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之前克罗迪尔说得那些差不多,只不过,内容更为详实。刘星滚动着鼠标滚轮,认真将其看完。他认为,真实性应该挺高的。沉默了一小会,他重新返回首页,再次浏览了一遍。
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配图,他忽然间有了个新想法。
他暗暗记在心中。
然后,他继续浏览起相关新闻。
尾页的几条新闻链接勾起了刘星的注意力。
他逐一点开。
第一条是介绍一本书的,书名叫《正统人类王朝的终结》,大致内容则是人类终将会被克隆人所取代云云。
看没几页,刘星不禁哂然失笑。
有那么恐怖吗?人类还真是奇怪,一出现什么新事物就表现得好奇而畏惧。又想着利益最大化,又怕东怕西、不敢放开手脚。看到书里说,即便用某些手段给克隆人带上枷锁,也不能阻止克隆人的崛起之后,他愈发认为,作者在危言耸听。
匆匆过了一遍,他就点开下一个新闻链接。
这一则新闻是篇科技新闻。
新闻上说,已经离开亚美国的刘旭森博士,在返回祖国天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历时三年,成功研发出新一代的量子通讯技术。这项技术,和现有的通讯技术相比,具有保密性强、超大容量、超远距离传输等优势。而刘旭森博士及其科研团队所研发出的这项“冷原子量子储存”量子通讯技术,对量子通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
刘星原本不是很在意,见到“里程碑”三个字,他不禁有些好奇。
要知道,这可是亚美国的每日邮报,上面出现恭维天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闻,可不多见,特别是在科技板块。
好奇心让他阅读时阅读得很慢,很认真。
新闻介绍说,刘旭森博士是亚美国辛苦培养出的人才,奈何被天华人民共和国以报效国家的名义挖了回去。随后的很多内容都是在说亚美国培育人才的不易,暗中谴责天华人民共和国挖人不择手段。
看到这些,刘星不禁摇摇头,感觉这篇文章透着酸。不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还是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他发现,这项技术被称之为量子通讯领域里程碑的原因在于,它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量子纠缠交换,构建出了完整的量子通讯中继器基本单元。这意味着,这项技术不再是实验室内亟待验证的理论,证明了未来实现广域量子通讯网络的可能性,自然意义非凡。
刘星越看越认真。
大容量、远距离、保密性?
这不就意味着……
刘星抿了抿嘴,漆黑眼眸中闪出兴奋的光泽,他想起了那部作品中所描述出的未来。
未来社会的构成,将会以光、电子、生化技术和智能机器人技术为基础。人类将在这些基础上,与网络联合在一起,成为网络中的一个智能化终端,达成电子永生。
电子永生的好处在于,人类在保持自身人格独立性的同时,又能完美和机器融于一体。但也有危险,那就是,该如何进行保密工作。要知道,一旦电子脑被遭遇到外部入侵,那就意味着这个人的“人格”被控制。
简单点来说,电子脑被人入侵就相当于现实社会中的“绑架”,生死被人所掌握。因此,电子永生有两个难点,一个是相关的科技发展水平,另外一个是该如何提升信道保密度。
遗憾的是,那部作品没有具体指出如何进行信道保密的,不过,这篇文章似乎能很好的解释这一点。
“量子纠缠。”
刘星直勾勾注视着电脑屏幕,口中喃喃默念着。虽然眼帘低垂,可是,他眼中之光却显得更为耀眼。
他的表情忽然定格。
刘旭森?有点耳熟啊……这个名字好像哪里听过?
他连忙敲下刘旭森的名字,在网页上进行检索。
页面迅速跳转。
很快,刘星就找到了相关的资讯。见到刘旭森博士的个人简介,他才恍然,原来这个刘旭森博士曾在靖海市的高新技术博览会上做过一次演讲,所以他才会觉得耳熟。
“刘旭森。”刘星默念了一声。
紧跟着,更多的回忆涌上刘星的程序思维中。和刘大爷他们一起出发观览的事、看小孩子在科技馆门口嬉闹玩耍的事、差点被刘隽察觉异常之事、偶遇高仿真机器人歌手零绫演唱的事……
最后,刘星的记忆定格刘隽那张兴奋的瓜子脸上。
“这就是刘旭森博士。”
当刘隽介绍起这个西装革履,体型略显臃肿之人时,刘隽的表情严肃而兴奋,眼眸中透着尊敬与推崇。而让刘隽如此推崇的,是刘旭森在演讲台上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
“智能机器人的未来,就是自我优化,自我设计。”
伴随着过往回忆的开启,刘星跟随着记忆画面中的那个博士,嘴唇开合,低声跟读了一遍。
震撼感,再次来袭。
在这份震撼感的迅猛侵袭下,刘星的身体再也没动,更没去分心浏览网页。他就像是个痴呆患者一样,呆呆望着那扇窗户。
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远东邦区,光污染自然没有。因此,入目所见,是一片漆黑而又深邃的星空,覆盖住整片大地。
夜幕如漆黑羽织长披,群星似银色流苏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