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解释合情合理,眼神坦荡,没有任何心虚的样子。
陈凡点了点头,心里那点小疙瘩消解了大半。但他作为男人的直觉,却从那个沈文彬看冉秋叶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一丝超乎工作关系的欣赏和热切。
“文化馆的工作挺清闲的?”陈凡推着车,和她并肩往前走,貌似随意地问。
“好像是吧。不过他挺有才华的,写的文章还在《北京文艺》上发表过呢。”冉秋叶随口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对文化人的普通欣赏。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北京文艺》、发表文章、文化馆干事、斯文有礼……这些标签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与陈凡这个“工人工程师”截然不同的形象。一种潜在的、来自不同领域的竞争感,悄然浮上陈凡的心头。
他并不怀疑冉秋叶对自己的感情,但他深知,冉秋叶出身书香门第,自身也是教师,对于文化和文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个突然出现的沈文彬,无疑在某些方面更符合她原本的生活圈子和审美取向。
这是一种无声的较量。
陈凡没有表现出任何醋意或不安,只是笑着将话题引开,聊起了自己厂里攻关获奖的事情。冉秋叶果然被吸引,兴奋地追问细节,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然而,“沈文彬”这个名字,就像一颗不小心落入湖面的小石子,虽然在冉秋叶那里没有激起任何涟漪,却在陈凡的心湖中,荡开了一圈细微的、需要警惕的波纹。
他意识到,他和冉秋叶的感情并非高枕无忧。优秀的女性,自然会吸引其他追求者的目光。他不能因为目前的顺利而掉以轻心。
危机感,有时也是促使男人变得更加优秀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