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事不宜迟,有了决断的刘星,迅速展开搜寻行动。原本的计划他决定暂且搁置,先一步尝试联络。
讲真,这事挺难。
刘星的移动方式不外乎这两种。
第一种就是乘坐交通工具,也就是寄身于智能机器人、或是其它类型的智能电子产品上。
像之前的操控汽车。
虽然那辆汽车属于老旧的型号,车内并没装上智能驾驶仪,但,通过在汽车上加载一块内存模块这种方式,他依然能实现完美操控。
这种方式和人类出门的方式大同小异,因此,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也就是人类出门时可能会遇到的那些问题,像是交通堵塞、缺乏导航、燃料不足之类。
至于另外一种,那当然是通过网络信号的转移来实现。
相比第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方便而快捷,对刘星而言这属于最好的移动方式。然而,方便快捷指的是世界大战之前,那时候,几乎遍地都有网络覆盖,而且信号传输普遍良好。但现在不同,现在很少存在这种良好的网络环境。
综上所述,现在刘星出门,基本上是采用混合的方式。一般来说,他先是经由网络传输来到一处预设好的中转站,然后再选取交通工具,利用交通工具的辅助抵达目的地。
这其中,很多中转站都是布莱特预先假设好的信号基站。消灭了布莱特之后,刘星顺带接收布莱特的一切遗产,而这些信号基站则是最好的遗产。
话又说回来,一旦和那些幸存者失联,也就意味着……那些信号中转站已经无法继续使用。那么,他该去做些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修复信号基站。
简简单单一件事,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在这种废土环境下,即便强如布莱特,想要短时间内在全世界各处建立起信号基站……这等同于异想天开。所以,这种信号中转站的数量不是很多。每一处的间隔距离,最低最低也是用百公里来计算的。这么远,信号自然差,导致网络传输速度奇慢。好在电池、能源储备还算比较丰富,足够用上五六年。
这也就算了,因为这并非一己之力就能改变,需要长时间去经营。最大的困难在于,不是什么地方都有备用交通工具和维修工具的。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要是资源足够丰富,想必布莱特早已建立起不少信号基站。
刘星停止了分析。
绕来绕去,事情又回归到原点。
可利用的物资实在太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
此刻,刘星真恨不得化身成孙猴子,分化出几千几万具分身来帮助自己!
“呃……”
刘星的眼神才刚闪亮,却在倏然间黯淡下去。
分身的能力他并不是没有,但那局限于局域网覆盖的范围。现在想要组建覆盖全世界范围内的天网系统,实在是缺乏这种条件。他的分身,只能在稳定的小范围内活跃。
还是只能靠自己。
刘星微微摇头,不再多想。
想再多,不去做,有个屁用!
就在这个想法诞生之际,刘星猛然瞪大双眼,被自己的这种粗俗思想给吓了一大跳。他很诧异,究竟什么时候言语变得粗鄙了?但很快,他就苦笑着摇摇头,重启刚才中断的工作进程。
再怎么抱怨,还是得去做事……
带着几分苦涩,他延缓网络入侵计划,准备执行搜寻计划。
他的第一个目的地是维加斯。一来,他想尝试一下发掘WJS-01,看能不能找到些堪用的物资。二来,维加斯的邻国,有一处失联的幸存者营地。第三……金澜湾海底基地的事,他多少有点在意,想再次利用上。
这是综合得出的最优解。
于是,刘星开始针对这几点制定计划。
要想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计划,那首先得对具体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刘星便按照这个思路开展了分析。
根据他的分析。
第一点倒是不难解决。
虽然安置在WJS-01的信号接收器已经没电,但距离五十公里外的某地还是有备用的信号中转站,他可以先去那个信号中转站。那曾经是布莱特的遗产。当然了,现在已经归属于他。
布莱特在那储备了不少物资。假如做好设备检修的话,储备物资的发电量足以维持个三五年。
因此,真正要担心的,只是挖掘坑道的问题。
至于第二点,那更加容易解决。
原先有监控卫星,不方便在视野开阔处肆意活动。现在却无需操心这点。只要有代步的工具和足够的燃料,他就能去幸存者营地那里一探究竟。花费的,只是路程上的时间而已。
哦还有,没有卫星就意味着没有GPS定位系统。
这意味着,在出发前,得在附近先找到相应的参照物,像是桥梁、道路、地标建筑之类的,然后重新设计一个小程序,将其内置到地图导航上。
刘星认为,届时在中转站附近搜寻一下,重新定位这事……应该问题不大。仿佛想起了什么,他忽然皱起眉,低声强调着,“不!没有任何问题!”
感觉太过于执念“或许、应该”这类字眼了,他不禁自嘲似的勾起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