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会议室里,已经沉寂良久。
吴组长作为地热能小组组长,挑起重担,率先站起发言:
“在未来的地下城市生活中,能源的来源绝对不能单一。这个道理非常简单,谁都能明白。比如说地热能,我们就不能对它抱有太大的希望。只是在当前阶段,地热能十分充足,我们才考虑进行利用。”
吴组长的发言让众人纷纷点头。
浅显的道理也往往最实用,众人根本没理由反对。
“如果担心地热能不够持久,可以考虑风能发电,或者光能发电,这两种能源不光取材方便,而且开发的时间更长,我们更有把握。”
一个戴眼镜的男子举手发言,同样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各位觉得光能转换机的极限效率有多高?”
宁桥的问题,让所有人脸上的微微笑意瞬间凝固。
众人随即面面相觑,不知道宁桥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光能转换效率,大概是在47.1%。曾经有专家预言,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效率不会超过50%,这是整个人类科技发展的瓶颈。”
电能组孟组长起身,很果断的回答道。
“这和我们预想的效率差距太大,如果按照这种水平,估计我们大国的一半面积都需要铺上太阳能板。只有那样,生产的电能才能足够地下城市的使用。”
宁桥一边在台上踱步,一边回应。
众人的脸色再次发生变化,所有人脸上的血色都少了几分。
几个见多识广的组长也皱起眉头。
数据中明明已经提到,47.1%的转换效率已经是世界最高。
如果这都不行,那他们该怎么办?
大国的出路,又在哪里?
“曾经在干旱少雨的塔幕吉国,他们投入过巨量的资金,想着能够研发更高效率的光能转换机。后来因为技术原因,也不了了之。”
孟组长一脸严肃,认真说道。
宁桥停止踱步,此时他正好站在讲台正中间的位置。
“他们完成不了的超越,我们必须要完成。”
宁桥沉声说道。
台下人听到此话,纷纷张大嘴巴。
不是他们没有信心完成任务,只是担心时间不允许。
科研任务不像基建,有可能加派人手就能赶制出来。
技术上的壁垒很有可能在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内都无法突破。
从宁桥严肃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大国这次的要求肯定十分严苛,十有八九会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孟组长缓缓坐下,他需要稳一稳心神。
大国的各项建设,都在突破技术上的极限。
现在轮到他所在的小组进行突击任务,难道他要在任务开始之前就举手投降?
他在心里悄悄犯起嘀咕,脸上的表情也开始变得复杂。
等到他再次抬眼向前看去的时候,台上的大屏幕已经被打开。
宁桥站在电脑前,来自电脑屏幕的光亮映射到他的脸上,他的眼睛也因此变得格外明亮。
很快大屏幕上的画面开始变得清晰。
众人终于看清,屏幕上显示出来的,正是光能转换器。
只是这种形状,是所有人从未见过的。
他们甚至连做梦都不敢想象,光能转换器竟然可以做成球型!
“啪嗒。”