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易中海的“劝诫”(2 / 2)

他等易中海说完,才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对方,语气不卑不亢,却带着一种清晰的疏离感:“一大爷,您的话,我不敢完全认同。”

易中海脸色一僵。

陈凡继续说道:“首先,我写文章,总结的是我在厂里实际工作中的技术经验和成果,这本身就是对生产实践的深化和提高,怎么能说是‘虚的’、‘不务正业’呢?厂里领导都鼓励技术人员多总结、多交流。”

“其次,”陈凡拿起桌上那本刊登了他文章的《机械工程学报》,指了指,“这是国家认可的正式科技期刊,发表文章是为了促进技术进步和经验分享,是利国利厂的好事,怎么就成了‘追求虚名’?”

“最后,”陈凡的语气微微加重,“稿费是国家按规定给予投稿人的合法劳动报酬,是对知识价值的承认。我靠自己的知识和汗水挣钱,光明正大,怎么就成了‘来钱的门道’、‘心思活络’?难道只有每天一身油污才叫踏实?动脑子写文章就不叫踏实?”

他每一个反问都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直接戳破了易中海那套陈腐虚伪的说教。尤其最后一句,更是隐隐将了易中海一军——难道你否定国家鼓励知识分子投稿的政策?

易中海被怼得哑口无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发现自己那套曾经无往不利的道德绑架,在陈凡面前彻底失效了。对方根本不接他的招,反而站在更高的道理和政策层面上,让他无法反驳。

他张了张嘴,想再说什么,却发现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他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和这个年轻人之间,已经隔着一道巨大的、无法逾越的鸿沟。不仅仅是年龄的代沟,更是思想、眼界和认知层次的巨大差距。

“你……你好自为之吧!”易中海最终只能悻悻地扔下这么一句,狼狈地站起身,连烟袋都忘了拿,灰溜溜地推门走了。

陈凡看着他那有些佝偻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冷冷地笑了笑。他知道,他和这些禽兽之间,早已无话可说。

层次不同,无法交流。唯有远离,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