,根据联邦宪法规定,钱家即今后起并不在具备参与联邦议会的资格,十一世家撤销为十大世家,并撤销齐国这个邦国,而靖州的归属则战后待定。”鲍安知道直接的将靖州划入中央中国会触碰孙家的底线,所以也就按计划来,战后界定。
“那么联邦会议便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