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风波的暂时平息,并没有给陈凡带来多少轻松,反而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与自身的“脆弱”。这种脆弱并非源于技术或能力,而是源于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一个缺乏根基的个体,在面对有组织的恶意时,那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能够凭借技术获得厂里的重视和个人的晋升,也能凭借智慧和勇气暂时击退流言的攻击。但这远远不够。厂里的庇护有其界限,个人的清白在恶意的持续涂抹下也会疲于应对。他需要更厚的甲胄,更锋利的武器,更广阔的的回旋余地。
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建立在更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
钱,不是万能的。但在很多时候,它能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强的底气和更有效的防御手段。比如,如果他有更充裕的资金,或许可以更早地搬离这个是非之地的大院;如果他有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或许能在谣言初起时就更快地将其扑灭;甚至,如果遭遇更恶劣的构陷,足够的财富也能支撑起更强大的法律辩护。
这次事件中,许大茂等人污蔑他“钱财来路不明”,虽然是无稽之谈,却也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他目前的经济来源过于单一,几乎完全依赖厂里工资和奖金。虽然相比院里大部分人已经非常优渥,但终究是透明的、有上限的,经不起别有用心之人的仔细审视和联想。
“必须要有PnB(备用计划)。”陈凡在黑暗中喃喃自语。他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轧钢厂这一个篮子里。他需要一条甚至多条安全、稳妥且能持续带来额外收入的渠道。
搞副业。这个念头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烈和清晰。
但在这个年代,搞副业是一个极其敏感且高风险的话题。“投机倒把”的帽子沉重如山,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他必须万分谨慎,如履薄冰。
他的优势是什么?是超越时代的技术知识、对政策走向的模糊把握、以及逐渐积累起来的技术界人脉。
他的原则是什么?安全第一,合法合规,不利用厂里资源和上班时间,不涉及倒买倒卖实物,最好能与他明面上的技术工作相互促进甚至背书。
躺在床上,他的大脑开始飞速盘算各种可能性:
1.技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