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杨厂长特意让秘书把陈凡叫到了办公室。这次,他脸上不再是那种欲言又止的复杂表情,而是带着明朗的笑容。
“小陈啊,坐,快坐!”杨厂长亲自给陈凡倒了杯茶,“《人民日报》那篇文章,看到了吧?”
“看到了,厂长。”陈凡接过茶杯,平静地回答。
“好啊!国家的政策越来越清晰,这是好事!对于像你这样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技术骨干,厂里一直是爱护和支持的。”杨厂长打着官腔,但语气真诚了不少,“关于你那个技术开发部,厂里领导班子也研究了。既然政策允许,我们也不能拦着年轻人进步嘛。你看这样行不行,厂里同意你停薪留职,让你专心去外面闯一闯。”
陈凡心里一动,这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保留了厂里的身份和退路。但他没有立刻答应。
杨厂长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说:“不过,小陈啊,咱们厂毕竟培养了你这么多年,你这身本事,可不能完全跟厂里脱钩啊。你看,将来厂里有些技术难题,或者需要对外进行技术合作的时候,你是不是还能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帮厂里出出力?当然,该给的咨询费、合作经费,厂里绝不会亏待你!”
陈凡明白了,杨厂长这是想借着他的势头,也给厂里谋点便利。他略一思索,便爽快答应:“厂长,您放心。轧钢厂是我的根,只要厂里有需要,我定义不容辞。停薪留职和技术顾问的模式,我觉得很好,既能让我专心创业,也能保持和厂里的联系,实现共赢。”
“好!好一个共赢!”杨厂长大喜过望,用力拍了拍陈凡的肩膀,“我就知道你陈凡是个明白人,重情义!手续的事情,我让劳资科尽快给你办!以后在外面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随时回厂里来找我!”
走出厂长办公室,陈凡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最后一个,也是最根本的顾虑,终于消除了。他现在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晚上回到家,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冉秋叶。冉秋叶也替他高兴,但女人心细,想得也更远:“停薪留职也好,毕竟是个保障。爸那边,要不要去说一声?他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一直挺担心你的。”
陈凡点点头:“周末吧,周末咱们带孩子过去一趟,好好跟二老说说。现在政策明朗了,他们也能放心了。”
窗外,华灯初上。陈凡站在窗前,看着远处依稀可见的、他们那个破仓库的方向,心中豪情涌动。政策的春风已经吹来,束缚手脚的绳索正在解开,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正在他面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