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易中海也找到了厂工会的一位干部,用类似的话术,旁敲侧击地反映陈凡“不团结群众”、“作风霸道”、“不利于大院和谐稳定”。
他们的话,真真假假,混合着个人怨气和扭曲的事实,试图给陈凡扣上一顶“品德有亏”、“群众基础差”的帽子。
这些言论,虽然上不了台面,但在注重“思想表现”和“群众关系”的年代,或多或少还是起到了一些干扰作用。分房领导小组内部,果然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这个陈凡,能力是突出,但听说在院里人缘不太好啊?”
“年轻人,有点傲气也正常,但要是真搞得邻里不和,也确实是个问题。”
“要不要再核实一下情况?分房是大事,得全面考虑。”
这些微妙的议论,很快通过张工和其他关心陈凡的同事,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陈凡听到后,不禁冷笑。果然来了!还是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手段!但他早有准备,丝毫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